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2020-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暖阳027

又一天接近尾声,今天,收获了什么呢?

昨天日记中写到关于小强的计划制定,“把基础知识梳理出来,对他进行一个跟踪记录。 ”

今天我不时就会想,这个计划究竟应该怎么去做?从头复习还是把全册的基础知识重新整合,分解到每一天?

下午,用了一节课加延时服务的时间检查《自相矛盾》的背诵和默写。一个一个地背诵,看似是很费时间,但每一个背诵都是和孩子的链接,慢下来,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了解他的状态,让他从内心里觉得背诵的重要,以至更认真地对待。适时的点拨和一两句的鼓励,这样时间的花费,非常值得。

        背完回到座位的同学就开始自行默写,然后有组织的交换批改。我提出来的批改要求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错了,就是没有理解和掌握,就是还不够熟练,就是要继续下功夫。

背诵是开火车进行的,觉得自己还不熟练的同学就先跳过去,就这样一个一个的背,一个一个地默,一次又一次地订正。

        小强拿着书到了我的跟前,手上还捏着一张默写纸:“老师,这是我刚默写的,错了两个。”我接过默写纸,是组长给他听写的,但批改不够仔细,仔细看下来,错了有七八个词语,叮嘱他再订正。

原本,我以为他就是来给我看默写纸的。但是他却把语文书举到了我的跟前:“老师,我背诵。”我心中闪过一丝喜悦,能主动要求背诵,好样的!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虽然磕磕绊绊,但总算是背了下来。我立即表扬了他,并发给他一张小奖状。让他继续努力。

看着他乖巧,开心的样子,我豁然开朗,为什么要重新制定计划呢,就按照每天的进程走,课上多关注,提醒他认真听课,能听多少算多少,督促确保他掌握他所能掌握的,基础知识的东西不断引导他高频回顾。让每一天都有收获和进步,让他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不就够了吗?

于是我帮他梳理了一下:

1、继续复习13、14两课的生字词,不断回顾,确保全部掌握。晚上回家尝试默写。

2、继续背诵课文,尝试默写。

3 、学习今天新学的几个词语。

梳理完,我觉得我还是有些着急了,这个作业量对他来说,不少。

我让他在语文书的扉页写上“我的目标是考到70分以上。”让他每天早上起床和每晚睡觉之前都要默默的念叨几遍。

接着,我让他把我给他梳理的任务写到便利上,他写得很不错。基本按照我的要求写全了。

但是他这样的孩子,自觉性是非常差的,离开了教室的这种学习氛围,他是否还能自觉地复习默写,就很难保证了。我需要有家长的配合。

放完学后我给他妈妈发了一条微信,要求晚上回去能够督促他及时复习。

期待明天的检测。

其实昨天教学自相矛盾的时候是比较沮丧的,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重复,整个教室的氛围却没有那么的好。我一边懊恼着自己的无能,这课上的,一点儿吸引力也没有。就是纯知识的讲解与诵读。这篇文章背后蕴含着怎么样的精彩,我都没有能够挖掘出来。

然而今天的检查背诵,却让我发现,昨天的长时间领读讲解是非常值得的。大部分孩子都背得非常的流利,而且默写也打乱了,100%的全对。

但是我总觉得这篇文章没有讲得彻底,卖矛盾的人,自吹自擂的神情,反问的老人的神态语气以及包含的情感,这些都应该在朗读的过程中,让他们去细细琢磨和体会的。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没有能够慢下来,脑子里还是被赶快讲完的思维所驱使。所以,一个问题抛出之后,稍稍停顿引导后我便会公布出答案,学生少了充分思考的世界。也有可能长此以往,他们们就习惯于不动脑,而是等答案了。

到放学的时候,还有5个人没有能够流利地背诵出来。傍晚我学的时候和家长一一聊了一会儿。希望能够配合,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