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芦花有个约定
门前的这条路仿佛修了很久,久到堆积的泥土上冒出了各种的杂草和野花。它们四散生长着,遮掩了大半的路面。一眼望过去像极了乡间羊肠小道的模样。
大概因为许久不走这条路了,竟忽略了它是条大路的事实。再次走进时,是因那摇曳在尘风中的一抹雪白。
那抹雪白是芦花。对我来讲,芦花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幼时在乡间的池塘边、沟渠上、沼泽地里,只要有泥土靠近水源的地方都是成片的芦苇丛。
记得上小学时,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芦花的样子,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根植在了我的心灵深处。从此,无论身在哪里,总都是要寻去看看的,如同和它有过约定似的。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人说“芦花是没有什么看头的”。的确,芦花真的没有什么可看的,而我却独爱芦花,爱它在百花凋零的深秋里绽放的壮美。
或许是我的固执,也或许是我的善感,我总认为,芦花是应该生长在水边的。一枝枝,一簇簇,袅袅婷婷,随风摇曳。在入秋以后,等到地里的水慢慢退去、干枯,芦花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它的叶子开始枯黄,花序散开,洁白的芦花便在秋风中翩翩起舞,交织成密密的一层层、一团团,像棉絮、像飞雪,飘洒在田野、林间、行人的身上。
犹记得白居易在《风雨晚泊》里写道:“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那 样的芦苇因为少了一湾 碧水、也少了一份乡愁,更少了不尽的情思。
诗经《秦风·蒹葭》里又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是芦花的另一个名字。只看这两个字在一起,都是富有诗意的。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之后便更加有了底蕴,它意境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从古至今,能把芦花写得如此之美的,也非《蒹葭》莫属了。
于是,在这秋风起舞的日子里,最爱的便是看芦花盛开。它那么的漫不经心,却又从容淡定,肆意地绽放在每个不被人遗忘的角落。
因为它知道,总有人会守着那么一个约定,会去看它。或早,或晚,总是要去的。
而它,亦是不会辜负时光;不会辜负去看它的人。它会在春夏诗意的生长,在秋天开花结果,然后在冬天安然谢幕,等待下一个季节的轮回。
它周而复始,从不停歇;它质朴,而又坚韧不拔。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会立足修命,无所畏惧。
远处,工人的吆喝声和着机器的启动声渐渐地近了,也许不久后,一条宽敞明亮的马路就会出现,掩埋所有的花草植物。
但我知道,年年岁岁,芦花依旧,岁岁年年,约定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