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王之涣:诗歌是他最好的纪念碑
在难以数计的唐代诗人当中,有两位诗人比较“传奇”:一位是张若虚,另一位便是王之涣。
这两个人的共同点就是留存于世的诗很少,然而这些诗却又给他们争得了极高的荣耀,用个成语“以一抵百”丝毫不夸张,因为很多诗人一辈子可能写了几千首却没有一首能像他们这样出彩。
张若虚一生只有两首诗留存于世却凭借一首《春江花月夜》光耀千古落下“孤篇横全唐”的美誉,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更是盛赞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歌也只有6首,如果按字数算这6首诗加起来总共也不足200字,这个数字不要说放在“诗歌王朝”的大唐了,即使放在任何时代都会寒酸得不值一提,可他硬是凭借这区区6首诗中的2首分别摘得五绝和七绝“压轴之作”的桂冠!
这是多么逆天的存在啊!敢在大唐称诗人的哪个不得少则数十多则几百甚至几千首的创作输出啊,可这王之涣竟然只凭6首诗不足200字的创作成果登上了荣誉的殿堂!
此时你脑海里肯定有个强烈的声音在呐喊:王之涣到底是何方神圣?敢不敢把那两首诗公示于众?
1、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分别是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和山西鹳雀楼。其实这四大楼阁如果没有文化的加持不要说名闻中外流传千古恐怕早已湮没在时间的流沙里,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因为这些楼与经典诗文扯上了联系以至于它们本身也有了“仙味儿”,它们不仅不会被时间湮没还会被时光雕蚀出更多的神秘和传奇。
山西蒲县的鹳雀楼就完全因为王之涣的一首诗而扬名中外古今。
这首诗只有区区20个字,这20个字却成了鹳雀楼永恒的“活广告”,终生唯一无法复制。别的不说,有多少人就是因为王之涣《登鹳雀楼》才知道了鹳雀楼,又有多少人因为鹳雀楼进而知道了山西蒲县?要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只能去山西蒲县的鹳雀楼,在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的今天,王之涣简直成了山西蒲县的代言人!
王之涣在成就鹳雀楼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如果说王之涣是鹳雀楼的代言人,那鹳雀楼就是王之涣的纪念碑!当人们登楼而望的时候自然会想起一千多年前诞生在这座楼上的那首诗,想到创作这首诗的王之涣。如果没有了这座楼那人们对王之涣的凭吊与怀念又从何说起?
触景生情,由实而生虚。这几个字不光适用于文学鉴赏与创作甚至同样适用于文旅推广和宣传。
现在就让我们细细地品一下《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欣赏这首诗前,让我们闭上眼睛把文字还原为画面吧。我不论是自己欣赏还是课堂上教学生们读背唐诗,以下“三步走”几乎是我始终坚持的原则和方法:文字还原为画面(线条轮廓)——画面添加上色彩(着色铺染)——画面生成为镜头(人物举止情境)。
以这首诗为例:登上鹳雀楼放目远望看到了连绵的群山远近高低,一轮夕阳傍着群山缓缓下落,将落,半落,全落;滚滚黄河汹涌澎湃向东流去,一直流到东海汇入大海获得永生。凭栏而望的诗人不由想还能不能望得更远看到更多的风景,被想法怂恿的诗人忍不住抬起脚向更高的楼层攀登(其实鹳雀楼只有三层,所以从诗句推测当时王之涣可能就站在二楼,当然我们也可理解为他就站在最高层而生出登更高处眺望远方画面的念头)……
“白日”夕阳是什么样的色彩,一般形容夕阳往往会用“斜阳如血”可王之涣笔下的夕阳却是“白日”,试问这种色彩带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远山大抵是青如眉黛吧,可夕阳下的远山除了莽莽苍苍外还有什么独特的意味呢?再比如站在鹳雀楼上望黄河吧,黄河的形状、气势、色彩分别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诗中有的夕阳与黄河,你是否还能读出文字没有但诗里其实隐藏着的其他东西?
“白日依山尽”这五个字整体上是静态的,虽然夕阳是缓缓下落的,但给人的感受却很安静,夕阳落山意味着一天时间的将近结束,安静之中似乎含着某种难以言语的惆怅。
“黄河入海流”与前句不光形式上对仗工整严谨,内容和意蕴上也极具对仗之美:整体上这句极富动感,滚滚黄河向东流,光想到这一句就足以令我们内心充满澎湃蓬勃不可阻挡的生机与朝气,滚滚黄河挟万里黄沙一路往东,流过华夏大美河山最终汇入大海,河因入海所以生命不息,滚滚黄河因汇入大海所以永恒,所以这滚滚东流的黄河就给我们一种天然的感动与震撼。如果说“白日依山尽”有种时间消逝无法挽回的惆怅,那“黄河入海流”则让我们感受到运动的生命终将永恒的昂扬与激越!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大多把哲学思考集中在后两句上,其实在前两句里就已经隐含着某种生命的哲学,只不过后两句更为显豁更为精警而已。
我们鉴赏唐诗时常常会遇到视野画面意境一类的词语,就这十个字而言它给我们描绘出视野怎么样,当你读到这两句诗面对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时内心产生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百度百科搜来的评价是“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用上面提到的视野或画面就是开阔意境雄浑,登楼远眺一望无际,天边是莽莽苍苍起伏连绵的群山映着落日,汩汩滔滔裹挟万里黄沙一路咆哮的黄河水滚滚东流。你说这视野开阔不开阔?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内心汹涌的会不会是一种雄壮昂扬无可遏止的激越感?读完这样的诗再回过头来读王维“人闲桂花落”或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感觉会不会有鲜明的对照?
“缩万里于咫尺”说的就是视野与画面,尺寸之间竟有万里风景画面当然开阔茫远;“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则侧重于意境和表现技巧了,说的是要在尺寸之地描绘出万里风光之气势。
当然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更多还是因为后面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欲”是想,是内心所想,是志向和追求,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要想看得更远,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落实到行动,为了达到“欲穷千里目”那个“欲”就有了“更上一层楼”这个“更”。“千里”“一层”,当然可实可虚,比如说千里应该侧重于虚极言其广,但一层则可实可虚,既可能是真的登到上一层也可理解为登上更高那一层。所以我们读诗的时候既要较真又不能太拘泥,要驰骋想象的野马又不能让这匹马毫无拘系。这两句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可以这样说,如果只有前两句这诗最多也只是不错的写景诗,不错而已算不上优秀当然更无法流传千古;但如果没有前两句而凭空来了后两句议论则显得突兀生硬没有依着,精辟也许精辟却总少了亲和力而多了些说教气。前两句的写景与后两句的感慨完美结合浑如天成,面对此景生出如此感慨简直就是水到渠成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这首诗绝唱千古。
我们都知道唐诗“主情”而宋诗“主理”。唐诗因“情真”而长袖善舞明眸善睐,宋诗因“理深”而显得说教板滞甚至有点面目可憎。但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王之涣这首诗就完全没有因为后两句议论而被人诟病,相反正是这两句才使整首诗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
短短20个字却描绘出北国壮丽雄浑的风光,营造出一种令人振奋的磅礴气势,最后两句又以精警的语言揭示出一种激人奋进昂扬向上的人生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激励个人也可以激励团体甚至国家和民族,可谓意境深远奋进勃发,也难怪这首诗多次出现在国家重大外交场合,几乎以“国礼”规格文化交流。
2
遗憾的是王之涣不仅没留下几首诗,就连他本人史书也几乎没有记载。由此我们可推知他生前做的官很小,他的诗在当世影响也更多停留在民间而没得到官方重视。
很多事都这样,也没什么太过唏嘘的:身居权位即使写部《平安经》念得人牙疼照样流布四海,流落底层即使真有才华也未必不被草木埋没而无人知。王之涣不过其中之一而已。
关于王之涣的生平目前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洛阳出土的王之涣墓志铭,一个是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
从准确度来讲,墓志铭除了评价有可能礼节性或者程式化赞美外其他内容更可信,相比之下元代人的《唐才子传》难免因口耳相传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王之涣属于太原王氏家族,太原王氏可是名门望族,隋唐时期“五氏七望”之一,“诗佛”王维与“诗家天子”王昌龄据说都出自太原王氏。
但正如孔林里埋的不全是圣人一样,名门望族的出身除了让王之涣吹牛聊天可以晃一晃光环炫人眼睛之外,他这一支从祖父往下都没做过显赫的官职,祖父和父亲都只是县令,王之涣本人更只是县里的主薄和县尉——这大概才是正史找不到他相关记载的真实原因。
王之涣很聪明,墓志称他“幼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义之奥”。可他并不是安心向学而是属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淘气鬼那类,叛逆期更是成天架鹰斗鸡不务正业和一群小混混儿招摇过市。“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唐才子传》
“五陵少年”即终日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白居易《琵琶行》中曾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句子。
不知道什么原因王之涣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在唐朝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主要是以下几类:身份低贱的人、女人、商人及其亲属、罪犯及其后代、残疾人、外国人和出家人。比如说李白没能参加科举就是由于商人家庭出身,王之涣不参加科举似乎在以上诸条中都找不到理由倒更有可能是“问题青年”的抵触或者叛逆情绪。因为没参加科举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进士状元及第,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已经注定王之涣很难做高官。
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终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相当于县令的大秘吧)从而步入仕途。所谓“门子”就是凭借祖荫,封建时代讲究封妻荫子,尽管他父亲和祖父都没当大官可毕竟也是官员体系。此时的王之涣30多岁,父母均已去世。
就在他担任衡水主薄期间,王之涣深得衡水县令李涤赏识。722年,李涤将年仅18岁且“性含谦顺,德蕴贤和”的三女儿许配给已经35岁的王之涣。这李县令脑回路也够清奇,三女儿妙龄18且美丽可人,王之涣比女儿大了足足一倍不说家里还有老婆儿子,他为什么非要把女儿许配给小小主薄王之涣?
不光你纳闷儿,当时就有很多人纳闷儿,所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除了说王之涣有才华让县令动了惜才心,更有人说是三女儿看中了王之涣才华与人品芳心暗许宁愿倒贴——这类故事历来最不缺少听众,男女之事原本就很吊人胃口,更何况还是18岁的少女爱上了35岁有老婆孩子的“穷屌丝”。于是各种添油加醋的演绎给这桩闲事增添了更多浪漫的色彩“荷尔蒙”的味儿。
县主薄娶了县令的千金小姐在很多人眼里当然属于攀高枝找到了好靠山,按理说王之涣会有不错的前程至少在主薄位置上做得风生水起。但文人骨子里一般都有股说不出来的孤傲气,当了县太爷女婿的王之涣总觉得有点“吃软饭”心里非常不舒服,又赶上被小人诬陷,怒气难平的他索性官服一脱辞了职。
没了官职的王之涣生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他原本就家境一般现在又没了收入,养妻育子的窘状可想而知。要说县令的女儿还真是个好女人,始终对王之涣不离不弃与他相濡以沫。
才华这东西很多时候并不能变现,不论古代还是今天。它其实更像装饰,解决了基本的生计之后这东西或许能带给你灵魂层面的满足与获得感,但如果想单纯凭借才华挣饭甚至养活一家老小估计能把一家子人肠子饿细。比如王之涣虽然写一手好诗歌,名头也不小甚至有人把他与岑参、高适、王昌龄并称“四大边塞诗人”,但这些虚名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甚至无法帮他摆脱底层生活的流浪与贫困。
闲散了15年的王之涣最终还是向生活低了头,他听取朋友的建议去文安县当了县尉,可惜的是不久便因病去世。
一个县的县尉在封建官僚体系中显然很难走进国史,王之涣死后还是由他的堂兄弟永宁县主薄王之咸请人给他写了墓志。也正因为这块墓志的出土才让我们知道王之涣的大体生平——这样看来刻碑勒石还是有意义的,但对草木之人来说生前碌碌无为藉藉无名即使立一块金刚石碑又有何用?别说百年千年的世人了,就连当孙子玄孙子的又有几个知道他爷爷或者曾爷爷的名字?
流传于世的那6首短诗才是王之涣真正的纪念碑,因为《登鹳雀楼》还让山西蒲县的鹳雀楼变成了他的永生地。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诗,谁又会关心小小县尉的墓志?
有人可能要问县尉到底是个什么官。这么说吧,这个官职在唐朝有点类似于常务副县长。《唐六典·三府都护州县官吏》记载:“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催,收率课调。”唐代县级政府行政机构中,县令是长官,负责统筹全县之政务;县丞是副长官,辅佐县令行政;主簿是勾检官,负责勾检文书,监督县政;而具体负责执行办事的就是县尉。其职掌包括行政、司法、财政等各个方面,是具体负责庶务的官员。
3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
有意思的是王之涣虽然写边塞诗脍炙人口气势恢宏但他本人并没去过西北边塞(也有人说辞官归隐的15年间他可能四处浪去过西北),由此可以看出他丰富的想象力。其实想象力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翅膀,也是科学技术的翅膀,一旦失去这双翅膀,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
开元年间,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等人相唱和,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据传,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还曾赌诗画壁,从而成就了一段诗坛佳话。唐代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可说明当时人们对王之涣诗名的崇拜。
话说某一天天寒微雪,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三人共来旗亭小饮,正好有10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位著名歌妓也来此会宴,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王昌龄提议说,我们各擅诗名,究竟谁胜于谁,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者。第一个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王之涣说,这几位为普通歌妓,唱的都是下里巴人。应看那位最佳的歌妓唱的是谁的诗。若唱的不是我诗,刚终身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待那名妓唱时,果然为王之涣的《凉州词》,三人不觉开心大笑。那些歌妓好奇地问他们笑什么,一问才知眼前人竟然就是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歌妓们当然非常高兴当即拜请他们入席。“旗亭画壁”也就作为文坛典故流传至今。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眺黄河,蜿蜒曲折咆哮间直上白云,这画面多开阔!万仞高山如剑锋直插云霄,群山层层围着凉州城,这风光多壮阔多险峻多奇崛!《凉州词》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出诗人的特殊感受,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有人说“黄河远上白云间”寥寥七个字写尽祖国江山之美,在王之涣笔下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而李太白则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个是上到天,一个是天上来,虽然视角不同但给我们描绘出来的画面却极开阔意境极雄浑气势极博大似有波涛挟雷鼓之音。
“一片孤城万仞山”,是一片孤城背倚万仞高山还是万仞高山围着孤城?这七字营造的画面是不是险峻偏远带着苍凉意味?这就是凉州城,这就是边塞战士日夜守卫的地方!
最后两句理解为埋怨也罢自我安慰与开脱也罢,字里行间所流露的苍凉与慷慨可谓扑面而来:在这春风不度的地方我们日夜守卫不让侵略者侵占分寸国土,把青春热血奉献在边关从而实现男人建功立业的梦想,即使有些思乡念亲又有啥埋怨的呢?
唐代后很多文人用凉州词为题写过诗,但王之涣这首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正是盛唐煌煌气象的最好注解。
什么是盛唐气象?
很难一语而蔽之,我只能用几个词笼统而又模糊地描述为“开放、包容、自由、兼融”。盛唐气象的调子高亢激越、雄壮自信、开拓进取、昂扬勃发、苍凉悲壮……
可能有人很难理解为何把“苍凉悲壮”也归为盛唐气象。这是以慷慨激越为底色的苍凉与悲壮,这是盛唐男子保家卫国仗剑行天下的苍凉与悲壮,这是好男儿四海为家建功立业而产生的苍凉与悲壮,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通向辉煌行程中的苍凉与悲壮……它和末世的颓废衰疲消沉绝望完全不一样。
千年来,这诗篇不断被传颂,时至今日,“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词汇,已成为了特定的文化符号。
王昌龄被人誉为“诗家天子”,他的七绝尤其《出塞》更是被人称为七绝的压轴之作,但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同样也被人称为七绝巅峰作,也难怪民间文学会演绎他们互不服气的小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