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想法散文

绝交见人品

2017-10-20  本文已影响434人  苗君甫
图片来源:竹节长青

01

那天,外甥一脸严肃地跟我说:我跟我班同学李XX绝交了。

当时正在吃苹果的我,惊得苹果都掉在了地上,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还能上纲上线到“绝交”的程度吗?

一问原因才知道,李XX做了一件让我也义愤填膺的事儿,怪不得外甥会生气。

市里组织作文竞赛,第一关是学校甄选,老师让李XX负责收集,收集后由老师评出最优秀的作文上报到市里参赛,外甥很上心,也下了很大功夫,几经修改之后交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没想到,那个李XX竟然挑选了几篇作文,改成自己的名字直接发给市里,其中就有外甥的作文。

这不是窃取他人劳动果实吗?而且越过老师评选这一关,直接给市里投稿,即便外甥他们想解释,也解释不清楚了,因为邮件是人家首发。

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心思,我很震惊,也很气愤。我问外甥:“你准备怎么办?”外甥说:“当然向老师说明情况啊,反正我肯定跟他绝交。”

我问外甥,要不要把他的“恶劣行径”告诉学校,让校长周一升国旗时在全校同学面前批评他?外甥摇摇头:“算了,我不跟他做朋友就是了,我不会到处说他坏话的。”

我看着一脸坚定的小外甥,觉得他真的长大了,因为他做到了某些大人也无法做到的事儿,那就是“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我无意于揣测李XX的家庭教育,我也不关心老师对这个学生的处理方式,我甚至也不关心被李XX偷走的外甥的作文有没有入选的可能性,但我关心的是这件事让外甥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总有人跟自己意见相左,甚至可能是原则相悖,对那些三观不正的人,应该趁早绝交,而最好的绝交是“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02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语出《史记》乐毅列传,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期赵国人乐毅善于用兵,燕昭王能礼贤下士,乐毅就去投奔燕昭王,后来他辅佐燕昭王攻打齐国时立下了大功,五年之间,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都归了燕国。

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齐国人田单用反间计说乐毅有自立之心,本就不喜欢乐毅的燕惠王削了乐毅的兵权,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怕被诛杀,逃亡到赵国。

图片来源:竹节长青

后来田单大败燕军,齐国收复了所有失地,燕国势弱不得不割地求和。燕惠王开始懊悔骑劫代替乐毅,导致军队被打败,将军被杀死,曾经占领的齐国土地又丢失了。此时的燕惠王才想起乐毅的功劳,也开始担心赵国会用乐毅乘燕吃了败仗的时候进攻燕国,于是去信请乐毅回燕国,假惺惺地说:“派骑劫代替将军,为的是将军经年累月的暴露于荒郊野外,怕你太辛苦……将军误听传言,和我产生怨隙,弃燕降赵。将军为自己打算,这样做是合宜的,可你如何报先王的知遇之恩呢?”

于是乐毅慷慨地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和误解,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其中就有这两句经典的话“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意思是说,古代的贤达,绝交时从不恶语相向,离开这个国家也不去说他的坏话,我现在虽在赵国,可并没有伤害燕国啊。

乐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修养的人与人断绝来往的时候,是不会说不好听的话的,因为品格高尚的人与人绝交,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不会怀恨在心,即使绝交后,仍然会与对方保持一贯的君子风度。

燕惠王只好不再难为乐毅的家人了。

03

相处的朋友,最凄凉的结局也许就是绝交;相爱的男女,最悲凉的一幕可能就是分手;同行的同事,最凄惨的结果大概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图片来源:竹节长青

绝交,其实是多么悲凉的一个词汇,虽然不想,但总有一些人需要趁早拉黑,总有一些事无法容忍,有些时候,必须与某些人分道扬镳,偏偏这时候,最彰显人品,既见证度量,更考验人性。

见过绝交之后,互相敌视的朋友,见过分手之后,互相揭短的情侣,也见过“不相为谋”之后,诋毁对方的同事。总觉得比“分开”更痛惜的是“交恶”的状态,不仅没理智,还没品位。

相处的朋友,可能从懵懂孩童走到了青葱年少,又从青葱年少走到了人到中年,不管最终是因为什么原因“绝交”,但一路相伴的过程已经成为生命中的风景。不管你在意还是不在意,它已经存在于那里,刻进了生命的年轮,走进了生活的风景。也许午夜梦回时,总有那些片刻的闪念,生出感激和感动,怎么忍心互相敌视?

分手的情侣,从陌生人到亲密关系,从独立的个体到一对儿相爱的男女,不管最终是因为什么分手,但相爱过程中彼此曾经温暖过对方的心灵,彼此曾经照亮过对方的生活,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那段恋爱的记忆都在,也许因为对方的存在,让你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可能因为对方的存在,让你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举手投足间,恋爱的印记都在,怎么可以互相揭短?

“不相为谋”的同事,曾一起在一个单位供职,曾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努力,不管最终是因为什么分歧彼此不愉快,但人世间千千万万的人,有机缘做同事的却不多,无论最终走向了怎样的结局,但曾经一起前行的日子已经为未来加了分,即使是经验教训,也已经为自己日后的职场生涯打了免疫针,也值得感激。

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人,品性不同、性格各异、修养有别,无论如何,曾经走到一起,就是缘分,至于后来走到绝交这一步,也是万不得已。两个人之间的事儿,好与不好都属于彼此,跟第三方无关,实在不足以为外人道。

这个过程中的所有记忆,也只与自己有关,和别人无碍。至于在绝交之后,肆意诋毁对方,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形象减分,是在给自己的修养抹黑。

我想,最好的绝交莫过于“君子交恶,不出恶声”,心情起伏也好,恩怨情仇也罢,有修养的人,无论何种缘故与对方中断来往,即便道理全在自己这边,也不会指责对方。事情既已无可挽回,从此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就是,难听的话,言之何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