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音-汪冰访谈《做自己,你怕了吗》

2016-11-10  本文已影响1558人  轻舟

汪冰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积极心理学博士,经常作为青音的《千里共良宵》节目嘉宾。这期节目是对他的专访,以前每次听他的点评我都要拿笔记下,这次听了他的经历后,发现他的内向、胆怯、苛刻、不认可自己的想法真是和我太像了。

节目一开始,青音就布置了课堂作业:写下自己的三个优点。汪冰说“感恩、善良、正直” ,我刚想说“勇气、正气、豪气”,青音就说“看了大家的留言,觉得大家对自己太苛刻,总觉得一定要是善良、有爱心、挑战自己才觉得是优点,写出10个优点很难,写出100个缺点很容易”,于是我就写了“长跑,风光摄影,学东西快,擅于搜集整理资料,作息固定,做饭好吃,自律,做事细心,会理财,美图达人”。


汪冰:《做自己,你怕了吗》节选

朱生豪临死时曾经对夫人说过一些话:要是我死了,不要写在什么碑牌上,而是写在心上:这里有一个古怪、孤独的孩子。在做自己的路上,我们越看得清自己,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在众人看来古怪独特的地方,也因此感到倍感孤独,不过,如果你听得仔细,这份孤独,原本是命运与我们交谈的固定频率,做自己,从不意味着从决定的当下就会风光大好,顺风顺水。但是对每个决定的人而言,追求目标的过程,同样让他们痴迷。汗水混合着泪水,涤清了他们的眼神,沉淀了他们的心意。充分的活着,走到终点时不剩半点未被完全享用的生命,也许,就是对待此生这份礼物的最好态度。 做自己,也许是一条不归路,当然,他本也就不需要归程,如同生命与时间从不可逆,面对茫茫未知的世界,敢问路在何方,也许自己就是我们最好的方向。

汪冰的内心独白:《我一生都在等你》

听说你出生的时候足有八斤重,哭得很响亮,因为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所以你的母亲并没有费多大气力。在大院的孩子当中,除了皮肤白,你好像也没有特殊的优点,只是后来到了幼儿园,你的乖顺总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幼儿园的记忆模糊而遥远,剩下的只有偷偷捂干尿湿裤子的尴尬。你却清楚地记得一个早晨,牵着妈妈的手穿过操场,走向幼儿园的班车,一回头,你发现两个人的影子,都被清晨的阳光镀了金。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那天,你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无忧无虑的美好,那年,你五岁。

一年之后的九月一号,你开始练习在桌子和椅子之间安静地忍耐,还好,这对一直乖顺的你并没有那么困难。真正让你为难的是黑板上枯燥而刻板的白色字迹,以及随时可能从一只大手飞来的粉笔头。于是,你开始另谋出路,在遵纪守法的外表下,天马行空的幻想。你走神地很认真,并发现它可以帮助胆怯的你把尿意压抑到铃声响起。在头几年,老师因此怀疑你的智商,以至于另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你的身边同样站着母亲,而这次,你感觉手心里的汗水快要淌了出来,还好,你的母亲丝毫没有把老师的疑虑转达给你,今天想起来,这该是多么伟大的举动。

在到处藏匿不及格卷子的焦虑和自卑中,图书馆成了你的避难所,从UFO到百慕大,从阿基米德到爱迪生,从十万个为什么到电工手册,你发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感觉到大门里的生活很无奈,上天到底还是没有忘记你,在多年后的某一天,你终于对学业如同触电一般开窍,你的变化,让所有曾打算放弃你的老师,殷勤着笑脸相迎,你赢回了自尊,同时也认定自己发现一个改变世界的魔法。

在那个迷失与躁动、自卑与自负快速交替穿换的岁月,你对这魔法更加的上瘾。令人仰望的考试成绩,总能让你不再因满脸此起彼伏的青春痘而无地自容,你上了最好的中学,你进了最好的班级。志得意满的同时,你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此时,你已经想不出比击败别人更重要的事情,可惜,自信总是如此短暂,之后往往是更加漫长的孤独和脆弱,你虽然身感乏力,却选择了更加努力地告诉自己:赢,才是意义!在此后的若干年中,你都在为此付出代价。

八年前的一次遭遇,让你开始重新审视人生。但是,当你决心改变,伸手向前,却只有空气。问你为什么在战战兢兢中依然挪步向前,你说并非因为勇敢,而是真的不想待在原地。痛苦产生的动机强烈得令你也产生惊讶。可是你并没有料想到,这转变竟是如此漫长,当等待渐渐吞噬了内心,你不由得开始怀疑这一切根本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不过这一次,你依然选择了执拗的前行,原因同样并非伟大的人性,而只是自认为比起面壁南墙,坐以待毙,一次次倾尽全力的碰撞,反而没有那么令人绝望。变化恰恰就在这固执的坚持中一点一点地悄然而至。虽然现在开始明白,造墙的正是自己,面对自筑的高墙,你依然常常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在拉锯战中精疲力竭,抓狂不已,变化永远看上去是那么的有限和缓慢。

今天,又一次汗流浃背的你,认真地问,为什么我总是做得不够好? 虽然不知道答案,但我要告诉你,没关系,慢慢来,我一生都在等你。在这个微凉的初秋的午后,我默默地对自己说。 (2008年9月17号)


汪冰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凝练,准确,但遗憾的是找遍网络没找到他的博客地址,看不到他其他文章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