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清照词传》之四
青州十年赵明诚和李青照没有被人生的变故打倒,夫唱妇随,一心扑在著作《金石录》的编撰上。

文坛大神欧阳修写过一本《集古录》,是当时考古学的经典。而赵明诚的《金石录》就是《集古录》的升级版本,收录的金石拓本更多,考证更深。直到现在,它在考古界依然有重要价值。
本来,这一对金石夫妻可以在诗酒年华中走完令人羡慕的一生,成为古代中国少有的文坛伉俪。可是人心不古,一个相门公子终是不安于素薄寡淡的人生。
宣和三年(1121),一纸杏黄的诏书让赵明诚莱州上任,公子狂歌纵马,绝尘离去。
泪征衣脂粉暖,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若有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好一句“东莱不似蓬莱远”,清照对夫君的念想与日俱增,可是那盼也盼不来的书信在哪里呢?没有了雁书,那东莱是否遥遥千里之外了。
三十八岁的李清照在青州守望过三季的思念,终于等到了接她去莱城和丈夫团聚的马车。却再也等不到了少年时的郎心妾意。喧嚣的莱州府衙,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四十岁的赵明诚尽情享受着属于他的饕餮盛宴。而发妻就如撇在案几上的香草,就该静静一隅,不争不妒。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荼落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转调满庭芳》
一首满庭芳道尽女词人,花自飘零的愁怨。旧时代的女人,没有生育,被丈夫遗忘,除了写词哀叹之外,还可以做什么呢?
很少人知道,李清照除了能赌诗泼茶,喝酒,还有一大绝技——打马。在被丈夫冷落的时光中,她寻回自己的志趣和爱好,甚至专研起了博赌,还写了《打马图经》,“打马”就是麻将的前身。在序言里,李清照说:“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我天性喜好博戏,不能自拔,经常废寝忘食。)文中列出多种博戏玩法,并一一评价,声称自己技术精湛。以我有限的知识量来看,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最全的博戏记载。
金兵大举南下,大宋危在旦夕,很多城市一夜变幻大王旗。三月,赵明诚丧母,他独自南行凭吊,居然托付李清照在兵荒马乱中,替他押送金石之辎重。(读到这里真想感叹一句,自古才女爱渣男。)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人唏嘘感慨了。
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任职江宁之时,守城的将领王亦叛乱,慌乱中,包括赵明诚在内的三个江宁城的要员,月黑风高,趁夜从城墙上扔了根长绳,翻墙逃跑了……
据众多史书记载,宋末时期官场腐败,官员的任命非常的草率。赵明诚一介文官让他管理江宁这个南北对峙期的关键城市,而且没有分配军权,他也是有苦说不出。而当时的叛军,是朝廷直接领导的中央军。在这样的叛军面前,抵抗力几乎为零。
在后来赵明诚调任湖州上任的路途,经过乌江,李清照做了一首著名的《夏日绝句》,诗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对赵明诚曾经满怀信心,憧憬他成为栋梁之材;即使幽居青州,也怀揣爱意,鼓励他勇攀金石之峰。后来,他选择了再入仕途,她也毫无怨言。然国难之时,赵明诚却失了品节,怎不让她心痛。”
自古才女都希望成就自己男人笔下心头的英雄梦,可是现实总是恍恍凄凄。
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来到江宁,将城名改为“建康”。而对于李清照来说,江宁不宁,建康不康。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将一切托付给李清照,“取笔作诗,绝笔而终”。那年,李清照四十六岁,赵明诚四十九岁。
再情深意笃的夫妻也抵不过岁月的腐蚀,再患难的真情也逃不脱时代的荒芜。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王的懦弱无能,臣的六神无主。在那个断壁残垣的废墟,哪还会有饭香菜香的自在烟火?国难,让人无处遁逃。四海八荒,也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