生活家教育故事

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妈)早就离婚了……

2017-04-14  本文已影响410人  9954e3069b3d

最近网上铺天盖地的明星或出轨、或离婚的消息,看了之后,我在想:如果两个人真的不爱了,为什么就不能够直接分开?为什么一定要彼此折磨呢?

网上每次出现明星离婚的消息后,紧紧跟随的,必定是某些网站跳出来,说“孩子怎么办?”“孩子好可怜!”你们真的是在可怜孩子吗?把孩子们的照片放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下,分析他们可怜的原因,这就是“关爱他们”吗?

由此,也让我终于写了这个好久之前就想要写的话题,不知道你的父母有没有对你说过“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小时候,我们还是无忧无虑的小孩,有着温暖的家庭,有着爱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已经说不清,是从哪一天开始,爸爸妈妈开始吵架,从开始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到大打出手、甚至动用武器,以及最后的冷战、貌合神离……于是,慢慢的,我们最常听到的两句话就是:“如果我们离婚了,你跟谁?”“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这是,很多人的内心肯定在想:“求求你们,赶快离了吧,千万别为了我……”

1 吵架的形式有千百种

虽然是吵架,但对于吵架的形式,父母们还是会有很多种选择……

第一种,理智型。他们知道,吵架对孩子的影响不好,于是理智型的父母,会趁孩子不在的时候或者孩子睡觉的时候吵架。

有趣的是,他们以为这样孩子就不会知道父母的不和,这样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他们就像机器一样,吵架会伴随着孩子的出现戛然而止,就像签了《吵架合约》……

我仿佛能够闻到当孩子一出现,父母瞬间停止吵架,互相对望一眼时,空气中弥漫的尴尬的气味……好苦涩(无奈脸)。

只是,孩子是多么的聪明和敏感,再精彩的表演,也只能是“表演”而已。

第二种,内部解决型。这样的父母,他们吵架时,不会故意避开孩子。无论孩子是否在场,一言不合,就开始争吵。

但他们的特点是:无论吵架吵的多么凶,无论两个人如何大打出手、较量生死,他们都不会将战火蔓延到孩子,也就是说,无论他们如何互相伤害,都舍不得打孩子。

第三种,混战型。对于这样的父母,什么孩子不孩子,只要我们不高兴了,谁都靠边站。

孩子?你哭,你再哭,我揍你,你信不信?于是,在父母的每次战火中,孩子都会受到一万点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心灵上的,也会是身体上的。

2.战火中的我们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吵架形式,在战火中长大的我们,都会有相同的境遇和一样的心情。

都是我的错(自与内疚并存)

小时候,我们会觉得,都是我的错,一定是我不够好,所以爸爸妈妈才争吵,也一定是我不够好,所以才会挨打。

尤其是,如果这种争吵,起源于“我是一个女孩子,而父母喜欢男孩子”,我们心里的自卑与自责就会深深的将我们淹没……我们甚至会想:“为什么你们要生下我?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

一个思想会深深的印烙在脑海里:“我是多余的,没有人爱我,我也不值得爱”。

如果这个时候,父亲或者母亲,在你面前失声痛哭,讲述自己是如何的为了家庭而付出,以及自己是如何的委屈与辛酸,最后再说出一句“如果不是为了你,我和你妈(你爸)早就离婚了……”自责与内疚会让我们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也许,我们会为受伤的一方愤愤不平,也许我们会恨他们中的一个或两个,也许我们会恨我们自己,但无力的是,其实,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但我们最恨的,也正是这种自己的无力感……

不要再吵架了(恐惧与抑郁并存)

从小到大,生活在父母争吵的环境中,我们会对“吵架”有深深的恐惧感。

首先,我们害怕自己做错事情。我们会小心翼翼,会不敢惹父母生气。我们担心,自己的一个犯错,就会点燃父母的战火。这种恐惧感,每时每刻都会存在于我们的内心,甚至,连睡觉的时候,它也不会放过我们。

第二,我们害怕听到父母吵架的声音。我们害怕父母的争吵,我们害怕父母大打出手,我们更加害怕看到他们鼻青脸肿、满脸伤痕的样子,甚至只是听到哭泣声,都会让我们充满恐惧、浑身颤抖。

第三,我们害怕自己被打。如果我们经常挨打,我们会对自己最爱的这两个人产生恐惧感,我们会恐惧随时降临的暴打。甚至,只是他们靠近我们,我们都会感到害怕。这种既渴望与父母亲近,又害怕与父母亲近的感觉,像两个小人儿,在我们的心里,滚成一团,撕扯纠缠……

第四,我们甚至会发展出憎恨与攻击性。如果我们感受到的,只有争吵与冷漠,我们也会发展出争吵和冷漠,甚至是憎恨。我们会憎恨自己,恨自己的无能、恨自己的不强大;我们也会憎恨父母,恨他们没有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家,甚至恨他们为什么会生了我们。长大以后,我们会知道,这种怨恨,是不对的。但小时候,认知不健全的我们,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我们好羡慕……

一直以来,我们最羡慕的,就是和美的家庭。我们好羡慕那些拥有和睦家庭的小孩。他们才是我们眼中“真正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许,他们没有我们的生活富裕;也许,我们有他们无法得到的很多东西。但,我们还是充满羡慕,我们会觉得,“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爸爸爱妈妈,只要家庭和睦,只要没有争吵……”

但,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只能是羡慕,而无法选择,也拥有不了。

长大后,或者在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对爱,准确的说,是对“被爱”会有深深的向往与渴望。我们希望身边有一个人,能够全心全意的爱自己,能够无时无刻的关心自己,能够给予我们无限度的关爱与陪伴。哪怕这个人什么都没有,哪怕这个人丑的像猪八戒,穷的吃不上饭,只要……只要他让我感觉到自己值得被爱,只要他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这就够了。

于是,我们陷入了两个极端。

或者我们极度的恐惧婚姻,不想结婚,只因为我们不想重蹈父母的覆辙;

或者我们极度的渴望家庭,一遇到一个我们以为“能够给予我们温暖的家”的人,我们就会很早的步入婚姻的殿堂。哪怕,其实我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以为”之中;哪怕,只是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幸福”……

3.不要问我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会滋生出1个最讨厌的问题,1句最不愿意听到的话,以及1个最迫切的愿望。

1个最讨厌的问题:我们离婚了,你跟谁?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言而喻的,无论如何的争吵与如何的打骂。真的到了离婚的时候,父母会表现出从未有过的默契,他们会不约而同地跑过来问你,如果我们离婚了,你跟谁?

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会想,跟谁?我谁都不跟。

1句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要不是因为你,我和你爸(妈)早离婚了。

每当我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首先我们一定会非常非常的自责。我们会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我,父母不会生活的这么委屈,不会生活的这么不幸福。

接着,我们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我们会怨恨自己的不强大,会希望自己赶快长大。

最后,我们会特别烦,特别烦,不想听到这句话。我们的烦躁之中,有无奈、有自责、有心疼、有焦虑,也有恐惧,甚至还有很多说不清的东西。

最痛苦的是,我们无能为力。

1个最迫切的愿望。

于是,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求求你们,赶快离婚吧,千万不要为了我……”

臣妾担当不起,真的担当不起啊!!!

4.疑问

长大后,我产生了疑问:

首先,为什么两个曾经海誓山盟,爱的死去活来的两个人,会变成仇人,一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样子?爱的死去活来,所以也要恨的死去活来吗?

第二,为什么一定要把“不离婚”的原罪落到孩子身上?难道你的不离婚,仅仅,真的仅仅是因为孩子,如果没有孩子的存在,你就会立刻离婚,老死不相往来了吗?真的是这样吗?

第三,如果只是为了孩子而不离婚。你认为,是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大?还是父母频繁的吵架对孩子的伤害大呢?

前苏联社会学家瑟先科在《夫妇冲突》中介绍了家庭冲突对下一代的消极影响:

孩子会缺少宁静、平和、幸福和安定;

孩子会缺少心理健全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孩子发生神经、心理病态的危险增加;

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孩子的道德发展不健全;

孩子会产生对父母的反感情绪,甚至会产生怨恨心理。

实际上,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会拥有很多难能可贵的优点:更加独立、拥有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加懂得珍惜等。

况且,单亲家庭模式和其他家庭模式一样,都可以给孩子提供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并不一定非要把“不再相爱的夫妻”“捆绑在一起”不是吗?

如果“捆绑”以后,孩子更加不幸福,夫妻双方又何必委屈彼此呢?靠“委屈父母”而得到的“家庭”,也一定不是孩子想要的。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成长环境,但我们可以从原生家庭中获得学习与成长。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虽然是深刻的,但并不是不可逆的。有的时候,很多人、很多事,它们存在的价值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不要成为那样的人,我们一定不要做那样的事。

有的时候,幸福就是,不要重蹈覆辙,你觉得呢?

愿我们都可以过想过的生活。


本文为凡雨原创,请尊重原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要转载,请联系凡雨授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