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喜欢“马缨花”

2021-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玉杯清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见常常令人生出从未曾敢想象过的美好期望。哪怕人身最不自由的地方,情感也因此可以插上翅膀万里翱翔。于是,心里雀跃着欢呼着:“幸得识君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唉,深不可测是人心!似是而非的感性幻想过后,揭开内心神秘的面纱,原本欢畅的相遇,却可怜的被扼杀在是非对错、轻重高低的理性权衡里。

两颗原本毫无附加条件、愉悦中双向奔赴靠近的心,在交融的时刻也注定了彼此永远的失去。而最让人惋惜之处在于,人心一旦靠近过又分离,往往变得比素昧平生还要陌生,因为之前还有美好的想象和期待,而现在,却是彻底幻灭了一切的想象和期待。他们分明知道彼此的心思,却不愿再如初见般以温暖的方式善待对方,甚至也不再搭理对方,就连嘲讽几句也没了兴趣,而这却仿佛又是一种最大的嘲讽。不否认,这世界有可能存在“和好”,但永远不存在“如初”。这不仅是情感逻辑可以得到的结论,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逻辑。

人们于是倍加煎熬困惑,为何不附着物质的情感追求也始终不得片刻洒脱?在无数个安静得让人以为全世界都远离了自己的孤夜里,那被痛苦的、人们所不理解的现实所击碎的精神碎片,如潮水般聚拢而来,用碎玻璃一般锋利的豁口,对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灵一下一下反复穿刺切割。受尽折磨,难以摆脱!或许可以像佛教徒一样面壁打坐,只是没有慧根的普罗大众,在墙壁永痕的沉默里绝对无法像信徒一般有所收获。

于是,在看到《绿化树》里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时,不由得不让人万分羡慕。那个饥饿威胁着所有人的慌乱年代,人们的命运和生活完全不能自主,而女主人公马缨花却能游刃有余的应对困局,不仅填饱了自己和女儿的肚子,还能在遇到男主人公后,因为对其的怜悯和好感,一起让他也填饱了肚子。 他出身富贵,满腹经纶,因成分不好,家道中落,而受尽折磨;她大概是个文盲,长相出众,带着一个不愿意说明白是跟谁生的小女孩。也可能是各有苦难的经历,年岁相差不大,加上她崇拜有文化的人,而他也在受尽折磨中需要慰籍,有些干柴烈火的样子,但其实到最后两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相互失去音讯前,他们仅仅只有过两次拥抱而已。其中,她们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淡,又对彼此那么热烈,那么温暖。她感人的地方在于,最开始她让男人感到:“她对他的施舍,表现得很自然,对他的怜悯并不使他难堪,而是带着一种顽童式的调皮和女人特有的任性”。她让人赞叹的地方在于她的真诚和善良,正如作者所说“真诚和善良,有时能把违反习俗的事也变得极有魅力,变得具有光彩”,其实,这样的情况下,也很好的解决了现实问题。

虽然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但人们一定都很向往拥有这样的感情,哪怕只是拥有过也此生无憾了。

最后想说:无论我们遇到谁,他(她)都是在我们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珍惜他(她)是唯一应该做的最正确的事,而不能像顾城所说:“为了避免一切的结束,而拒绝了所有的开始”。如此,生命将索然无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