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之精髓(五)
十五、常用穴位
为了取穴准确,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用手指压一压。穴位大多有酸、麻、胀、痛等感觉,不是穴位则指压的感觉不同。
(一)腰背取穴
1、姿势自然,正坐垂肩,两肩胛内缘划一横线,为六寸,正中距一侧内缘为三寸。
2、四段,大椎穴以上为颈段:大椎至两肩胛下角连线(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即至阳穴)
为胸段。肩胛下角水平线至两髂嵴高点连线(四、五腰椎棘突之间即腰阳关穴)为腰段。从髂嵴连线一下为骶段。
3、三线,督脉为中间线,即后正中线,旁开一点五寸为膀胱经一线,旁开三寸为膀胱经二线。
4,颈椎七节,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有四个棘突。
艾灸之精髓(五)(二)胸腹取穴
1、横八;两乳之间连线为八寸。
2、竖八;前正中线,从剑突下至脐中为八寸,
3、脐下五;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五寸。
(三)常用穴位
一、头面部穴
1、百会;两耳尖连线与头顶前后正中线交汇处,压之有酸痛感即是。
2、通天;百会穴前一寸,外开一寸。
3、风池;后头部入发际两侧凹陷中,
4、太阳;眉梢与外眼角,外开一寸凹陷处。
二、胸腹部穴
1、中脘;脐上四寸,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前正中线任脉上。
2,水分;脐上1寸,
3、神阙;脐中央,
4、气海;脐下一点五寸。
5,石门;脐下2寸,
6,关元;脐下3寸,
7,中极;脐下4寸,
8,天枢;脐旁2寸,
9,大巨;天枢穴下两寸。
艾灸之精髓(五)三、背腰部穴
1、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正坐平肩,略低头,颈后与肩平处,出现一个高突,即是第七颈椎,有人出现两个,以最大的一个为准。
2,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3,身柱;第3胸椎棘突下,
4,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5,筋缩;第9胸椎棘突下,
6,脊中;第11胸椎棘突下,
7,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8,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9,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0,厥阴俞;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1,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2,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3,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4,膏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15,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6,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
17,次髎;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连线中点处,在第2骶后孔中,
艾灸之精髓(五)四、四肢部穴
1,阳谷;脘背横纹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中,
2,合谷;手背虎口,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中点桡侧。
3,神门;前臂掌侧脘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凹陷中,
4,阴郄;神门穴上半寸,
5,曲池;屈肘九十度,肘横纹桡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7,阳池;腕背横纹中,
8,足三里;外膝眼穴下3寸,胫骨外缘一寸。手指除大拇指外,余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横线为三寸。
9,条口;足三里下五寸,
10,丰隆;外踝上8寸,条口外一寸,胫骨外两寸。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为十六寸。
11,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12,委中;腘窝横纹的中央,
13,三阴交;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14,照海;内踝尖下凹陷中,
15,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中,
16,太白;足内侧缘,当足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17,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角旁零点一寸,
艾灸之精髓(五)十六、常见病的灸疗
头痛
多数能在胸椎的督脉上出现压痛反应,偏头痛有时也可略偏向椎体两侧。
灸治时,先检查,沿胸椎由上而下徐缓均匀分轻重力两次按压,哪个胸椎压痛在哪里施灸。
多数头痛也可以直接取大椎穴而获得良效。有时也可局部取穴,如取太阳、风池、及耳尖等,效果也很好。如果胸椎棘突上无压痛,可在棘突两侧寻找压痛点。
失眠
1,多在第五胸椎压痛,左右心俞有压痛
2,足三里对有胃肠病而同时失眠的头痛者,可以收一穴多用的效果。
咽喉病
1、在胸椎督脉上可有一处或多处压痛,特别是在第七胸椎及其上下最为明显。
2、照海穴也有特效,
上感(上感及急支)
本病用灸疗,效果快捷明显,
1、大椎为退热要穴,很多时候单独灸之就能治愈感冒。
2、胸椎两侧各压痛俞穴,为重要的施灸点。
3、急支取厥阴俞,多收佳效。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1、多选用通天穴灸之,或在局部最不适处施灸。
2、找颈椎与胸椎的反应点。
3、寻找阳明经的反映穴多收佳效,
急性结膜炎
合谷穴多收好的效果。
耳鸣
多选用背部反应穴。
自汗、盗汗
1、灸阴郄多收佳效,自汗、盗汗及其它在午夜以后天亮以前发作加剧的疾病,
取用阳陵泉,屡用屡验,
2、肝俞和筋缩为盗汗要穴。
艾灸之精髓(五)慢性胃病
1、多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2、胃酸过多,单灸膏肓穴,
3、溃疡可合溃疡散,组成;炙甘草500克,白芨500克,浙贝200克,乌贼骨
500克,打成细粉,早晚各冲服10—20克,效果确定。
腹泻
多取腹部脐周诸穴,神阙为主穴,也可取阴交。
便秘
1;神门是要穴,
2;大巨、太白也多收佳效
婴儿腹泻
以神阙为主,还可取左右天枢,水分,阴交。
婴儿消化不良
一般身柱为主穴,神阙,脾俞,胃俞,隐白效果也很好。
婴儿咳嗽
肺俞,身柱,风门为主穴,可同时取尺泽,
婴儿发热
大椎,肺俞,
子宫出血,
阳陵泉止血,灸血海出血多,
带下
阳陵泉止,三阴交出,
月经不调
脾俞,肾俞,次髎,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痛经
1、次髎,三阴交。
2、用艾叶泡脚,连着泡一个月,每天晚上一次,一直加热水,直到身上微微汗出,佳效。长期泡,更好。
遗精
阴交,气海,关元,石门,
阳痿
关元,阳谷为主穴,
艾灸之精髓(五)瘫痪
大椎,至阳,神阙及背部反应穴,
多关节游走痛
大椎穴,神阙,
上肢及肩肘关节痛
多取背部反应穴,局部痛点,肩中、外俞等,
腰痛
阴交与中注,对腰骶痛的疗效明显。腰正中痛者以阴交穴为好,或左右中注同时取。侧腰痛取同侧中注为好,感传多明显。
下肢及膝踝关节痛
背部反应穴为主,多加委中穴,局部痛点也很重要。
双足底灼热痛
冷天脚入冷水中泡也不觉冷,睡觉足需伸出被子外,不觉冷。取百会,阴交,每日两次,每次2--3小时。上下轮用。
足跟软组织肿胀痛
用纯艾绒熏烤,每天2小时。
冻疮
局部熏灸或吹灸,
湿疹
局部吹灸,双上肢取曲池,下肢取三阴交。
鸡眼、肉刺及痣瘊
多用艾绒直接烧灼,周围保护好。关节部位禁灸。
艾灸之精髓(五)次髎灸
妇科病,男子生殖疾病,
肾俞灸
很重要的穴位,人人都可灸,强健脑脊,健身体壮元阳。肾脏有病时,会缺乏精力。
灸膏肓俞
长期施灸,可调重疾百病。实为身体调疾重要穴位,
1、长于调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
2、单独灸之,治胃酸过多良效。
灸三阴交
1、为肝、脾、肾三经交汇穴,调三阴。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调经血,
主生殖的作用。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2、为排出体内废物很重要的穴位,用于各种脏腑失和,代谢障碍。肥胖尤佳。
3、去头屑亦有良效。
灸曲池
1、调血压要穴,
2、皮肤病要穴,
3、眼疾要穴,可使眼睛明亮,
4、对各种病症可作全身调理的配穴。
重要的中脘灸
中脘当上、中、下三脘的中点。也是中焦的中点,即上、中、下三焦的中点,所以灸中脘一穴,三脘中均有感觉,是很重要的经穴。
宇宙和人的交通点是三焦,灸治是交通的媒介。丹田的一气,“脐下肾间动气是人的生命之源,十二经的根源”。
1、为胃肠病及子宫病的要穴,
2、小儿不宜灸,
艾灸之精髓(五)重要的阳池灸
本穴是三焦之原,后天元气所入之处,多用左手阳池。
1、为调下焦的要穴,
2、调子宫的要穴,
重要的阳池灸、中脘灸、百会灸
用阳池与中脘两穴,等于用十二经原穴的全部。原穴,源头,闻其名知其意。
阳池、中脘,百会三穴,为生命之穴,司生命,称为阳脘会。
重要的百会灸
百会,脏腑百经之气汇聚之处,可想其重要性,
1、因其在头部,疗轻度精神疾患多收佳效。
2、用之得当,百病可调。
天枢灸
本穴以上为人身之天,以下为人身之地,是天气与地气交通的枢纽。
1、便秘与泄泻均可调,
2、腹部诸疾,
阳关灸
是阳气进入体内的关口,很重要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