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我们该如何面对

2020-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井蛙读书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本有序的生活,也让一些本就头疼的问题无可回避。

        一再推迟的开学,使家长、老师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们无比焦急。但,最头疼的还是如何管理孩子玩游戏了。在校上学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单独支配的时间有限,成瘾的风险相对小些。可面对网课,拿手机、看电脑有了正当理由。同时,老师无法面对面交流监管,家长很难长时间陪伴与监督,孩子们的好奇心强、自制力弱,避免参与网络游戏的难度增大了。

        做为家长,我的心时时刻刻提着,煎熬着又苦于找不到方法。身边不时有焦虑的家长叨叨着家里孩子的各种贪玩手段,议论着一次次斗智斗勇。原本还能维持表面淡定的我,也常常感到焦躁不安。

        今天读了樊荣强老师的《网络游戏究竟能不能被禁止》一文,对网游的危害深以为然。下面结合樊老师的分析谈几点看法,以期能对改善网络游戏现状尽一份心力。

        禁止网络游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我认为禁止很难。第一,出于利益游戏厂商会极力开发推广网游。没有极具说服力的理由,不可能取缔网游。第二,大量的网游玩家群体,通过网游体会快乐、释放压力。一旦取缔,身心都会受到影响,会急于寻找替代品,不确定风险无法预见。第三,家长们的坚决反对就如禹的父亲治水,堵是堵不住的。除了加重孩子的逆反外,大概就是自己气的不行又无计可施。

        针对网游三大危害,是否可以这样应对:第一,浪费金钱问题。在游戏中植入各类知识,同样是利用人性,让玩家不断打怪升级,欲罢不能的同时长知识、阔眼界。这样,钱不一定少花,但办的事也不少,权当是报了个网课。第二,耽误成长问题。这一点最重要,解决起来有点难,需要戏里戏外两手抓,具体思路后面再细说。第三,损害身体问题。可以在游戏环节设计中加入外设,把运动游戏化。比如游戏专用动感单车,游戏到一定时间运动一会,视运动成果送点装备、游戏等级加成什么的都可以。

        现在具体说下耽误成长问题。这一点解决起来确实难,但仔细想想无非两点:戏里疏导、戏外教育。孩子玩游戏我们最担心的是什么?是变坏,是怕分不清游戏与现实,怕把现实游戏化。那我们反过来想,能不能把游戏现实化呢?当然不是全盘现实化,那样游戏也就不成为游戏了。我们要做的是游戏与现实达到三观契合、大方向上的一致。

        我们常说做人要正三观,那游戏中的角色是不是也可以正三观呢?

        最近了解到一个职业——“虚拟摄影师”,因为他们不是普通的摄影师,而是游戏世界里的玩家。在打游戏的时候,每当看到有意思的场景,这些玩家就会通过游戏内的截图功能,完成自己的摄影作品。在一些战争、暴力类游戏中,有的游戏玩家会不按照游戏设计师的想法加入火拼,而是选择记录在游戏中出现的暴力行为,也就是成为所谓的“战地摄影师”。这样的摄影师觉得,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暴力行为仍然需要被谴责。他们在游戏中的作为,和现实中的战地记者,在精神上也是一致的。你看,是不是把现实融入了游戏

        面对无望禁止的网游,为了孩子的成长,个人觉得应戏里戏外两手抓。戏里通过游戏上线前的审核、把关,植入正确的三观秩序。例如甄选一些三观与技能达标的游戏玩家,做为游戏界的秩序维护者或网红,提升网游中的精神高度。戏外通过家长及社会共同努力,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良好氛围。不管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是绳之以法,目的都是让孩子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

      孩子的表现,是他(她)对周围环境的映照。其中优劣、善恶,必能在成长环境中找到根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