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第六章 后与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第六章 后与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上一章中韩非子用人性和时间来解释为什么正配妻子与太子“欲其君之蚤死”盼着君父早死的原因。这里的人性一是指男子到五十还依然“好色”,不管时间如何流逝始终喜欢年轻貌美的女子。二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妻子年轻美貌变的衰老丑陋,不再招人喜欢。这就产生了矛盾, 君主年老依然好色,妻子年老色衰,君主不再喜欢女子,妻子不再得君宠爱,结果就是妻子怕失宠而影响到太子的地位,所以想在君主还未厌恶自己废掉太子前,想办法让君主早死,让太子上位。
在古代,男子活到五十岁已是长寿了,可见好色是男人的本性,先无本有的属性,这是自然规律。女子随时间人老色衰也是自然规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是不可调和矛盾。君主遇新欢欲另立太子,妻子太子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是因人性而产生的矛盾。是矛盾就要解决,而盼君父早死是当时的解决办法,这种办法既残忍又违理,并不是合法合情合理的办法。如何解决呢?这就需要礼教与法律。儒家与法家就应时代的需求而成长壮大起来,一个从个人的思想与修养入手,一个从确定关系规范行为入手。就这样,先贤们用文明有序的方式与方法解决着人类本有和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完美的结合起来。
为什么隐藏在人体内的幽灵-人性能“青春常在”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而外在的表相却随时间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个问题。
韩非子在这一章论述了“君死”后的事情。“唯母为后而子为主”意思是母亲做了太后而儿子做了君主。君主死后,按理太子接位成为君主,当母亲自然成为太后。当名正后,太后与君主开始行使权力“则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于先君,而擅万乘不疑”意思是那时就会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乐事不减于先君在时,而独掌国家大权无疑。一切尘埃落定后,太后还是太后,君主还是君主,只是换了个人而已。韩非子在这里暴出了一个惊人秘密,那就是“名正”不一定言顺,坐上了君位并代表你就有了君主的权威,还需要经过“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于先君”这样的过程和行为来确定“擅万乘不疑”。
这是中国古代实现中央集权制的必然过程,是人性所使,当礼教与律法还不是国家教义与管理战略时,这种残酷的行为是必然的。所以韩非子说“此鸩毒扼昧之所以用也”意思是这正是用毒酒杀人、用勒索杀人事件产生的原因。韩非子还引用了《桃左春秋》上的一名话“人主这疾死者不能处半”来说明问题的普遍性,意思是所以《桃左春秋》上说:“君主因病而死的不到半数。” 《桃左春秋》:先秦时流行的一部史书,作者不详,已失传。
【唯母为后而子为主,则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于先君,而擅万乘不疑,此鸩毒扼昧之所以用也。故《桃左春秋》曰:“人主这疾死者不能处半。”】
这一章的启示:凡是通过不法手段上位的人,纵是事前说的再好听,事后其行为更甚于前者。在公司管理中,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尊道循理,遵守社会道德与法规,按规则与程序办事,用这些规则与规矩来抑制人性中的阴暗面。爱财,是人的天性,但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道就是法规与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