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吾亦澹荡人

2021-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張雨山

“吾亦澹荡人”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古风·齐有倜傥生》: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这首诗的意思是,齐国有个倜傥洒脱的士人名叫鲁仲连,他的才气十分高明美妙。他就像一颗夜明珠从海底升起,散发的光芒一下子照亮了天地。他用雄辩游说赵、魏联合拒秦,逼退秦军建立莫大功勋。他的英名传遍天下,他的光辉照耀后世,让后人无限景仰。他看轻那些功名富贵,回头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千金馈赠。我也是和他一样的放达之人啊,事了拂衣去、功成便身退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同样的主旨的还有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大意是,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他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干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三杯热酒下肚,便慷概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眼花耳热之后,胸中之意气,感动苍天,可贯长虹。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是盖世之英豪。要做人就要像他们这样的侠士一样,传名百代,为人称颂。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李白这两首诗借对侠客和政客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侠肝义胆,想要建功立业,待到功成名就后再隐退的的情怀。

屠倬(1781—1828),清代官吏、诗人、篆刻家。字孟昭,号琴邬,晚号潜园老人,浙江诸暨人,寄居钱塘。屠倬好学能诗,诗格洒脱,又通书画、金石、篆刻,造诣无不精深,篆、楷、隶、行,都有绝妙之誉,山水画风沉郁秀浑,兰竹、花卉亦佳,政绩亦佳,正如李白诗云:吾亦澹荡人,事了拂衣去。

屠倬大概很喜欢这句诗,才刻而为印的。“吾”,“亦”两字看起来非常精神,有种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感觉,“澹荡”二字较为放松柔和,如水波随心荡漾,松散、规整,没有压力。到“人”字就有点放浪不羁了,笔画拉的特别长,但是线条还算规矩,正如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

金庸选这方印配《笑傲江湖》第四篇,正应了令狐冲:吾亦澹荡人,事了拂衣去的洒脱不羁的性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