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
人生是有捷径的。
大家都不蠢,为何都喜欢“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独木桥才是最容易的路。该念书的时候好好念书,该上班的时候好好上班,年纪大了别到处操心——这是最省力的活法。学校里不好好念书,找工作的时候就会很麻烦;工作的时候不努力工作,年纪大一点就会没有安全感。
之前提到的那位小朋友觉得读书很累,想着条条大路通罗马,将来可以当电子竞技选手,可以当网红,可以开淘宝店,分分钟赚千万。等你做过,你才会知道别说千万,先定它一个小目标,比如当网红月入一万,那难度,都远远超过正儿八经考大学去上班的难度。等你三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念书的时光算是轻松的。
在不影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尽量低成本的人生——这是现代人的追求。
•其中一种叫“极简主义”。
衣服不要多,但要有质感。
朋友不要多,但要有交情。
信息不要多,但都很重要。
读书不必多,但要有深度。
东西不必多,但要用得着。
不对这个泛泛的世界投注太多的感情、太多的时间、太多的金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目标明确,专注不暧昧;该工作工作,该玩玩,情绪与情绪界限清晰,把心情分门别类、收纳妥当;把有限的资源花到最值得的地方——这是我对极简主义的理解。
•有一种叫“轻奢主义”。
别看这个词里面有个“奢”字显得很高大上/壕,本质却是“小姐身子丫头命”,讲的是“穷人如何享受本不属于本阶层的优越体验”。虽然不喜欢“轻奢”这个矫情的说法,但我欣赏这种生活态度。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是趋向均一的。比如用20万元包包的女人,在大众的想象中,大概会住2000万元以上的房子,开200万元以上的车,用2万元以上一套的护肤品,用2000元的手账本,吃200元的冰淇淋;不排除她买20元的麻辣烫,用2块钱的发圈:她日常的生活水平至少能到这个数。
作为一个普通人,房子、车子、包包、护肤品可能都没有能力用到那么好的。假设有个刚毕业的妹子,月入8千元,咬咬牙买了一本2000元的本子写手账,即为轻奢。她可能每天要花30分钟写手账,这个本子能用大半年,对她来说,她既消费得起这个贵妇级的本子,也认为作为日常用品这个价格物有所值。她虽然住不起豪宅开不起豪车,但在这每天的30分钟里,她可以享受到贵妇级的人生,堪称一笔划得来的消费。
“极简”和“轻奢”一个做减法,一个做加法,互不矛盾,可以并行,能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注意的是,我推崇的极简主义不等于“悭吝死抠”,轻奢主义不等于“虚荣臭美”。
•第三种态度:“功能实现主义”。
这个名字是我编的,借此向社会学“结构功能学派”致敬。该学派认为所有社会现象——不管这现象看来是多么不道德、多荒谬、多邪恶、多不应该存在——只要它确实存在,那么这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必然扮演着某种社会功能。
我对自定义的“功能现实主义”(伪)解释为:当你无法承担某些功能的“成本”时,使用其他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
譬如,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基本审美可以保证,难点在于如何把这种审美执行。我能欣赏巴黎时装秀的高级定制,我也觉得很美,但是我买不起。我看中汝窑那个碟子觉得很通透,但是我没办法摆出来。
如果纯有鉴赏力,没有执行力,不能把其展示出来,就像那个什么武功都懂但是毫无缚鸡之力的王语嫣——没有人会觉得她有真功夫。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Day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