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世界大学生活我的大学

我上大学是为了读书,凭什么去义务劳动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24人  夕小颜的陌上花

文/夕小颜

首次敬老活动合影

01

在奶茶店点单的时候,我听到了两个学弟的对话:

“导员说的志愿时长是什么?”
“好像是我们在大学期间,要做够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
“我上大学是为了读书,凭什么去义务劳动。”

不禁汗颜,看来志愿这东西,真的不能强制。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把好端端的志愿服务弄得变味了,竟有免费劳动力的嫌疑。

我上大学是为了读书,凭什么去义务劳动。这话乍一听也对,本来嘛,我只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校学院的活动我都不想参加,你让我去做志愿,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那强人所难的事情,你就不要去做了吧,要不然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也是白做。

02

我也做过志愿,但从未想过“凭什么”,也没想过志愿活动能给我带来什么实际利益。这倒不是我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尚,至于“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更不是我的目标。我只是单纯的认为:帮助别人会让我觉得很开心,做志愿也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和室友一起参加了院助敬先锋队,每周去一次敬老院。

此前我一度把敬老院比作没有阳光的地方,毕竟老无所养,只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和陌生的人一起,等待着死神的宣判。这种凄凉的场景,想想就不好受。

参加了活动后,我才知道原来的想法太过偏颇,敬老院并非缺少阳光,因为老人们自己就是阳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聊天,也很欢迎我们的到来。看着他们热热闹闹的样子,我还会想:等我老到与时代脱轨,孩子们忙到没时间看我,那我还不如呆在敬老院里,和自己的同龄人嘻嘻哈哈的过日子呢。

老人们说话会带点口音,却让我感觉格外亲切。从这一点来看,我做志愿还是有点私心的,毕竟在那么多志愿队伍中,我选择了助敬先锋队。和这些老人们在一起,总会让我想起自己的姥姥姥爷。真希望我不在身边的日子,他们也能幸福如故。

和老人们互动

03

做志愿本来是件好事,但空有一腔热血,不去反思不去总结,好事也会做成坏事。有段时间,一篇题为《叔叔阿姨,求求你们不要来支教了》的文章被大肆转发。文中很现实的分析了我国支教的现状:支教的人多了,长期支教的人却少了。很多支教人员只是呆几周,最长的也不超过三个月,跟走过场似的。更不排除有些人只是来体验生活,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孩子。所以这短短的支教时间里,孩子们又能收获多少?

这不免让我对自己参与的敬老活动产生怀疑:老人们又真的需要我们去看望吗?我们频繁的到来会不会打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种想法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的积极性,此后的活动中,我没有往常的满足感,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不安。

每次陪伴的老人并不固定,但我总习惯去看望一位奶奶。有次我和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心里却在想“我没有打扰奶奶休息吧”。过了一会,奶奶突然从床头翻出了一个袋子,她颤巍巍的打开来,从里面掏出两块饼干给我。我一惊,急忙推辞。我知道再常见的饼干,对敬老院的老人们来说,都是格外珍贵。但奶奶还是坚持把饼干给我:“以后多来陪陪我。”

奶奶给的小饼干

继续推辞的话似乎不太礼貌,我只好接过了饼干。我想起来,以前和奶奶聊天的时候,她也经常问我要不要喝水。如果真的像我想的那样,她又怎么会对我如此关心呢?

我真是魔怔了,把外界的质疑看得太过重要,以至于对自我产生怀疑。其实做一件事,用心与否,对方是能感受到的。

04

做志愿是会上瘾的,有些人甚至把志愿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几乎将所有的空闲时间用来服务别人。我很佩服这种人,也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做志愿没有什么实际利益,所谓的“锻炼能力”“提升自己”,也只能占很小的比重。

那,“凭什么”要去做志愿呢?

因为啊,在做志愿的过程中,是能体验到一种“被需要感”的。不管我是否优秀,不管我以前是什么样以后是什么样,至少在此时此刻,我是被需要着的,我所做的一切也是有价值的。

更何况,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去做志同道合的事,并因此收获了美好的记忆,更是一种划得来的“买卖”。

我们是一群不想只在大学里读书的人,除了学习,我们还想做点别的事。比如说,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的志愿活动。

那么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