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医疗:赴日求医买药的必要程度及反思
说起海外医疗,首先联想到美国是发达国家、发达医学科技的代表,可是路漫漫其修远。于是,不少国人将求救目光投向邻居日本。据统计,2018年中国赴日旅游人数创下838万人,未来几年,中国赴日游客数量预计仍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增长。其中,估计有30%的游客行程目的包括体检、治病。八百万中国赴日游客说明不了什么,但30%这一比例令人深思。
身边听到一个真实例子:有位中国患者,先后在国内、韩国做过疾病诊断和治疗,后来去日本医疗机构求助,医生果断否定了先前的疾病诊断,患者接受手术后三天出院。在日治疗费用虽也不菲,但相比之前漫长的、波折的看病过程,患者尤感性价比和幸运感。一个具体例子很难说明全部对比情况。当中国患者在国内医院已“无路可走”,谁不想去海外再试下呢?
你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也好,你说这就是最现实的医疗行业鄙视链条也罢。患者固然希望保守治疗,但迫不得已时,突破治疗在哪?医疗服务的客观和真实世界,患者如何可能循证并找到?对待绝症,患者迫切需要希望医学,而不仅仅是安慰啊。我的提问是:面对可能会有的错误诊断,行业如何看待?基于这个问题的现实样本,在全世界所有医疗机构都存在。
上面一直在讲日本医疗,好像给打广告似的。我相信:错误诊断在日本也会有,特别是偏基层性质的医疗机构,会有一定误诊率。说回我国的情形:患者一般是先去大医院好呢?还是先去二级及以下医院好呢?如果省内的三级甲等医院都说治不了,患者需要进京看病了。如果大小医院给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南辕北辙,该选谁的?出国治疗方案推翻大医院怎么办?
患者可以明确回答:大小医院诊断矛盾,听大医院的;出国治疗方案不同,听能救命的。医疗行业基于医学科学,能坦然接受这样的判断标准么?面对潜在的可能出现的诊断矛盾,国内是否欠缺一个医疗技术沟通平台?能将易误诊的病症说明,将已误诊的例子实录,使名医余热有的放矢,使庸医可以加快学习。更重要地,我们先建一套病种诊疗基本程序,再完善。
DRG是趋势,但必须仰赖医学标准化及临床创新,其中:标准化是基础,各地各家医疗机构不能太过五花八门;而创新是动力,各地各家医疗机构又需要保持灵活选择和探索。我觉得:名医放到哪里都是宝贵资源,该成为名医的人在哪里都应该有机会发光。中国现代医学技术是有目共睹,从技术到信誉,有机构做到了,有的还差一截,现在是最适合讲一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