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诗歌里箫笛轩

竹林七贤之阮咸(7)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而今又到落花处

竹林七贤之阮咸

    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步兵校尉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大小阮",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好酒虚浮,仕途不顺,担任散骑侍郎时,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没有得到晋武帝认同。质疑荀勖的音律,遭到记恨,贬为始平太守,无疾而终。

    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 。存世作品有《律议》、《与姑书》。

    在竹林七贤中有两位同姓的才子,阮籍和阮咸。虽然出奇意外,当时仍在意料之中的便是两者竟然具有血缘关系,阮咸作为阮籍的侄子,能够与舅舅作为"竹林七贤"一起被世人记忆与中国的历史中,可以说是年少有为,充满了灵气。也许在一定程度上,阮咸沾了阮籍的光芒,不仅如此,在与阮籍的交往中,阮籍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常渗透到阮咸的为人处世和读书学习中。

    阮咸一生中创作的文学作品十分有限,残留下也令人难以重塑其中的思想文化以及核心内涵。但是阮咸在与音乐方面的天赋实在惊人,并且如同有神仙的帮助,阮咸擅长弹奏琵琶,有时候创造比进化改造要难得多。有一种乐器是在阮咸的手中创造,并且流传至今,后人都称呼为阮或阮咸。

    作为乐器的阮咸,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阮”,在阮咸那个时代,被称作“琵琶”,但这种琵琶与现代所谓琵琶有很大的不同。在秦汉及以前,琵琶是很多弹弦乐器的统称——长柄的、短柄的、圆形的、梨形的、木面的、皮面的、弦数多一些的、弦数少一些的,都叫做琵琶:“琵”和“琶”原本就是表达弹奏手法的两个动词:“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换言之,“琵”和“琶”就是现在右手指法中的“弹”和“挑”。在早期的演奏中,凡以“弹”和“挑”作为主要演奏手法的乐器,概称为琵琶。当时的琵琶,可以说是一个大家族。

    秦琵琶的起源众说纷纭,常见的说法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与汉结亲,以马千匹聘细君公主为右夫人。此后,解忧公主(即乌孙公主)又继而出嫁乌孙。出嫁前,汉武帝怕她途远思念,为她做了一件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但也不乏学者认为汉琵琶也就是阮咸琵琶源自西域或是波斯。但总体说来,阮咸应当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创造,也是中国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

    以阮咸为“阮咸”命名,始于唐代。经历过战乱纷争三百年的南北朝后,经过阮咸改良过的“秦琵琶”一度失传。武则天在位时,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件铜器(身正圆似琵琶),这件乐器与晋代《竹林七贤图》中阮咸弹着的那件乐器十分相似。当朝太常少卿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乐器也。命易以木,弦之,其声亮雅,乐家谓之阮咸。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的标题为《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可见,把“阮咸”作为乐器的名称,在唐代中后期已被公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