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之路商业视角

三、企业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适配性探析

2019-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春耕部落

简单地说,“企业管理模式是在较长的实践过程中,企业逐步形成并在一定时期内基本固定下来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规章、程序、结构和方法。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及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不断调整和改变。”如果从前文已提到的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我大致将企业管理模式分为“简单管理”、“标准化管理”、“精益化管理”和“战略管理”四种。

简单管理:企业的简单管理往往与企业的创业期相符合。特点是企业创始人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对企业的大多数重要事务甚至几乎全部事务直接进行决策,对外表现是创始人的“集权”。在我们国家,家族式管理、亲情式管理大多属于这个类型。标准化管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跨越企业快速成长期和成熟稳定期。这个时期,企业的规模逐渐由小变大,业务趋向复杂。对大多数企业创始人或者负责人来说,依靠单个或者少数几个企业领导来做决策和管理已经力不从心。这个阶段以科层制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主要特征。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建立在标准化管理上,是标准化管理的升级。自从日本丰田汽车发明精益化管理以来,“JUST-IN-TIME”一直是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由精益化管理延伸出来的5S、6S、7S管理已让众多的企业受益匪浅。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的有三个层次,分别是公司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与简单管理、标准化管理和精益管理不同,前三者更侧重于执行层面,战略管理更侧重的是对公司各部门职能、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审视。“方向不对,努力全废”。公司的标准化管理和精益化管理都能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战略管理。以战略管理作为主要管理方式的企业,核心价值、使命、愿景和责任成为驱动公司前进的最强大动力。

一般来说,在创业期,企业会倾向于使用简单管理;在快速成长期,企业倾向于使用标准化管理;在成熟稳定期,企业倾向于追求精益化管理;在不确定期,企业倾向于使用努力追求企业发展变革的战略管理。有国内媒体报道,国内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7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年。一般来说,企业管理模式的采用是一个逐级升级的过程。这个逐级升级的过程一方面需要企业主要负责人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要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可是,国内中小企业和集团企业短暂的平均寿命决定了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停留在简单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层面。

企业发展鲜明的生命周期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决定了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慎重选择企业管理模式。不顾企业发展阶段、盲目地选择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企业管理与企业发展的脱节。在国内比较常见的企业失败现象是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而管理模式因为没有及时跟进而造成的失败。家族式管理、亲情式管理的失败大多如此。国内民营企业的代表华为在企业发展周期和管理模式的适配性选择上做出了成功的表率。华为在最初发展发展时依靠创始人任正非的个人能力和魅力管理是典型的简单管理;在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华为于1996年制定了《华为基本法》、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实现了标准化管理。伴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华为走向了精益管理,产品质量尤其是通讯设备、基站的质量全球第一。近十年,华为的产业不断调整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推行战略转型不断升级,成为了中国响亮的品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