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听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遐想

田艺苗:古典音乐很难吗?4(贝多芬)

2019-01-10  本文已影响29人  燕子坞呀

4.0-【贝多芬】大时代的贝多芬发出了怎样的最强音

乐圣贝多芬生活在大时代,22岁离开波恩之后,他再也没有返回故乡,如今他常年屹立在莱茵河畔,是一座摇滚贝多芬雕塑。

罗曼罗兰描写过贝多芬的故事,很早就被翻译介绍到中国。

家里三代宫廷乐师出了一个贝多芬,13岁就当上了宫廷小演奏家。

著名经典曲目:月光奏鸣曲、献给爱丽丝、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附曲】:曲目: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symphony NO.9 in D minor,Op.1)

4.1-【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小学课本的故事靠谱吗

“月光曲”即《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op.27,no.2。这首乐曲其实和月光无关,一位德国乐评家听完之后撰文说,这首乐曲令他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出版商于是顺便加上标题“月光”。

主旋律交给小拇指,留给演奏家很大的挑战。

作曲时,贝多芬已经耳聋了。音乐的指向非常的丰富,它像月光下深不可测的大海。

【附曲】:曲目: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Op.27,No.1

4.2-【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千锤百炼的主题,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

英雄是贝多芬青年时期的代表作,本是为拿破仑而作,后改名英雄。

这首交响曲在当时并不出名,而是另一首战争交响曲(惠灵顿的胜利)更加出名,非常轰动。

历史选择的是真正的杰作英雄交响曲,而不是应景作品的战争交响曲。

贝多芬写应景交响曲成名,写舞曲和交响曲赚钱,都是为了不像莫扎特那样受到欺凌,是为了赢得自由去创造自己的艺术。

真正让青年贝多芬进入大师行列的,是他的《第三交响曲》,作于1804年的“英雄”。

关于英雄的解读无人能超过罗曼罗兰。

【附曲】:曲目: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The Symphony No.3 in Eflatmajor,Op.55)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指挥家:雷昂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4.3-【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失聪?他的内心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

他的九部交响曲载入史册。

单数号的都是大调的 阳刚的 革命性的

双数号的都是柔和的 沉静的 温柔轻盈

第六交响曲这首田园有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描写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第二乐章,在溪边;

第三乐章,乡村聚会;

第四乐章,暴风雨;

第五乐章,牧人之歌。

好像五个乐章描绘的是乡村一日,又好像一副抽象的乡村印象画。

五个小标题都是贝多芬自己加的,表现了他多么喜欢田园生活,无疑提升了标题音乐的地位。

在乐章结尾处,有一个由木管乐器模仿的鸟叫声。

32岁时耳朵失聪。田园交响曲在失聪之后写的。

【附曲】: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二乐章(Andante Molto Mosso,Symphony.No.6)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4.4-【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从古典走向浪漫,当然还有八卦

为心爱的女学生特雷泽而谱曲,出版时名字搞错了。献给真挚的爱情和青春岁月。

这首小作品很适合初学的女学生。

在这首乐曲里面,我们听见了浪漫主义的情愫。这大概是贝多芬在音乐史上最了不起的地方,他是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人物,一位在音乐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自他开始浪漫主义这种风格出现了。

古典音乐是讲究均衡、节制与秩序的,它有一种典雅的匀称之美。而浪漫主义追求情感的表达,更追求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在贝多芬的音乐里面我们就已经听见了,真实的情感表达超越了对美的追求。最终让贝多芬突破古典音乐的,是他真挚而深沉的感情。

【附曲】:A小调巴加泰勒(致爱丽丝)

4.5-【贝多芬】热情奏鸣曲:超级难弹的音型,三颗核心种子变形发展

贝多芬一共写了32首奏鸣曲,花了31年时间。

都不是应景之作,也不是为了出版换钱,全都是他的心灵之作,都是他的自传。

有五大最知名:

悲怆奏鸣曲(青年时期代表作)

月光奏鸣曲

黎明奏鸣曲

暴风雨奏鸣曲

热情奏鸣曲(中年时期代表作 登峰造极)

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改造,顺带着发展了钢琴弹奏法,甚至促进了钢琴的制造业。

在贝多芬时代,钢琴发出的声音类似竖琴,叮叮咚咚,颗粒可数。但贝多芬的慢板要让钢琴歌唱,于是他发明了“legato”,连音奏法。但连音还不够深情,他又开发了钢琴延音踏瓣,让琴音恍如空谷回音。后来他向送给他钢琴的厂商提出,钢琴的音还不够他弹,高音不够高,低音不够沉,逼得埃拉尔钢琴为他特别加宽了一组黑白键。

车尔尼是他的学生,入门者的练习曲都是他写的

【附曲】:曲目:F小调奏鸣曲“热情”,第一乐章(Piano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