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城中的菩提树

上年初夏去韶关南华寺的时候,发现寺内有银杏树。这种被誉为是中国菩提树的银杏,在寺院里一种便是一对,分辨雄雌,看叶子就可以了。
银杏被当作是中国的菩提树,说起来,还是因为菩提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生长,是被作为菩提树的替代树种植的。
江门城中的寺庙里,没有银杏树,但菩提树就种有不少。杜阮叱石的观音寺就有许多,而且是一整条菩提树大道,美不胜收。
但,要看菩提树,倒也不用特意去杜阮。在江海银泉花园这边,也有一条种满菩提树的道路。
这些菩提树应该长了有好几年了,都有三四层楼高了。行走其中,满眼就都是菩提树们巴掌大的叶子在晃呀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树虽然很出名,但从外形上看,并不算是十分的惹人注目的树。不过,一走近,就会被它的叶子所吸引,那一片片叶子的前端都拖着长长的叶尖,非常的漂亮。
这种呈心形前端细长似尾的叶片,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把菩提叶细细洗去叶肉,就剩下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还被称为“菩提纱”。
沈复在《浮生六记》里也说过:“寺里有菩提树,叶子长得像柿子似的,将菩提叶浸了水去了皮,肉筋细细,就像是蝉翼纱,可以用来裱小册子写经书。”
从前读书的时候,最喜欢它的叶子制成的书签,感觉是非常好看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菩提一词是从佛教大国印度传来的,本意是智慧的意思。在传说中的释迦牟尼也就是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修道成佛。
菩提树很坚韧,也不受病虫害的影响,还能净化空气,因此被认为是很神圣的树。据说菩提树下还会让人有一种神奇的体验:夏天在菩提树的树荫下会感觉凉爽,而冬天在菩提树的树荫下会感觉温暖。
我站在菩提树下,望着菩提树高高的树冠,可能是心灵不够宁静,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那天路过在菩提树隔壁的街的时候,无意中在地上的砖缝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菩提树。
当时就疑心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高高在上的菩提树也能像榕树一样,能随意肆意生长的么?
确认了它的“滴水叶尖”后,再一想,菩提树也是桑科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菩提树也是结着像榕树、无花果般的隐花果,只是它的果实太小,我们很少会发现罢了。这样一来,菩提树能这样随处生长,的确也不是件稀罕的事。
让我惊讶的还在后头。上蓬江桥的时候,在桥边的护栏缝隙里,我又发现了好几棵小菩提树。
从前,一直都以为这菩提树是稀罕难养的东西,也只会长在寺庙深院,没料到大马路边能长得这样茂盛,在石缝里也能“见缝插针”地生长出来。
真没想到这种神圣的树,现在在江门可以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