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佛陀:佛教之殇
来源:完整佛教研究会
作者:周贵华
几年前笔者在《作为佛教的佛教》一书中曾说,现代中国佛教最大的问题是遗忘了佛陀。佛陀已经成为一个空洞的语音,或者,一个可任意用来赋值的符号。这几月上微博的经历令笔者体会得更加深切,可以随时看到:宣称佛子,但对佛之教说及其所诠理,缺乏真信,多造诽谤,相较而言,偏化、肢解、曲解已不算大问题了;在实修名义下,闻思经教多被诬作搞学术、纸上谈兵等等,反成了过失,法义抉择变成了众多冷眼、谩骂、诋毁的对象,好像过街老鼠似的。
遗忘佛陀绝非是现今突然出现的现象,在印度佛教史上已屡见不鲜,主要表现有二:1、直接或间接取消佛陀言教的直接指导作用;2、以后世凡夫宗派论师及其言说侵凌与取代佛陀及其言教。
第一种情况的典型如印度唯识派的陈那论师,在其量论中取消圣教量(圣言量),只立现量与比量。对凡夫而言,圣教量作为佛陀圣言最关紧要,乃闻思修的直接对象与指导,取消此量必然导致或者神秘化,或者俗化,事实上历史也是这样显现的。凡夫随学者先在心理上渐远离佛陀及其经教,接着在具体学修中就会发生遗忘。这直接导致中期唯识随学者开始多偏执比量,沉醉于因明与经院哲学式琐碎、抽象之名相抉择,从而偏离出世指向,唯识学不断俗学化。作为前者的反动的另一极端,是密教融入乃至最终形成压倒优势,而堕入神秘化与庸俗化。当然,这些实乃复杂的因缘的结果,取消圣教量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况且陈那论师自己从没有否认佛陀经教的圣道性及其指导意义,但绝不能因此对其过失视而不见。取消圣教量对中国唯识学的开展也影响至深,比如重理不重教,而堕入名相之途,还有普遍将佛陀建立的唯识学矮化为弥勒学或者慈氏学,甚至无著学,也是其反映。
中国化佛教中也不乏例子,代表如禅宗末流。就宗派而言,佛陀经教必是立宗之本,禅宗的建立也如此,但根本禅宗到慧能与神秀为止,二师之后以祖师禅代替了如来禅,强调“教外别传、以心传心”,放弃了佛陀经教的直接指导作用,渐进入末流。随着末法的加深,末流禅宗的弊端日盛,甚至已经习惯于对经教肆意诽谤,狂禅与唯我泛滥。虽然历代不乏反省,不断有禅宗大德起来强调经教的殊胜作用,但末流禅宗普遍轻视经教熏习的倾向,早已无法阻挡。中国佛教主体的禅宗的变质与衰落,对现代佛教的全面俗化异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同于末流禅宗以实修为名轻视经教,净土宗末流以专修为名反对经教的普遍熏习。传统净土宗除净土经外,大多排斥熏习其他经教,其末流更只谈持名念佛,而判依经教闻熏修行是杂修,妨碍往生,这对菩提道的殊胜意义歪曲甚重。
必须指出,中国佛教有完备大藏经却罕有人问津而日趋蒙昧的原因,不难在这两大主流宗派近世对经教的态度上找到。
西藏密宗相当多也早已成末流状况,最大弊端是以“四皈依”取代“三皈依”。本来“四皈依”应称“四亲缘”,指以亲教师为先的指导序列,而非所皈依次序,但末流片面强调为“四皈依”,以上师最上最尊,实际独尊上师,三宝遭到虚化,佛陀及其经教被遗忘甚至舍弃。应该说,在因位(佛为果,其他善知识为因),唯圣者个体能暂代表佛,凡夫个体一般不能,这时需要和合僧。换言之,因位善知识绝不能够完全代表三宝,而成为所谓“三宝总集”。即使佛陀也不能随便说其总集三宝,毕竟佛陀只是三宝之一,否则就只立佛宝了。对上师的独尊,不可避免带来神化以及人身依附性质的俗化。现今看到上师活佛仁波切满地走,其弟子颇多都党同伐异,像极“红卫兵”之行径!
必须强调,就皈依而言,只有三宝:如果是因位上师,自然就摄在僧宝中一并皈依,果位上师则摄在佛宝中,都不应单独列出置于佛宝之前。但就指导的亲疏关系而言,作为亲教师的上师由于亲缘性可搁在第一位,但与皈依意义不同。
三宝是佛教之本,必当皈依与依止,乃学修前提。而在具体修学中,需具体善知识来指导。以其中的直接指导者为上师,恭敬依止而修学,乃最善途径。但在多生累劫修学过程中,作为上师的善知识会有无量无数,就像善财五十三參所显示的,故要慎言根本上师,以学佛的名义将自己完全交与这样一位,不得不说,难以得到如法的辩护!
遗忘甚至舍弃佛陀还有一重要表现,即批判乃至直接否定佛陀某类教说,这在印度佛教史上已不鲜见。如印度中观派月称论师就如此。依他起自性、阿赖耶识、唯识无境之说,乃佛所立,由弥勒无著菩萨等所阐发,但他竟要予以破斥!这类立场现今仍普遍影响着藏传佛教。
不讳言唯识学的开展自陈那论师始就有过度诠释与俗化弊端出现,应有所抉择甚至有所批判,但其基本教理乃佛建立与弥勒无著菩萨阐发,只能信受奉行,不能轻慢与否定!但月称论师为代表的中观末流竟大加破斥,不能不说有谤佛谤法之过,以致现今一些藏传信众对唯识学肆意贬斥与批判,诽拨到毫无忌惮程度。这里的“中观末流”大致指晚期中观派中的两类,一是试图破斥唯识基本道理者,二是在胜义谛上否定过多而在世俗谛上又肯定过多者。
我这里并非是在了义与不了义的意义上谈说,意在澄清对待佛陀及其经教的态度:我们只能信受与随顺、会通,绝不允许破斥,因为这些经教乃圆满证悟者所说,都是清净、善巧、无过之教,出现问题一定只在我们修学者这边。
佛陀大乘经教略有三类:般若经教主要谈诸法无自性、不可得之空,佛性如来藏经教主要谈诸法胜义自性作为如来藏的真实有,唯识经教主要谈诸法具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即非有、非真但非全无之有、真有,修学者不能偏执一类并以此曲解或否定其余,应皆信受,善巧把握佛陀建立各类教说的意趣,随顺与会通,契入佛陀完整本怀。
以凡夫论师之立场判决、割裂甚至歪曲、批判佛之教说,并遮蔽而取代之,在印度佛教末流中占主导,令晚期印度佛教全面俗化,乃其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汉地与西藏的宗派佛教末流亦相似,现今整体亦趋于俗化,只听有上师或师父而无佛陀。已到了必须全面反思与改变之时了,故我们提倡回到佛陀完整本怀,开显佛陀圣教本来面目。
在科学与人本主义普世化的今天,正法基础遭空前冲击,我们正与佛陀越离越远。在其中,汉传、藏传佛教某些代表人物的立场必须受到质疑乃至批判。达赖喇嘛宣称,一经科学证明不实,佛经一些宇宙论内容可舍弃或推翻。他在《当佛法遇上了科学》中说:“如果科学分析很明确的指出某些佛学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就应该接受科学发现的事实,放弃这些观点。”又说“佛学自身有其特有的见解,如古老的宇宙论和初浅的物理观念,这在科学知识帮助之下,可以做些修正而提升”云云。呜呼!佛教宇宙论初见于佛阿含经教说,经圣者结集而来,岂可随便以科学理论对照而舍弃!我们只能善巧开显与会通,而不能随俗否定,否则何颜称佛子!
事实上,按照科学立场观察,大小乘佛经都是集迷信、神话与胡言乱语的大杂烩。以科学标准评判与修正佛法,等于彻底放弃佛法!
还有,看不符科学就要否定,那看不合逻辑是否也应如此?要知佛经中一涉及甚深或者胜义处就难合逻辑。还有,那是否违背凡夫日常生活世界共许的立场的也要否定,如三法印、如真如、如神通、如解脱、如菩提等等?如果这样思维,那佛经就根本立不起来,也就没有圣道了。
网友“佛子要行菩萨行”的一句话值得深思:“不少佛教信众对佛法信心不足,见科学就心虚,总想把佛法科学化,这种想法真得反省!”
印顺法师在以科学与人本立场判定佛教宇宙论、神通等乃本于外道神教的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又断定大乘是佛弟子怀念追慕佛陀之运动,大乘经乃他们依于阿含佛教以及部派佛教的撰著,而非“如是我闻”直接自佛大乘教说而结集或编辑传来的。这实际上否定了大乘经显示的大乘道,后者在性质上就成为了后世非成佛者的想象构造。事实上,这也是释印顺构造“人间佛教”成佛道次第的胆量之所在!
不论达赖喇嘛以诉求真实的名义试图修正与提升佛经的科学性,还是印顺法师以回到佛陀本怀的名义消解与否定大乘经的圣教量性,都反映了现代佛教的代表人物在科学与人本主义普世化中不能基于佛教本位而善巧应对的思想俗化。在这样的有力推动下,佛教全面的俗化以及相应的矮化、异化已成大势。
科学与人本思想作为人道共业的反映,普世化为人道共业性的价值与真理平台,反过来又塑造人道共业,构成坚固的循环,从而被人道众生视为自明的也就是理所当然的“真实”。对此二者的世俗性本质如果不能认清,将其与佛教的清净性及真理性相混淆,就会丧失佛教本位,遮蔽或歪曲佛教的涅槃指向。
正如“佛子要行菩萨行”所说:“大乘中通过五明区分了内道学与外道学,界限是分明的。内明即内道学,外明即外道学,所谓医方明、声明、工巧(业)明、因明,科学技术与逻辑学等世间共学就摄在外明中,与内明性质不同。所以,对初学者而言,应在持守内明本位的基础上摄学外明,但不能混淆,或者本末倒置。”
故作为佛教本位的凸显,作为佛教向上一路的不共性的厘清,须抉择与阐示科学及人本思想的世俗性,从而明辨世间道与出世道本质的不同。当然,这并不意味在佛陀圣道的弘扬中,不摄受一些科学甚至人本思想来与大众结缘或方便引导,但必须善巧,绝不能放弃佛教本位立场而谄媚或同化于世俗。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世,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所谓三乘乃至八万四千法门,而摄于一乘,以引导一切众生悟入佛知见而成佛。故如杂阿含经所说,佛是法根、法眼、法依,当皈依佛为根,皈依佛之教为本,皈依佛之弟子为亲缘,回到佛陀一乘摄诸乘的完整佛教所开显的佛陀完整本怀。
释印顺提回到佛陀本怀,本没错,但后来阐释成一种片面化溯源说,把佛陀圣教完全局限于或根源于阿含佛教,造成矮化佛教与否定大乘佛教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提回到佛陀完整本怀,则是将佛陀大小乘教平等、整体地看待,树立如实、完整、健全的佛教观。
回到佛陀,回到佛陀完整本怀,目的是为了奠定健全修学的正路。这其中关键是正闻熏习、如理思维。换言之,首先须直接信受、广泛闻熏佛陀经教;再如理、系统思维佛陀经教意趣;在切实随顺经教、随顺意趣的基础上,奉行实践——这样,我们才是如佛所说的从佛口所生,从佛法化生,方乃真佛子——这样,我们才可以自称佛子而无愧于心,才不是打着佛陀旗号而败坏佛陀度化圣业的的不肖之子——这样,我们最终定能成佛!
(集成于“周贵华”新浪微博2013年7月的系列微博,201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