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夏里的村子
入伏后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傍晚时分,小城的街道就热闹起来了。炙烤了一天,被混凝土包裹着的小城,吸饱了热量。单元楼里是待不住的,趁着街道里的霓虹灯,小城里的人们,或漫步于城外的桥面上,寻觅顺河而下的丝丝野风,或找个敞快的地方撸烤串喝啤酒,和激情暑夏干杯。
和城里人纳凉避暑不同的是,到了入伏天后,村里人在中午太阳晒得热乎的时候,紧闭屋里的门户,拉上窗帘,和外面的火热世界“隔绝”。午饭简简单单,喝点早就熬好凉下来的绿豆汤,吃点凉面,或者凉皮、凉搅团什么的,总之,什么食物能降暑就吃什么。
太阳终于落山,外面火热的暑气,弥漫整个天地。村里人纷纷从屋里出来,大中午空落落的村子,此时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年轻人大都去了城里,偌大的村子,更多的是上了年纪的人。好在放暑假了,在小城里念书的学生娃,回村子里避暑的不少。
现在的村子里巷道,都成了水泥路面。村里人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村子里最豁凉的平地上,有拿凳子的,也有席地而坐的,大家穿着随意凉快,说说笑笑,气氛祥和温馨。
那些从小城里回来避暑的学生娃,置身于宽敞没有约束的村子里,一下子玩疯了。没有了在城里生活父母的呵斥,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娃娃们,在爷爷奶奶充满爱意的叮嘱下,在村子里的巷道任意穿梭奔驰。
聚集在村里开阔地的人们,他们的身后就是绿莹莹的玉米地,一块连着一块。暑夏的高温,再加上时不时来上那么一两次雷阵雨,玉米就像猛长身体的孩子一样,蹿着长高。
而家家户户门前的一方菜地,到了一年最为丰茂的时候。别看菜地不大,里面所种的菜品,完全可以丰富着村里人一家两餐的大瓷碗。红彤彤的是西红柿,远远地看着就像点着的小灯笼,很是吸引人。农村人不大讲究,把西红柿当水果吃,口渴了,顺手就摘一两个熟透的,洗都不洗,就在手里婆娑几下,放进嘴里就吃开了;绿莹莹的是黄瓜,和城里超市所卖的黄瓜有点不一样,菜地的黄瓜大都弯着身子,有些弯得实在过分,这一头和另外一头都挨在一起了。黄瓜上的小刺清晰可见,吃的时候,同样不用洗,只需使劲用手掌把摘下来的新鲜黄瓜从上往下一撸,小刺就没了。一根黄瓜下肚,口就不渴了,暑热似乎也减轻了。
除过能当水果吃解渴的黄瓜和西红柿以外,还有青紫色的茄子,垂吊下来的线椒、豆角,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当然少不了铺满菜地一角的青菜。这些丰盛的菜品,留在村子里的老人是吃不完的,他们往往打电话催促城里的儿女,赶紧回来摘菜。所以,一到暑夏傍晚时分,村子里时不时有小车开回来。这些在城里上班的人们,也觉得老家村子里,相比于城里凉快的多。
渐渐地夜色降临,空气里还是弥漫着热气。村子里的人们,借着远处的太阳能路灯,依然谈天说地,家长里短。小孩子跑了一下午,汗流了不少,此刻也安定了下来。屋里热,待不住,于是这些孩子们,依偎在自己奶奶爷爷身旁,有些津津有味地听起大人们聊天,而有些沉浸在智能手机无穷的快乐当中去了。
也不知晚上几点了,天边的风早就来了。远处的树叶,哗啦啦地响着,就像河水流淌。乡村的夜空,似乎比小城里要开阔,星光闪闪烁烁,四周静静的,只有风声。
村里人凉透了,身上的暑气也消散尽了。大人身边的小孩子昏昏欲睡,眼睛都睁不开了。这个时候,村里人陆陆续续回家,准备说个好觉。
躺在床上,夜色如水。窗外的世界,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有各种不知名虫子的叫声,偶尔还会有那么几声蝉的声音。
不知不觉中,听着这些大自然的声响,村里人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梦境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