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时间平民哲学与“泛投资者管理”

2019-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春宝哥

笔者也算(曾经)是个球迷了,每次看比赛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虽然足球比赛有90分钟或者是120分钟,但决定胜负的往往只在几秒之间。强队与弱队之间的差别之一就是对垃圾时间的不同处理方法,假如能够重视并把垃圾时间转变成为黄金时间,就可以更轻易地取得比赛的胜利。

本文希望从对垃圾时间的处理角度谈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个企业就如同一支球队,从注册的那天就开始运营,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比赛在确定要进入的市场与要从事的行业之前就开始了。

企业也是有垃圾时间的,上班时间开始后、下班时间到来前、午饭前与午饭后、节假日到来前与节假日结束后都极有可能成为企业的垃圾时间。企业的垃圾时间大体上都是用来等待的。等待项目完善与批准,等待工作安排、等待设备调试、等待上任或者准备卸任。

笔者曾经专门针对企业垃圾时间的问题撰写过《关于“烧钱”》。

什么是垃圾时间?垃圾时间就是那些毫无价值的时间,不会带来任何利益的时间。那么相对应的黄金时间呢?黄金时间就是那些有价值的时间,会给你带来利益的时间。你在单位时间内吸引别人的垃圾时间越多,你的时间就会变得越有价值。就会转化成黄金时间。

垃圾时间与黄金时间是相对的,每个人垃圾时间的概念是不同的。因为你的工作时间不一定就是你的客户的黄金时间。即使同样是他们的黄金时间,你的时间都未必会变成黄金时间。

我们需要尊重不同时差的人生活起居的时间表与我们不同,不同工作性质、不同职位与工作职责的人生活起居的时间表与我们的不同。这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在我们工作的时候,地球其他时区的人在休息;在员工休息的时候,管理者与投资者依然在忙碌;即使是我们草根阶层之间,你利用空闲时间去服装市场买衣服,去商场闲逛时,川流不息的汽车、商店里对你微笑的店员,你打一个特服电话,电话那头接待你的热线客服人员都在忙碌,这段时间对你而言是垃圾时间,但对他们而言就是黄金时间。

对我们是垃圾时间的,对别人恰恰是黄金时间。而别人的垃圾时间,也会成为我们的黄金时间。

当我们在闲着的时候,另一些人却异常忙碌。你一旦把你的垃圾时间给他,他就把自己的垃圾时间变成黄金时间。相反,你得到了更多的他们的垃圾时间,你的时间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你的时间是否是垃圾时间,这决定于你所面对的人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假如你的工作是要与企业老总联系,对老总而言,自己的黄金时间也是他们竞争对手的黄金时间,也是他们的客户的垃圾时间。

针对垃圾时间泛滥化的问题,企业往往更多地去用打卡机关注员工是否在规定时间上下班,而不去关心员工在工作时间都在做什么,企业会以阶段性的工作目标是否达成来平衡员工的绩效或者是考核员工是否合格的标准,却不去看他们是如何妥善安排自己的黄金时间与垃圾时间的。

有些管理者会问:企业应该规定员工不应在工作时间吃早饭吗?员工是否应该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到外面去透口气?等等。过分关注这类细节的就是在用显微镜看企业管理,是在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对手甚至是劣迹难改的人,需要严格加以管理才能够出成绩,在他们的眼中,员工不是企业的主人,是蚕食企业有限资源的寄生虫,员工不是企业的资产,而是与企业同床异梦的人;在他们眼中,他们是时刻关注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者,不是什么投资者。

这就犯了管理方面的大忌。

笔者姑且提出并倡导一种新的概念,称为“泛投资者”理论。

笔者认为,任何人都是在投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公平的,除了给予我们的时间。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当我们把这观点用于企业管理的时候,就会使得被管理者感觉心理不舒服,似乎管理者成了资本家的帮凶和走狗,来压榨、欺压我们,榨取我们身上所有的剩余价值,做我们所不情愿做的事情。

所以马克思从劳动者的角度提出了资本论。

  马克思是哲学家,不是资本家,不能用资本家的方式去思维,因此得到了全世界平民阶层的拥趸。

但平民哲学绝对不应该是懒汉哲学,他们也许不指望像政客那样越爬越高,也许不指望像学者那样在学术上得到别人的尊敬,也许不指望像资本家那样拥有血淋淋的资本,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们要的仅仅是生存,每天过平淡而充满情趣的生活。平民的指导思想是平安,不事张扬。

对不同的人来说,垃圾时间会带来不同的感觉。只要不是投资者,就会认为垃圾时间是惬意的放松状态;但对投资者而言,特别是对那些有方向感,有阶段性目标的人而言,垃圾时间就是浪费,就是煎熬。

企业只有通过一种机制让员工最大限度地把垃圾时间转化成黄金时间,才可以在增效的基础上实现减员的效果。那种机智的原则不是赋予员工主人翁意识,而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投资者。

通常意义上的资本家其实就是以金钱投资的人。

人们通常单纯地认为,只有投入金钱的人才算得上投资者。笔者认为,那些人是金钱上的投资者,而职业经理人也是投资者,他们投资的是自己的经营管理意识、经验、机制与人脉关系,普通员工(即使是新人)也是投资者,他们投资的是时间与工作热情。

企业其实并不需要充分利用所有意义上的垃圾时间,而只需要比对手更有效地利用垃圾时间,让团队的工作更有效率就可以了。人不可能所有时间都是黄金时间,那是永动机;你也不需要把所有的黄金时间都充分用上,你只需要在最需要你出手的时候发挥出色就可以了。

国际企业咨询巨头麦肯锡非常值得人称道的制度就是up or out,一段时间之后,你不能在企业内得到职务的提升,就要把位置留给可以跟随企业成长而提升职务的人。换句话说,你在企业里,假如不能随着企业成长壮大而升职,那么就请走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形成的优秀的合伙人制度也是在推行一种“泛投资者”的理念。

“泛投资者”管理是相当值得倡导的一种思维方式。笔者认为,对企业而言,最大的投资在于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与传播,是CI中企业理念(MI)的那部分,其次是人和团队,再次是那些办公设备与良好的环境,最后才是所选择的办公地点与场地。

企业树立“泛投资者”的价值观是每个人有效工作的基本方向,完善并执行体现“泛投资者”的价值观的机制是指引企业发展方向的脉络,而形成企业盈利的一个个项目的臻选、人员设备、软件硬件、研发推广、销售与客服等等由于投资而产生的利润与名誉是企业成功路上的里程碑。

相当多的人会认为,CI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走过了一段历程才需要去考虑的事情,而MI又是企业CI三大组成部分中最为高端,最为精髓的部分。因此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明确的MI的。这恰恰是创业型企业存活率低的根本原因。

兵法云:尽在运筹帷幄之中,方可决胜于千里之外。因此,假如包括“泛投资者”理论在内的MI在企业成熟甚至创办之前就得以考虑并完善,肯定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创业型企业的成功率。

贾春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