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人物古代文化

鞭尸司马光:此人竟被列入《宋史.奸臣传》

2018-08-16  本文已影响2人  今夜风太大

历史由杀死英雄的人书写。

                                                                                                            -《勇敢的心》

在上一篇《北宋灭亡:只因不听此人一句话》中提到因为不听丞相章惇的极力劝阻,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登上了皇帝宝座,那么这个章惇究竟是何许人,他为何敢当着宋徽宗的面说出“你这个人轻浮不稳重,不能够当皇帝”这样的话呢,宋徽宗即位后他又是怎样的下场,他和大文豪苏轼有怎样的恩怨情仇,他是如何实现王安石未竟之志的,请看本文揭晓。

章惇剧照

“复读”两年考中进士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十二岁的章惇就考中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古代考中进士的难度远远超过热门职位的公务员考试,宋仁宗时期全国的人口有将近一亿人,按比例读书人有近千万,然而科举每三年一次,每次录取多则不过一百多人,少则几十人,不仅进士难考,就连进士的前一级别举人也是难如登天,《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了一辈子,考到五十多岁才中举人,但是章惇是傲娇的。

人不轻狂枉少年,放榜之日,其他考中的进士们无不弹冠相庆,唯有章惇放飞自我,扔掉了皇帝下发的进士“录取通知书”,只因他同族的侄子章衡考中了状元,而自己名次不如他。

章惇,字子厚,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聪慧过人,相貌英俊,名声在乡里远播。年少成名,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他自然心高气傲,这也造就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两年后,章惇再次考中进士,位列一甲,开始了他一生的宦途。

深受王安石重用

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34岁的章惇被王安石调到变法核心部门制置三司条例司担任编修条例官,也就是拟定变法法律的官员,由此开始参与了北宋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

宋朝由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江山,由于怕武将夺权,因此每隔两三年就调动一次将领,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远弱于历代大一统王朝。这一局面在文人出身的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显的更严重了。 先后两次北伐辽国,遭遇高梁河和岐沟关的惨败,自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以来积累的禁军精锐损失殆尽,又先后再对西夏和交趾的战争中落败,造就了“弱宋”的开局。

赵光义剧照

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为丞相,开始了对宋朝政治、军事、经济制度的各项改革。各种改革制度的实施,使得宋朝内部国库充盈,外部的对西夏、对辽战争也获得胜利,章惇在这一时期深受王安石和宋神宗的信任,在担任湖南湖北军政长官时,平定了当地土著的叛乱,为朝廷很好的巩固了疆域,成为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王安石

与苏轼的恩怨情仇

苏轼与章惇同年考中进士,他们年龄相近,意气相投。据记载,苏轼与章惇有一次共同游玩,遇到万丈绝壁,苏轼不敢过去,而章惇则从容的过去了,苏轼对章惇说,子厚你以后能杀人。章惇确实是一个杀伐决断,恩怨分明的性情中人,此后他和苏轼的关系恰好说明了这些。

王安石变法之时,苏轼和苏辙兄弟都是保守派,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变革,因此几乎整个宋神宗年间,苏家兄弟都是在外做官。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由徐州太守调任湖州太守,给皇帝上了一封谢表,里面说:“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封上疏被朝中御史抓住了把柄,又从苏轼的其他诗中搜罗了一些其他诽谤朝廷的语句,准备致苏轼于死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被逮捕后,关进了御史台,此时的章惇正是变法派的核心人物,不惜与宰相王珪翻脸,在宋神宗面前据理力争,只为了保全苏轼。这时候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也向宋神宗进言,力保苏轼,终于在多方营救之下,苏轼终于免于死罪,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后来的名篇《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虽然二人政见不同,但苏轼落难时章惇积极营救,在皇帝面前进言保全苏轼,可见早期二人的交情是不错的。

宋神宗去世后,即位的宋哲宗年幼,由高太后摄政,这时编纂完《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也被召回朝廷。司马光是偏执的守旧派,在王安石变法之初,便对新法完全抵触,因此神宗在位的十几年,都在洛阳编注史书。他被任命为宰相之后,不顾新法实行近20年且很多有益于民的实际情况,将新法全部废除,并且准备将神宗时期收复的领土割让给西夏以换取和平,还在朝廷的章惇对此据理力争,结果被一再贬谪,最后当了一个管理道观的小官。这一时期,苏轼苏辙都被重新启用,苏辙更官至副丞相,在此期间苏辙更是上书弹劾章惇,这也成为后来章惇当宰相后不断贬谪苏家兄弟的原因。苏轼落难时,章惇极力相救,章惇被贬时,苏辙竟然落井下石,章惇当然把这股怨气记到了苏轼的头上。

苏轼剧照

宋哲宗长大亲政后,非常仰慕自己的父皇宋神宗的改革,将年号改为“绍圣”,意思是要仿效父皇宋神宗。郁郁不得志的章惇被宋哲宗任命为宰相,开始努力践行王安石未竟之业。他是一个以怨报怨、以德报德的人,这时候司马光已死去了,因为司马光极力打击变法派,并且将变法时期收复的失地又割让给了西夏,章惇准备对他进行鞭尸,只是这一意见被阻止了。他将苏轼先贬到岭南,再贬到海南的儋州,只因苏轼字子瞻,儋字同瞻;苏辙字子由,就被贬到雷州。

历史由杀死英雄的人书写

章惇担任宰相后虽然对守旧派进行了坚决打击,但是主要还是为了变法大业。在这一时期,宋军收复河湟之地,幅员2000里,对辽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内部恢复变法的所有新政,宋朝几乎开启了中兴之途,只是宋哲宗的英年早逝,使得庸懦无能的宋徽宗赵佶即位,使北宋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章惇因为极力劝阻宋徽宗即位,被贬到潮州,最后死在那里。几十年后的南宋,宋高宗作为宋徽宗之子,他不能将亡国的责任推给自己的父兄,所以不但将这个责任推给了奸臣蔡京、童贯,还将北宋灭亡的责任推给了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南宋时期,守旧派中的程朱理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将政治军事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丞相章惇和蔡京、童贯等一并列入奸臣之列,实际上,王安石如果不是因为道德文章声名远播,差点也被列入其中。

后来元代的脱脱编纂宋史,在继承南宋史料的情况下,章惇被列入《宋史.奸臣传》中。只是,重读宋史,会发现像章惇这样的“奸臣”如果多来几个,宋朝应该不会这么快灭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