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市隔村简书散文随笔梅落始觉已轻寒

高高|闲养心中一段春

2020-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叫我高高_628d
文|叫我高高

最近悟出一个道理,忙时要锻炼身体,闲时就要养就心灵。闲养心中一段春,是非常有必要的。

曾经见过一个老人,在自家的小院前收拾一畦春韭,院墙上爬着青绿的苦瓜,大朵的向日葵,探出栅栏,黄澄澄的像流金。老人自戴一顶碎花的遮阳帽,些许灰白的头发交织在额前,眉目清秀,眼含春风。

那一日,在我恰巧停车路过,就忍不住与之闲谈。只想老人六十几岁,种一畦小菜度日。不曾想,老人育有七个儿女,最小的已经六十几岁。老人说,儿女分散各地,都在为国家做贡献,我也不能闲着,别看我这菜园小,但是,实则我就靠着它,锄锄田,种种花,养养心,收获几垄春意。

与之交谈,才发现,老人很有文化!


忽然间就觉得,闲时养心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大意境。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每一次都是置之死地的穷途末路。这样的闲,怕是对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但是,苏轼却没有让自己闲下来。被贬黄州,发明东坡肉;被贬惠州四季吃荔枝;荔枝吃到得了痔疮,就去烤羊脊。

不但若此,苏轼还修苏堤,兴水利,办学堂,介学风。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不计其数。有人说,苏轼把生活的苟且活成了诗与远方,更有人说他是,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而我却想说,苏轼是在身闲时,没有让自己的心闲。

他用自己的旷达胸襟,在心中守了一轮明月,养了一个春天给自己。

有人曾把李白比作酒,像夜,让人沸腾,迷醉,放肆;把苏轼比作茶,像晨,让人冷静,清醒,克制。果真如此,那么苏轼就是一捧明前茶,凝聚了人生的冷峻,但却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让人品一口,就醒世警人,余生回味。

人一旦闲来的,就更应该让心中盛满一波春色。炒几碟小菜,织一片挂毯,用一清水瓶学插花,打开窗寻一声鸟鸣。柴米油盐,凡尘琐事,养就一段春色。心灵没有了负累,身体才不会疲惫。


写着这文时,北京刚下完第一场春雪。雪刚停,一只喜鹊就急着归巢,它从远方衔来春枝,准备好好修一修它的小窝,等待蕴育新的生命。一只喜鹊都知道春已来,我们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温暖的笑容,春暖花开时唤醒芬芳。

朋友圈里,一位宝妈趁着这段时间闲在家里,每天都为儿子做美食:麻酱大宽粉、美味疙瘩汤配小食拼盆、干炸酥牛肉,还趁着儿子睡着,给自己美美地安排了一顿小火锅。这真是,把春种在心中的女子!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我想,人生不可能没有一丝波澜,一点寒凉。只要我们把人生的这一点水波,缓缓注入初春的土壤,再抓一把人生的苦难当肥料,那么,我们就能在心中养就一抹春色。

等空山被新雨唤醒,草木被春风唤醒,心灵被春色唤醒时,带着心爱的人,去踏春寻春颂春吧!

喜欢我的文,就给一颗❤吧,谢谢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