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悟佛学&学佛

净业三福

2017-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veggie_2017

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上为韦提希夫人介绍极乐世界前,先为她介绍净业三福。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一福称为人天福报,也就是做到第一条,来生可以得到人,天的身份。我们知道,众生去哪一道受生,都有相应的引业。地狱道是瞋恚;饿鬼道是悭贪;畜生道是愚痴;修罗道虽然也修福,但是有傲慢心和好胜心;人道是五戒、十善;天道是上品十善,四禅八定,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声闻是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缘觉是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业),生,老死;菩萨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是平等心。

那么这一福我们应如何落实呢?“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具体落实在儒家的《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道家的《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佛家的《佛说十善业道经》。

孝亲尊师,是佛法的核心,是佛法的根本。如果失掉了这个核心,世出世间法都是不可能有任何成就的。《弟子规》只有1080个字,讲到113桩事情,每件事情都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这样,我们学习才真正有了根,才能够枝繁叶茂,花果殊荣。英国的汤恩比博士说过:“要解决21世纪的问题,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真的能解决21世纪的问题吗?提到孔孟,大家想到的都是四书,五经,十三经;大乘佛法,大家想到的也是诸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大般若经》等大经大论。说实话,这些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些大经大论只是花果,太高了,不契我们的机,我们需要从根上做起。因此,《弟子规》我们要落实,《太上感应篇》195桩事情也要落实。《十善业》包括身,口,意三大类。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痴。佛告诉娑竭罗龙王:“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佛还在经上告诉我们,三界统苦。而十善业能断一切诸恶道苦,所以这是拔苦的根本大法。

儒家教我们五伦的学习次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学。前面四条是明理,理明了了之后重在落实。佛家也一样。所以以上这三部经典我们一定要做到,那我们就是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那么经上的利益就有我们的一分。如果念佛求生净土,生凡圣同居土。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二福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础上,具足第二福,就是真正的佛弟子。这一福是小乘福报,超越人天。具体落实在三皈依和《沙弥律仪》。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皈依的真正意义。我们所熟知的三皈依文是: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而六祖慧能大师在给人受三皈依时是这样说的: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这个说法非常好,免去了大家的误解。大家一听到佛,就想到庄严的佛像;听到法,就想到大部的经论;听到僧,就想到出家人。那么真正的佛,法,僧三宝是什么呢?佛,是觉而不迷;法,是正而不邪;僧,是净而不染。所以佛,法,僧,是自性三宝。这当中也体现出佛陀教学的三个目标:断恶修缮,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落实在《沙弥律仪》,包括10条戒律,24门威仪。真正受持三皈,落实《沙弥律仪》,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决定生方便有余土。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三福是大乘,菩萨乘。其中前三句是自度,最后一句“劝进行者”是度人。我们发大心,想要度人,非常慈悲,但是得先度自己。佛陀告诉我们,己未度想要度人,无有是处。

我们凡夫都知道,业因果报,丝毫不爽,难道大乘的菩萨还不知道吗?怎么佛还强调深信因果呢?其实,此处的因果,特别指的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一句弥陀圣号,祖师大德们称为“万德洪名”。世尊也告诉我们,若人但念阿弥陀,是为无上深妙婵。那么一句“阿弥陀佛”真有如此大的功德吗?确实不假。阿弥陀佛,是梵语,阿译为无;弥陀译为量;佛译为觉。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所以阿弥陀佛也称为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光,是表智慧,寿是表福报。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的德号。一句佛号,福慧圆满具足;而且这一句佛号,是我们与诸佛菩萨通信的信号,上通佛菩萨,下达九法界众生,功德无比殊胜。

那为什么我们常念佛号,却没有感到有任何功德和感应呢?首先,佛号是要心念的,而不是口念。古大德常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那么,什么是心念呢?念,是今,心,也就是现在心上真有,才叫做念。其次,要发菩提心。菩提心的体是真诚,对己,清净,平等,正觉,对人,要慈悲。再次,要放下。放下情执,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果然放下就自然有感应。最后,关于感应,佛经上告诉我们有四种,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我们念佛,佛菩萨冥冥之中已经加持我们了,只是我们心粗眼翳,没有察觉罢了。

《观无量寿佛经》言:“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展开来就是弥陀四十八大愿,四十八愿展开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轮。华严经再展开就是整部《大藏经》,继续展开就是一切诸佛所讲的一切法。《华严经》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一句弥陀圣号,老实念去,众生决定可以一生成佛。

读诵大乘,在净宗来讲,就是五经一论。不过我们选一两门就够了,若能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最好的。专攻一门,心是定的,定能生慧。劝进行者,我们要信解受持,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就是需要我们做出榜样来给人看,才有说服力。诸佛菩萨乘愿再来,游戏神通,就是为人演说。第三福我们圆满地做到,求生净土,决定生诸佛菩萨的实报庄严土,花开见佛。

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就是说的净业三福。修学需要脚踏实地,从此做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