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读书

《水浒传》中的叙事

2024-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金达摩

能从《水浒传》中汲取的营养可以说无穷无尽,很多大作家多少受到过《水浒传》的影响,如毕飞宇就曾经坦言:“《水浒》最大的贡献在这里,——因为它是‘冰糖葫芦式’的小说,人物太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结构,所以,它塑造人物的速度是惊人的。什么意思呢?它塑造人物很快,一两页纸,一个人物基本上就确立起来了。这对我写小说有帮助,尤其是塑造那些次要人物。”(源自文章《写作是阅读的儿子》,见于收获微信公众号)。这种毕飞宇所说的“糖葫芦式”的小说,在古代留下的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比如《隋唐演义》,其原因,有这么几条。

第一是和古典章回体小说成书有关,其实这些书基本都是古时候说书先生的“备课笔记”,是用来讲的手稿,不同于现代小说,要把各种各样的细节描述清楚,看过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应该有印象,高俅被擒上山后,林冲极度气愤,要杀高俅,被宋江拦下了,原著中没有,但是这个情节在说书先生口中确实极有可能出现。

第二,就是因为是说书用的,要求人物要相对集中,过去好的说书先生可能在茶馆说,大部分都是在集市上搭个桌子就说了,挣点散钱,总还是要将一个人的故事讲完整,要不然,东一句,西一句的没人听。

第三,和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关,对音乐稍微了解的人知道,中国古典乐曲最大的特种就是节奏感极强,西方音乐的节奏感便没那么强了(不是说西方音乐没有旋律,它还是有),这种要求明快节奏的审美情趣,深度影响了中国古代如园林(见陈从周《说园》)和文学等艺术形式,文学审美上亦要求节奏明快。

《水浒传》,不只有《水浒传》,几乎所有的古典小说,读起来,确实节奏感极强,总觉得耳边有人打拍子一样。从语言叙述上,也有刻意追求这种明快简洁的痕迹。其实古人作文,大都追求简洁,有清以绛,集古文于大成的桐城派,最大的特征就是简洁,这种所谓正统书生追求的简洁也深度影响着白话小说,其叙述,也有一种“冰糖葫芦”式的明快节奏。比如写鲁智深圆寂时:“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这样的描述,干净利落。

关于《水浒传》和毕飞宇,也是说不尽的话题,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毕飞宇《小说课》中《“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看看人家名家是怎么读书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