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的星空.起落之间
#澳洲疫情数据:确诊7335,死亡102,治愈6720#
2020年6月15日 晴
日月星辰,潮涨潮落。这两三周,南半球这边,疫情似乎是趋向平稳了,可以说是进入“后疫情时代”。早期防控得力的新西兰已经全面解禁复苏,澳洲连续多日全澳新增确诊都是个位数,各州政府在尽最大可能解封和恢复经济,何时开放州界的问题还引起了纷争,有望在七月迎来全面解封。即便最近有个别反弹增至两位数,新州有的学校关了又开,维州万人大游行有人确诊,昆州一个黑水镇误诊搞得全镇沸腾……不过大家明显都不再像三个月前那么一惊一乍了,更多的,是默默坚守好自己的阵地,尽力让生活重返正轨。但是,国际上风起云涌,政治纷争不断,大国之间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暗潮涌动。普通老百姓的心情,便是随着大江大河的潮汐起起落落。
对于一家庭主妇来说,最大的喜悦,是看到各种解封措施一步步登场,一度被刻意弄乱的拼图重新无缝对接,仿佛一个套满枷锁的巨人慢慢甩掉层层桎梏,开始自由行走。餐馆、食阁、酒吧、健身房、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体育场所也相继开放,半停摆的生活正在一步步复原,社区便利又重现活力,就差还不敢大举呼朋唤友开派对了。
宅家两月余的孩子也复课整三周了,孩子们逐渐适应规律有序的校园生活,像一个个被重新修复好的超强程序又恢复运行。疫情之下,你所能想到的人生乐事,有饭疏可食,有灯火可亲,有家人闲坐,有诗与远方……必须再加两个——有学可上,有工可返。每天早上送女儿上学,看着她高高兴兴融入校园的身影;下午接她放学,一路闲聊校园趣事走回家。冬日的暖阳洒满心田,感恩这样美好的时光,因疫情戛然中断过,更知其来之不易。孩子上学真的重要,大人的生活轨迹基本围绕着上学节奏运转,把孩子放回校园交给老师,家长的生活才能更加有掌控感。不过现实也在告诉我,生活没有可能完全回到从前了,我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不同程度被刷新。
前两天我去买杯子,店员问:“需要买几瓶消毒洗手液吗?酒精含量75%,比超市还便宜。”我没有犹豫,买了两瓶。她告诉我,这次疫情对她的观念影响很大,她现在随身挎包都带着免洗消毒液,随时随地洗手消毒。我去重开的华人烧腊店买烤鸭,发现柜台前多了一块冷冰冰的挡板,我和老板隔着挡板说家乡话。我去DFO买双鞋,跑了几家店,每家店门口都放着大瓶消毒液,门口有人提醒你进店消毒手,一年轻小伙还戴着口罩为我们服务。一切都在提醒我:劫后余生,时刻谨慎,保持距离。
2020年注定不太平。最近出了几单大事:美国持续反种族歧视游行和暴动,黑人与白人警察之间的冲突白热化。上周末,澳洲悉尼墨尔本万人大游行、布村数千人CBD游行,声援美国被警察压制致死的黑人佛洛依德,支持澳洲原住民反抗暴力压制争取自己的权益。同时,中澳关系跌至冰点,中国政府先警告中国公民不要前往澳大利亚旅游,又预警中国留学生谨慎前往澳洲,原因是澳洲最近有种族歧视排华倾向抬头。不过,澳洲总理并不买账直接怼回去,说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澳洲的国境,仍然要再紧闭三个月直至九月才有可能重开,非澳洲公民和非永久居民不得进入澳洲,澳洲公民也不能出境。如此这般,中国游客和留学生根本就来不了,最苦了尴尬的中国留学生——未来是去还是留?也苦了夹在中间打全场的澳洲华人,不知几时才能回国看望父母亲朋?真是遥遥无期。
目前澳洲大学有约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来自国际学生,而中国留学生占了绝对多数的比例。疫情下,澳洲从今年春节过后就开始对中国闭关,中国留学生来不了,澳洲很多大学面临减薪裁员的困境。我的华人邻居在昆大医药学院做研究工作,她带的一个博士生和两个硕士生,都因二月春节过后澳洲封镜而无法回来。所以我邻居现在一个人干四个人的活,还要帮远在中国的博士生用谷歌查阅英文论文资料,苦啊!此外,都不知还有多少回不来的本科生,被迫在国内上网课,他们的困惑是:如果不能亲身来到国外体验西方的教育和文化,那我们还有必要付高昂的学费“留学”吗?
在我写这篇日记的时候,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已突破216万,死亡病例超过11万。欧美很多遭受疫情重创的国家已经开始全面解禁,基本放弃严格防控。而本来近两个月没有新增病例的帝都北京,这两天又出现疫情反弹,人们忧心忡忡……接下来全球会爆发新一轮的疫情吗?2020年我们还会有转机吗?这个世界会好吗?……疫情不定,世界依然隔绝,而我们却不能好好对话。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最近在2020年线上毕业典礼的演讲主题是“Caring for our neighbors”。他说,这次疫情危机让我们更加真切认识到,我们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相互依存,我们之间深层次的连结和对彼此的需要,成为了被传染病利用的的弱点。但是我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在充满不确定的时期,正是力量和活力的源泉。他呼吁毕业生们把耶鲁光明与真理的使命带给咫尺与天涯的邻舍。
很喜欢校长的这个“邻舍”比喻。在全球公共空间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不管远近强弱都是邻舍,都需要彼此的关爱和照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在他的诗作《未完成的天空》中写道:“每个人都是一扇半开的门/通往一间共有的房间。”是的,不管还要经历多少困境绕过多少弯路,我们都要进入那间收藏了我们所有过往的公共房间,我们终将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