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最糟糕的观众
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怀念过去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老了。我想,可能吧。
前两天看了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为了纪念人生中读过的第一本课外小说。
电影对小说做了些改动,拍的很碎片。
剧情不够流畅丰满,对故事叙述似乎也不够完整。但好在这一次郭导把青春的样子拍出了真实。
那种压抑的自卑的连哭都不敢大声的底层家庭出身的孩子,谈自尊太奢侈。同龄邻居的照顾是唯一能汲取到的温暖,小心翼翼又惴惴不安。
因为一旦优秀的人相互吸引,她所能得到的那点温暖瞬间就虚弱掉了。
“我们都做过围观别人狼狈时的糟糕观众”,从看完电影后我的脑子里就一直冒出这句话。
诗人歌颂青春蓬勃朝气,导演鼓吹青春青涩纯真,但其实我们真实的青春除了这些,还很无聊。那些喜欢恶作剧喜欢八卦喜欢传播流言的少男少女,也是我们的青春。
除了懵懂生长的荷尔蒙,青春和任何一个年龄段一样,也有它阴暗无聊的另一面。
电影的女主最后说:你们善于遗忘,不记得在我衣服上泼过红墨水在我头发上粘过口香糖朝我浇过冷水,多年以后你们会风轻云淡地说我好像没做过吧。
只能庆幸,我们中的大部分没成为如此糟糕的人。
这个社会信息爆炸,想成为一个起哄的观众太容易。人们容易被热闹吸引,围观狼狈,即便最后出了事情,人潮散去,地上不会掉下谁的名字,没有谁会受到惩罚。因为法不责众嘛。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甘肃跳楼的高中女生。
她本来也应该有一个灿烂的青春,遭遇无良老师的猥亵让她的生命蒙上阴影。课本中教育我们应该同情弱者,应该友爱互助,可当她感到失望无助想要结束生命时,除了设法阻止的消防兵,围观的人都恨不得她能早点从高楼上跳下来赴死。
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结束生命,竟然有人在朋友圈转发视频拍手相庆。
是谁杀了那个女孩?
据说当时出警的消防兵因为没能救下女孩,到现在都还在接受心理疏导。
这个世界因作恶产生的后果总有人在默默承受。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一句特别知名的影评:生而为人,十分抱歉。
如果引用到各种荒唐事件中,只想把它改成生而为人,务必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