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的静
(一)
灵隐静吗?一点儿都不静。来杭这几年去过灵隐大约五次,每次去游客都是络绎不绝,几乎都是擦着别人的衣裳在庙宇间艰难移动。我不太相信康熙帝当年错题“云林禅寺”四字的民间传说,我一直觉得,康熙帝写下“云林禅寺”,谓之深藏山林云雾之间,远离尘世,未曾想,今日之“林”依旧在,而“云”已成为永不间断的游客了。
(二)
每次去灵隐寺总是有所求的,像文人口诛笔伐的缺乏信仰的中国人一样,只有遇到事了,才会想到去拜拜、去跪跪。但是,每次办完“正事”后,我总喜欢在灵隐寺的山间林旁或是偏僻屋舍——那些一般善男信女不会去的地方漫步。
最喜欢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进寺后往往会被人忽略的一个偏殿——罗汉堂。善男信女们一般会在大雄宝殿外的广场上概括性地跪拜这间偏殿,但少有进入其中虔诚膜拜的。我记得小时候,还是爸妈抱在手里的时候,我就来过这里,看到小小一间庙宇里坐了五百余位“和尚”,而且表情、动作各异,惟妙惟肖,让当时的我异常兴奋,一遍一遍地要爸妈绕着圈,问这个叫什么、那个叫什么。想来,那时的爸妈应是很焦急的吧,尚未跪见佛祖,却在这为罗汉们困住了。后来每次去灵隐寺,我总会去这儿走走,细细观赏每一位罗汉。在佛家看来,罗汉低于佛和菩萨,是那些并未完全脱离凡尘俗世的修行者。我总感觉,这里的罗汉脸上也有“贪嗔痴”,也有牵挂和羁绊,与现实中的人们是多么的相似。但今次,我的感受却又深了一层,这五百余位罗汉并非五百余人,而是一人,人生中每个人都会有降龙伏虎的壮志凌云,也会有低眉顺目的屈身人下;会有高举佛杖的慷慨激昂,也会有放下屠刀的通透空灵;会有读书弹琴的闲情雅致,也会有吃喝应酬的世俗生活。这一切加起来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吧。因此,这间罗汉堂让我感受到“自在”的禅意,我所理解的“自在”有两层含义:其一、身在环境之中,应当适应环境,莫要过于“自我”;其二、修行在自己内心,从心而为,莫要过于“自缚”。
还有一处地方是处于灵隐山间的“洗心亭”,这处所在实在过于平常,想来很多游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第一次来这儿是因为从大殿下来,想歇息一下,于是在亭子里休憩下,感觉这里的景色也并不出众,旁边是一处竹林、一座假山,下方则是另一座大殿。但这一次平凡的邂逅,却成为一种寄托,后来去灵隐总会去那儿看看、坐坐,也不知为何,即便外面人再多,这里总只有我一个人,安静、闲适,虽然没有外景,但有内静。坐在这儿我总会想,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人们连烧香拜佛都是匆匆忙忙,仿佛年前拜会领导,是不得不为的应酬。然而,他们不晓得与其说拜佛,不如说拜自己,更确切的说是寻找自己。读南怀瑾大师的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佛在心中莫浪求”。寻找并洗涤自己的内心才是这座禅寺立在这里的目的,无论外界的佛存不存在,内心的佛肯定的是存在的,我坚信。
(三)
灵隐不静,但每次踏出灵隐时,内心的那种宁静却早已与外界的喧嚣脱离了关系。我相信,人生是来受苦的,受苦的目的是让你找寻内心的佛。世俗之事,就像内心的魔障,躲避与逃离都是最低级的方法,唯有迎头感受,用尽自己的心力修行,才能最终体会那股来自内心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