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1.过去

2018-10-08  本文已影响13人  Vcanary

现在是2018年10月7日,国庆的最后一天。

在过去的六天里我过着单身的生活——节前我把老婆孩子都送走了,我一个人留在了北京。我的原意是好好地和自己沟通下,在快到30岁的门槛前重新规划下人生的目标。

于是我完全放空自己,只是每天早起,去公园散步、跑步,参加了一个爬香山的活动,可惜香山的树叶完全没红。

我还看了几部电影,没有目标的随便看。以及看了几部小说,但越看心情越浮躁,都没有以前享受读书的那种乐趣。

然而最终这几天看似逍遥的日子却让我更加的焦躁。

我思前想后了许多,这种焦躁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从未被根本解决。

焦虑

在我很小的时候,当学习没有完成或者其他的什么工作没有完成的时候,却又忍不住去贪玩,我的心里就很焦躁,玩也玩不好。

李大钊对孩子说,“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这句话一直对我很触动,在前面的人生里,我一直试图达到这种状态。但是这些年来,我发现这于自己来说是鱼和熊掌的事情。

从来就没有什么时候,我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我可以放松下心情去享受浮生半日闲。尤其是人到中年,作为一个儿子、丈夫、爸爸、技术leader等等角色的扮演,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时间可以满足自己的欢娱。

人生游戏的规则

众生皆苦,难觅生门。

我们的生命终究有限,终归不能无穷无尽地奋斗下去。然而世道如此,阶级已经固化,上位者像是牧羊人,利用规则和平台收割普通人的努力,资本一贯如此。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温水煮青蛙游戏中,作为平民,他生存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当年独自一个人在日本的时候,我经常在郊野的公园看到流浪的无家可归的人,他们躺在阳光和煦的草丛上,听着样式古老的收音机,昏睡着。那些走过的人们习以为常,没有唾弃与蔑视,这让我产生过错觉——他们与那些在CBD中上班的白领是平等的。

是的,现在想来大家是平等的:都是上帝的羔羊。无非一个是流浪的羊,另一个是用自己的奶和毛换取更好生存空间的羊。但凡人终有一死,而这一生的喜怒哀乐都是些化学元素的反应。

羔羊们曾经都有梦想,但最终都在资本制定的规则中乐此不彼的迷失了自己,为了产更多的奶、为了长更多的毛,迈向游戏的下一个等级。

看到了吧,只要把尺度与意义不断地上升与抽象,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悲观的定论。作为牧羊人也是一样。所以人生的意义绝不在这些“大道”上,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论调,在我青春期的时候我经常沉迷于此,妄图从巨大的尺度上获取人生的真谛。

后来我慢慢明白,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父母的烙印

我曾经向父亲报怨过生活给我的责任,我说了我的工作强度,工作与家庭,让我感到窒息。父亲担心我不能长久,我又安慰他说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平衡,只是少了些欢娱的时间。

佛系父亲告诉我,莳花弄草并非无意义的事情,松紧张弛才能得到生命的乐趣。当然这些简短的句子是我提炼后的,我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啰嗦的人,在乡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总想要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说给目不识丁的村民,也尝试传递给我和妹妹。

然而他不明白的是,别人与他有同样的体验,只是懒地去说罢了。

其实我并不是很尊敬我的父亲,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懦夫,并且一辈子似乎要从他的佛系学说中找到洗脱自己罪名的理论——是的,他在逃避,逃避羔羊的命运。

佛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提出了一个恶心的理论,说的是男孩与父亲的战争。该理论深层次的原因便是恶心之处,我完全不赞同。但我是此理论结论的拥趸:男孩从战胜自己的父亲开始,才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从那一刻起,父亲的伟大形象轰然倒塌,男孩将一切深埋心底,从此往后,雨雪风霜、朝露夕阳,便要独自承受。

我从很小就战胜了自己的父亲,我明白他没有什么伟大之处,他与整个村子其他的父亲一样,让局促的安娱蒙蔽了看到远处危险的眼光。所以在爷爷的葬礼上,我看到他的愧疚,他一定在责怪自己的能力不足,未能让自己的父亲安度一个佛系理论中应有的晚年。

我在此陈述事实,但我仍然非常感恩父亲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会尽量让他可以安度他的佛系晚年。

我的母亲是典型的中国家庭妇女,迷信,无论什么事总是相信走后门,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画风沷辣,因为父亲的软弱,她才是家中的第一战力。但是她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对孩子特别好,有什么对孩子好的,只要她力所能及,便会努力争取。

父母性格完全是两个极端。我时常认为我的矛盾性格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我没有片刻的安全感 ,多数时候总是处于焦虑中。遇事隐忍,暴发时力求一击必杀。我凡事讲究准备,但是精力总是不足,准备的事情在实践时遇到偏差时又容易急躁,偏差过大时就想放弃重新开始。这些失败的准备也在不断地增加我的挫败感。

在我的学生时代,便是严格的计划主义者,所以成绩一直非常好,学习的各种事情都在控制之中。后来我工作了,发现模糊的重要性,于是放弃精确的计划,只做些模糊的规划,等到实施的时候再随时调整。

但是我缺少分清轻重的智慧和勇气,缺少实践时灵活调整的能力,总是不能平衡好自己的时间与欲望(懒)。

有些时候我在想,也许父亲说的是对的,精力和勇气需要通过某些让人开心的事情来恢复增强。真羡慕那些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家伙,他们对工作与生活充满乐趣。

自由

佛家讲究修持内心以成世界,通过斩断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欲望来达成大自在。这似乎是羔羊达成自由的可靠途径:色即是空,六大皆空,所有的都是空,贫穷富贵都一样,我们都是平等的!够不够自由?

如果佛性是众生之归宿,那么也是有前提的:手持屠刀,才能放下屠刀;释加历经繁华生活心生厌倦之下才会顿悟皈依;阅尽鲜花,才能坐怀不乱。

所以如何才能大自由?

当所有欲望全部平息,当所有宿愿都达成,当心中有大世界,当马斯洛的需求全部被满足,一个人才能达成大自由。

但这明显跟我差了十万八千里。对于处于我这样人生阶段的人来说,到底如何才能自由?

经过这许多天的思考,我觉得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佛系的修持内心,我终于明白“莳花弄草”之流的作用,这也是一种修行,旨在修行自己的内世界,一个人只有丰富的内世界,才能不会被外世界的声音迷惑,才不会把周围人的欲望和目标当成是自己内心的声音。

二是增强自己的实力,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迷茫了,那就去努力学习一些技能,哪怕就是奔着钱去的,也不是坏事。因为很多理想总归需要金钱去买单。不断地去增强自己的实力,等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了人生的意义,总不至于能力不足而悔之晚矣。

可惜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总是被外世界的声色犬马所左右。有多少人能摒弃物欲繁华,flow your heart。哪怕你自己深知此理,周围人不明所以,你也难做到独善其身。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过去之终结

前一段时间我把跑步的记录软件从咕咚换成了keep,使用体验上的确有一些优化,但是给我触动最大的是软件启动时的slogon: “自律让我自由”。

梁宁在得到上说,“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靠恐惧驱动的人,往往自律。”看来我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宿命,我必须要变成一个自律严格的人,才能让自己找到自由的答案。

在此我终结过去。

从今往后,我还是要尽可能地规划大的事情,不能在所有的地方都模糊。对于重要的事情要记录,要复盘,形成持续与连贯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