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

2020-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YDDMAX_Y
  1. 有人的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我深以为然,而且,我觉得选择和决定,比努力更难
  2. 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不计较一些短期得失,越计较短期得失的人往往都是很平庸的人。
  3. 投资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投资在能让自己成长和提升的地方,那些让自己可以操更大的盘的地方,他们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4. 在这家公司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候,然而,并不是因为我的努力,而是因为有很多比我牛逼的人在Code Review上给我大量的帮助,在项目上帮助我,我的努力学习虽然也有作用,但更多的是高手对我的帮助。
  5. 再回想一下我以前在职场上的很多关键点,不是因为我加班了,而是因为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我跳出来解决了其它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6. 你会发现这些人拼的不是谁干的多,而是谁解决的问题更有难。

我加班996的时候,从来都不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候,而我和一群牛人在解决难题的时才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候。

  1. 我们学计算机当程序员最大的福气不是可以到大公司里加班和996,而是我们生活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时代,这才是最大的福气,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地提升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当劳动力一样的卖了!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你要做的不是通过加班和拼命来跪着挣钱,而是通过技能来躺着挣钱……

从事技术开发的团体进入开发的忘我状态时,就成了“激情集团”。要进入这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于自发的动机”的行动。比如“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发自自身的冲动。

与此相反就是“外部的动机”,比如想赚钱、升职或出名,即想得到来自外部回报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而是出于“想赚钱或升职”的世俗动机,那是无法成为“开发狂人”的。

“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

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可以说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建立公司的目的:建设理想的工厂,在这个工厂里,应该有自由、豁达、愉快的气氛,让每个认真工作的技术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这正是索尼公司的创立宗旨。索尼公司失去活力,就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

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

当然,KPI 绩效考核一般来说,不一定会毁掉公司的,相反,对于喜欢使用蛮力的劳动密集型的公司来说,可能还有所帮助,然而,KPI毁掉的一定是团队的文化和团队的挑战精神,以及创新和对事业的热情,甚至会让其中的人失去应有的正常的判断力(分不清充分和必要条件,分不清很多事的因果关系)。

谷歌新员工(我们称做“Nooglers”)经常会问我是如何让自己做事这么高效的。我半开玩笑的告诉他们这很简单:我选择做正确的事情,为谷歌,为世界,然后回到座位上,等着被开除。如果没有被开除,那我就是做了正确的事情——为所有人。如果被开除了,那选错了老板。总之,两方面,我都是赢。这是我的职业发展策略。

注明一下,“做正确的事,等着被开除”并不是一句鸡汤,

考试分数不是关键,别人对你的评价也不是关键,自己有没有成长有没有提高有没有上一个台阶才是关键。KPI不是关键,OKR也不是关键,有没有在做正确的事,这才是关键!不是这样吗?

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绩效主义毁了索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