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文学》闲文·读书奇疑学社

阿Q打工记

2023-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魏治祥
图:网络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公元一千九百二十一年十二月四日,《晨报副刊》开始连载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阿Q经名家名报隆重推介,从此妇孺皆知,名垂青史。然而据好事者考证,先生笔下的阿Q并非虚构,而且确系未庄人氏。阿Q造反未遂,被判处死刑也是事实,但他却是大难不死,且另有一番奇遇。

                                                    一   绝处逢生

话说赵家遭抢后的第四日,打算造反却横遭拒绝的阿Q被抓进了县衙。并未怎样用刑,他便昏头昏脑地划了个不太圆的圈儿,供认不讳了。革命党以抢劫罪判处阿Q死刑,将其押赴法场枪毙。游街途中,阿Q凛然不惧,高呼“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谁知皇天有眼,不肯让阿Q冤死。阿Q正预备再吼一嗓子,忽然枪声大作,押送兵丁纷纷倒毙。混乱中一个黑衣蒙面大汉抢上前来,一面割开阿Q身上的绳索,一面小声说:“我是鬼手赵二,快跟我走!”说罢大喝一声“兄弟们撤飘”,拖了阿Q便往外冲。面对这突然变故,阿Q惊得呆了:这不是劫法场么?这是要犯死罪的。惶急中听得四下在喊莫走了死囚,这才省得此事大约牵连到自己,此时不逃,更待何时,遂一头钻进了人丛之中。待阿Q回过神来,他人已经在未庄路上,且远远地望得见土谷祠了。

原来,鬼手赵二是一个惯偷。当年去偷举人老爷,就是赵二翻墙进去,令阿Q在外面把风的。阿Q胆小,且知足常乐,得手后便与赵二不辞而别,忙着回家销赃去也。这赵二既往不咎,舍命搭救阿Q,足见其极重江湖义气,算得上是一号人物。

这一天阿Q无疑是再世为人,昏昏然惶惶然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屁股已晒得发烫,雄鸡都该叫第八遍了。

阿Q是被打门声惊醒的。迷迷糊糊开门一看,吓得立即耸起肩膀,缩紧了浑身筋骨。――村长王胡和民兵连长小D手持警棍,正堵在门口。王胡得意地说:“你这癞头龟,这几天死到哪去了?这农业税你缴是不缴?”阿Q一时回不过神来,他明明是犯下死罪,中途蒙鬼手赵二搭救,好不容易逃回未庄,如何忽然就欠下了农业税?莫非是在做梦?又听得小D道:“你再不交,加上滞纳金,就是二百五了。”说到滞纳金,阿Q想起来了,是欠下二百元农业税,今天是最后期限,再拿不出钱来,加收滞纳金事小,被赶出土谷祠才他妈妈的要命。连忙求情道:“王胡兄弟,不不不,村长大人,再宽限十天行么?再不交,我就是孙子。”“呸!”王胡冷笑道:“你那一套哪个不晓得,当面装孙子,转过背就是祖宗。拿钱来!”说话间小D一把将阿Q拖出门来,王胡则掏出一把大锁,稀里哗啦将土谷祠锁了。“听好了,啥时交钱,啥时来拿钥匙!”说罢扬长而去。

说来也是可怜。这未庄虽然不算偏僻,但除了种粮食,再无任何经济来源。这几年农药化肥不断涨价,粮价却未见得怎样上涨。就算“很能做”的阿Q,除了填饱肚皮,根本无力承受越来越重的负担。在阿Q的记忆中,已是好久不曾闻过肉香、喝过黄酒了。村里但凡年轻一点,有初中文化的人纷纷南下广东打工。阿Q已三十出头,又只上过三年小学,别说广东,连县城都不敢去。眼下被赶出土谷祠,晚上还不晓得到哪里安顿这一百多斤。阿Q一时六神无主。然而在阿Q的印象中,依稀记得自己先前是进过县城,见过世面的。别人去得,我就去不得么?妈妈的,活人总不会让尿憋死!黄昏时分,阿Q终于拿定了主意:进城打工。

                                           二    巧遇故人

阿Q进得城来,已是晚上十点过了。但见到处灯火辉煌,那歌厅酒楼门前的霓红灯闪闪烁烁,煞是好看。大街上汽车、三轮车往来穿梭,让人目不暇接。而此刻的未庄,早已在浓重的暗夜中沉睡,哪来眼前这番热闹景象。于是阿Q便有些兴奋,满世界乱逛了小半日,方才在河边寻一片草坪胡乱睡了。

然而这县城却不是随便哪个都可以来的地方。阿Q离开未庄时,翻遍了口袋,身上零零碎碎拢共只有五元钱。一路上啥也不敢买,偷了几个青皮萝卜充饥,因为这五元钱要维持到他找到工作。第一天买四个小馒头花掉一元钱,第二天仍是花一元钱买四个小馒头。两天来,他无头苍蝇般到处打听要不要临工,受尽了冷嘲热讽。且饿得头昏眼花,脚步虚飘。阿Q精心计算了好几回,剩下三元钱,每天只吃两个馒头,或者可以维持六天。然而六天以后,――回未庄吧,非但没有面子,那王胡的警棍可是领教过的,想起来头皮就要发麻;留在城里么,花花绿绿再好看,这肚子又岂是看得饱的。阿Q不敢往下想了。

阿Q吃掉最后一个馒头时,已是进城后的第八个夜晚了。他趴在一家大酒店外面,隔了玻璃朝里面呆望,被警察模样的保安驱赶了三回。保安一走他便又回到原处。看着那些剩下满桌美味离去的食客,阿Q心痛得要命。他终于忍无可忍,径直夺门而入,扑向一张堆满菜肴的桌子,抓起半只烧鸡便啃。只听得几声尖叫,接着是脚步声,杯盘破碎声,以及拳脚在谁身上发出的钝响。“臭叫化!,臭要饭的!叫你吃!叫你吃!”人们一面怒骂,一面施展着拳脚。阿Q双手死命抱紧烧鸡,连骨头带肉往下咽,直梗得透不过气来。这当儿有人喝道:“都给我住手!把人放开!”阿Q身子一轻,摇摇晃晃站住了。手上的烧鸡,竟只剩下一截腿骨。一个管事模样的小白脸满面堆笑,哈了腰迎向一个戴墨镜的壮汉:“对不起,赵总,是我们一时疏忽,扰了你老人家的雅兴。今天算我请客。”

那壮汉不搭腔,分开众人,来到阿Q面前,摘了墨镜细细打量,直看得阿Q心里发毛。那人足足看了一盏茶功夫,忽然“噫”了一声道:“这不是未庄的阿Q么?快说,你是不是姓赵,名阿Q?”阿Q大奇,心想,这人如何认得我?莫非是仇家?抑或是王胡那厮派来捉我的?终归是活不下去了,就承认了又怎样!于是昂然答道:“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是阿Q!”那壮汉哈哈大笑起来,“好,好,果然是阿Q兄弟。走,跟我到雅间说话。”回头吩咐领班:“准备几样菜,多用肥肉,再来一斤上好的黄酒。”

二人在雅间坐定,片刻间小姐便端上几大盘菜来。那壮汉待阿Q吃得饱了,方才问道:“阿Q兄弟,你真的不记得我了么?我是赵二,鬼手赵二呀!快说说,你是如何到城里来的?”阿Q认清了果然是赵二,一时惊喜万分,当下便把如何绑赴法场,如何蒙赵二搭救,如何逃回未庄,又如何进城打工,从头至尾说了一遍。赵二听了心中大疑:这就奇了,你逃避农业税、进城打工不假,如何扯到劫法场去了。想是饿昏了头罢。也不追究,便问阿Q有何打算。阿Q现在最要紧的是解决眼前嘴边的的事,有碗饭吃就要烧高香,哪里敢有什么打算,一迭声任凭赵总安排。

却说这鬼手赵二原系未庄人,从小没爹没娘,到处流浪。赵二从前因偷盗偶然失手,被关了三年劳教,出狱后便发誓从此洗手不干,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他从小本生意做起,贩运蔬菜、水果,卖布匹,开歌舞厅,直到成为私营房地产公司老板,拥资上千万。赵二深知,人生三穷三富才到老,所以决不怠慢朋友,于是黑白两道都叫得响。眼见得阿Q落难,这忙肯定是要帮的。沉吟片刻便道:“国土局办公室赵主任也算是我们的本家,他那里正要找个门卫,你如果不嫌弃,我明天就跟他联系,然后跟你回话。我这就带你去找旅馆,先住下再说。”

阿Q满心欢喜地住下不提。

第二天上午赵二便开了车来接阿Q,且带来一身干净衣服让他换上。汽车径直开进国土局大院。阿Q跟在赵二身后,亦步亦趋上得四楼去见赵主任。赵主任白而且胖,毫无阿Q想象中的那种威严。见了二人,忙不迭泡茶、敬烟,弄出满屋焦脆的哈哈。寒暄毕,便直接向阿Q交代工作。那工作杂而且乱,阿Q一时哪里记得清,只有一句“月薪二百元,包吃住”是字字入耳入心。这简直就是重生父母,再造爹娘。阿Q膝盖一软,当即跪下了。赵主任一把将他扶起,仍是站立不稳。赵主任向赵二笑道:“你看看,都啥年代了,我们的农民兄弟还这么落后。再说这也是小事一桩嘛!”赵二说:“阿Q兄弟,只要你好生工作,听说听讲,莫要惹是生非,本家主任自会关照你的。”说着便告辞。赵主任大大地打了个呵欠,吩咐手下去安顿新来的门卫。

头三天,阿Q跟着原来的临时门卫――局里的电工阿太熟悉了情况,便正式走马上任了。

门卫室在大门左侧,与机关大楼平行,分一里一外两间;里间约五六平米,安一架行军床,这自然是阿Q的卧室了;外间与里间大小差不多,除了写字台和一把翻板椅,余下的空间还可以临时放些杂物,阿Q就在这里办公。进机关大门往里走,是偌大一个院子,相当于未庄的十个晒场大小。与局机关相对的则是二幢宿舍楼,分为四个单元。从大门到大院,从办公楼到宿舍,统统是阿Q管辖的范畴。

阿Q对现有的一切是相当满意的。首先,他现在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吃皇粮的,从此不再操心旱涝、不在乎节气。王胡算什么东西,一个小小的村长,他敢到国家机关门口来东张西望么?而阿Q尽管暂时不是干部,好歹跟干部也不相上下。其次,现在的居住条件比土谷祠何止好了十倍、百倍。这是七层的高楼呵!尽管阿Q住的是底层,万丈高楼不也得从平地起么。阿Q的办公桌上还有一台彩电,这也是未庄人想都不敢想的。累一天下来,阿Q主要是守电视。他喜欢看古装戏,特别是清代的,看着格外亲切、格外有趣。再就是伙食了。在机关食堂吃饭,唯一不给钱的是阿Q。米饭随便舀,菜只有一小盘,而且多为素菜。阿Q开始很能吃,把个肚子胀得浑圆。后来与人们混得熟了,但凡稍肥一些儿的猪肉鸡皮鸭皮之类,人们都竟相往他碗里堆,吃得他满嘴流油。最令阿Q兴奋的是他戴上了大盖帽,穿上了警察模样的制服。制服不大合身,松垮垮的显得有些滑稽。然而穿这一身行头回未庄,那是要引起轰动的。阿Q常倒背了手,在大院里威风凛凛地踱方步,想象着突然出现在未庄,出现在王胡,小D,吴妈们面前,接受着他们敬畏而胆怯的目光。想到妙处,便鹅一般伸长了颈项,仰天放出一串“呷呷呷”的笑声。

                                             三   谨小慎微

阿Q很热爱他的工作。与未庄田里地头的农活相比,在城里做事简直不费力气。

每天早上五点左右,阿Q就上楼了。先打扫汪局长办公室:扫地,拖地,抹桌子,清理废纸筐等等。然后打扫周副局长办公室,然后打扫刘副局长办公室,然后打扫陈副局长办公室,然后打扫朱副局长办公室,然后打扫杨副局长办公室,然后打扫卢调研员办公室,然后打扫赵主任办公室,然后打扫楼道和楼梯以及男女洗手间,然后打扫大院,然后打扫门外三包范围内的地界,然后浇花草。局办公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除赵主任外,其他科室的卫生原则上自行打扫,阿Q只是负责为他们准备开水。然而阿Q是很好说话的人,后来其他科室请他顺便打扫一下,他也就天天顺便了。七点到七点半,阿Q洗漱、与厨房的大师傅共进早餐,然后到门口当门卫。这时的阿Q照例是很得意的,因为每个骑单车上班的人都得在他面前停下来,向他表示敬意。人们管他叫赵大爷,老赵,赵师傅。刚开始他还不大习惯,以为是在叫别的什么人,且一脸茫然地四下看。在未庄,他的姓氏是不大重要的,男女老少都叫他阿Q,都可以随意取笑他。这就足见未庄人势利。十点左右,送报纸信件的来了,阿Q开始干更重要的工作,分发各办公室的报刊杂志。开始阿Q感到有些吃力,是那位电工阿太极不情愿地帮他分,他则负责从一楼送到七楼,其间顺便把二楼的文件送到四楼或者别的楼层。后来,阿Q居然无师自通地记住了谁该送什么不该送什么。于是阿太便赞他“记性好”,为此阿Q颇自负了一阵子。

送罢报刊,离吃午饭还有小半日,阿Q反倒有些无所事事了。太阳暖烘烘的晒着,身上已没有虱子可捉,便踱出大门,抄了手朝街上呆望。便怀疑这日子能否长久。办公室分管安全的钱副主任曾警告过他:“你现在只是个临时工。临时工懂不懂?就是短工。随时都可能炒鱿鱼的。”在未庄,田地多的人家农忙时也是要雇短工的,活一干完就走人,不可能留下来吃闲饭,他是经常被人炒鱿鱼的。而阿Q不独此刻赋闲,整整一个下午,通常都是磨皮擦痒,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说来也怪,阿Q忙的时候看不见姓钱的,刚刚闲下来,甚至还来不及擦把汗吐泡痰,钱主任便如鬼魂般出现在他面前。“好你个赵阿Q,别人都在做事,你光晓得偷懒!你自己去看,院子里有好多烟头?”于是慌忙去看,楼梯口附近果然有两个烟头,其中一个正冒着烟。刚把烟头扔进垃圾箱,钱主任又指出门口有一大泡口痰,且怀疑就是阿Q吐的。阿Q不敢多嘴,忍气吞声地打扫了。令阿Q奇怪的是,同属钱副主任分管的阿太似乎更闲,整天楼上楼下、院内院外东游西逛,似乎从未见过他在什么时候修理过电灯,但据说他竟要转正了。

每天的晚饭后,阿Q又开始重要起来。白天下乡的人回来了,照例是满载而归,成箱成袋的水果、白酒、饮料之类便临时堆放在门卫室。“赵师傅,这一堆,一共是八箱,汪局,周局,每人四箱。这边四箱,搬两箱到一单元二楼一号,就说我喊你送的。剩下两箱麻烦你送到我屋头。”“老赵,你把这个先放到里面去。会议上发的,放在外头不好。”阿Q欢天喜地,扛了纸箱抑或蛇皮袋,挨家挨户送货上门。人们便赞他辛苦,夸他有力气;客气一点的人家还会问:“不喝茶了么?不坐一会儿么?”再就是采购东西的,更加觉得阿Q重要。“赵师傅,我买了四十斤米,我替你看着门,你替我把米背上去好不好?”这自然是好的。人家一个科长或是主任替你看门,简直就是抬举你。有时一连几天,没有人拉东西回来,也没有人采购重物,阿Q便没有用武之地,感到十二分的失落。然而有一回,周副局长买了一箱牛奶,刚叫了声“赵师傅”,正在门口与人闲聊的钱主任立即抢上前去,扛了便走,弄得阿Q云里雾里,半天回不过神来。在阿Q的记忆中,钱主任家所有跑腿的差事都是要派他去的。

晚上十一点以后,阿Q又相当重要了。他必须不断地起床开门、关门。晚归的人们,在外面不是叉麻将,就是洗脚按摩;不是唱歌跳舞,就是喝夜啤酒。头两个月还不算啥,随着天气渐暖,晚归的人越来越多。常常是阿Q刚刚睡下,“哐哐哐!” 铁门响了,于是赶紧穿上衣裳去开门。阿Q是习惯裸睡的,倘若不穿快些,门外的就要发脾气,就要催命似的喊。进得门来还要取笑他:“这么早就睡,该不是里面还藏着小妞吧。”刚刚关了门回到行军床上,身体尚未摆平,铁门又“哐哐哐”了。有回阿Q梦见吴妈,且正要得手,却被“哐哐”地惊醒。这一回便有些愤慨,嘴里不干不净地念叨着把门打开。“赵阿Q,你妈妈的骂哪个?”阿Q定睛一看,我的娘,原来是钱副主任!情急之下,慌忙啪啪地抽自己两耳光:“你妈妈的,简直是在挺尸,连钱主任喊门都听不见!钱主任,你老人家回来了么!这么晚还在忙,辛苦,辛苦!大大的辛苦辛苦的干活!”见钱主任浑身酒气,摇摇晃晃,便背了他送上五楼。回到行军床上,预备继续与吴妈在梦中厮混,却哪里还睡得着。进城以来,阿Q第一回感到不平衡且破口大骂起来:“妈妈的假洋鬼子,你日嫖夜赌算什么东西!不让我操吴妈,老子操你祖宗18代!”想象中直骂得钱主任狗血淋头,这才心平气和地睡了。然而真正令阿Q烦恼的是,自从被钱主任训斥之后,就再也不敢放心大胆地睡了。他不知那铁门今夜会不会“哐哐”,或者何时“哐哐”,睡梦中老是提心吊胆地竖了耳朵;好不容易睡踏实,照例又该起床打扫卫生了。于是阿Q万分怀念未庄,怀念夜夜睡安稳觉的日子。

然而阿Q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财运很快就要来了。

                                                        四    乐极生悲

阿Q背钱主任上楼后,大约又过了三个月,――也许是四个多月,这对阿Q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习惯了支离破碎的睡眠,习惯了早晚的忙碌和下午的闲散。以及人们的对他的忽略和器重,从而做到宠辱不惊了。

每天下午,电工阿太东游西逛之后,照例来找阿Q闲聊。在国土局,阿太是资深临时工,其地位略高于阿Q,本来是很瞧不起这个乡巴佬的;然而全局上下似乎只有阿Q才会巴结他,加上他的远房表姐夫,城建局的副局长新近退居了二线,转正也成了问题,于是便屈尊做了阿Q的朋友。阿Q有了阿太做朋友,自然是喜不自胜。闲下来他们可以聊天,阿太负责聊,阿Q负责津津有味地听,边听边点头称是;还可以用扑克牌打“跑得快”,阿Q总是跑得慢些,但输赢不超过五元钱。阿太常常开导阿Q:“你这龟孙太老实,做不来表面文章。”阿Q道:“就是。”“就是个屁!你看我,每天到各办公室东看西看,假装是在检查线路,显得比哪个都忙。”“就是。”阿Q点头。“就是就是?我话还没有说完。你应该学我,下午拿了扫帚东扫一下、西扫一下,不也就显得很忙了么。”阿Q反驳道:“我不是已经扫过了么?”“废话!哪个要你当真扫,是叫你装装样子,扫给他们看,这你都不懂?”“不懂。”阿Q承认道。阿太告诉阿Q,整个局机关没有几个做事的人,但一律显得很忙。比如来个人要盖章,管章的人明明在看报,偏要喊忙,偏要喊你过几天再来;过了几天来还是忙,又喊你过几天再来。“晓得这是为什么吗?”“不晓得。”“真是笨得屙牛屎!这才显得他重要!”阿Q慢慢懂了:越是闲人显得越忙,而且钱比忙人挣得多;越是闲人越闲不住,越要惹事生非,越要找些事情给忙人做。还有些事阿Q怎么都听不懂,比如汪局和周局是死对头,赵主任是汪局的人而钱副主任是周局的人;又比如房地产公司征地如何行贿,有些人的灰色收入吓死人云云。

这一天,阿太带来的消息阿Q一听就懂。

“办公室宣布:从今天起,凡是超过十一点回宿舍的,一律交两元钱开门费给门卫。赵阿Q,你也有灰色收入啦。”

原来进入夏季之后,人们的夜生活日益频繁,次日上班便公然地打瞌睡,严重影响了机关的形象。但是单位又不便干涉职工的私生活,便采取收开门费的办法加以限制。

阿Q兴高采烈,迎来了第一个极不寻常的夜晚。十一点过五分,“哐哐哐”――有人回来了。阿Q照例小跑着前去开门。来人进得门来,并不马上走,停下来掏出两元零钱给了阿Q。不一会,铁门“哐哐哐”又响了,阿Q就又收了两元钱。这一夜,“哐哐”声变得十二分悦耳。到确信再也不会“哐哐”时,阿Q便开始算帐。先掏出满把的钱堆在床上,再将纸币和硬币分开,细细地数了十几回。乖乖――!阿Q张大了嘴巴,脸上放出光来,竟收了三十一元!噫?如何多出一元来了?是了,余科长只有一元零钱,说是差一元改天补上。那就该是三十二元了。一天三十二,十天三百二;一个月三十天,就该是――,阿Q倒抽一口凉气:这灰色收入果然吓人!他继续算。四舍五入,一个月九百,一年就算九千;加上领的工钱,就是一万多。若是在未庄,一辈子也休想挣这么多钱。如此说来,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回去盖房娶亲了。吴妈那小孤孀是个假正经,又是二婚,不般配;王胡的妹子马马虎虎,她的兄长却是仇人,也不妥。对了,那年摸了一回小尼姑,至今手上还觉得滑腻,何不便令其还俗。这一夜阿Q神魂颠倒,生平第一回快乐地失眠了。

然而正所谓“乐极生悲”,阿Q很快便陷入了痛苦和焦虑。

这天下午,电工阿太告诉阿Q,他就要转正了。“晓得什么叫转正么?”阿太问,但不等阿Q回答便道:“转正之后我就纳入了编制,就跟他们平起平坐了。除非犯了法,哪个都不敢炒我的鱿鱼。再说明白点,你的饭碗是泥巴碗,说打烂就打烂;我的饭碗是铁饭碗,任随怎样也是打不烂的。”阿Q便万分羡慕,万分地替阿太高兴。两个好朋友,一个有了灰色收入,一个就要转正,当真是皆大欢喜。阿太却不见得怎样欢喜,接着说:“钱主任上午找我谈话,说是转正之前你要好生挣表现。比如说你当这个电工就太轻闲了些,可以继续当门卫嘛。”阿Q听了便觉有趣,暗想,这不是成了两个门卫么?又听得阿太道:“我就问钱主任,这样一来,不是就成了两个门卫么?你猜钱主任怎样说?他说,这怎么可能呢?你们两个,只能留一个。”阿Q正听得津津有味,忽然感到不对劲,忙问:“你是说我们两个,只、只留一个?”“唉,钱主任正是这个意思。”阿太很沉重地叹道。阿Q见阿太眉头紧锁,便有些替他担心了,“阿太,你不要着急。你终归要转正的,钱主任一定是在吓你,拿你开心。”阿太哈哈大笑, 一时捶胸揉腹,半天直不起腰来。“赵阿Q啊赵阿Q,你好糊涂。钱主任是想炒你的鱿鱼!”犹如晴空霹雳,阿Q惊得呆了,额头冒出黄豆大的汗珠。迷惘中听得阿太滔滔不绝地说如何替他求情,如何宁肯放弃转正也不愿抢了阿Q的饭碗,直说到如何说得钱主任回心转意,答应仍由阿Q暂时充当门卫,方才惊魂稍定。这阿太如此讲义气,便是当牛做马也要报答的。然而这饭碗究竟很不稳当,必得想个法子才好。想办法自然是阿太的事,说来也简单,就是要阿Q给钱主任“意思意思”。

阿Q便开始“意思”了。第一回给了五百,由阿太代劳,说是倘若阿Q亲送,钱主任是断然不肯收的。五百之后又六百,六百之后又四百。一来二去,阿Q每晚收的开门费悉数送完不说,连老本都贴上了。再看钱主任,见了阿Q仍是一张冷脸,倒象是阿Q借了他的谷子还了糠一般。这龟孙,莫不是嫌少吧?他妈妈的假洋鬼子!千刀万剐的龟孙!阿Q痛不欲生。夜里但凡大门“哐哐”一响,阿Q便恨恨地想,又要替我那孙子收钱了。

                                              五    异想天开

话说自阿Q向钱主任“意思”之后,果然平安无事。久而久之,也就把那身外之物看得淡了。只是连累了阿太迟迟没有转正,令他颇有些过意不去。

又过了一些日子,国土局进进出出的人忽然多了起来。听说最近房地产增温,好几家公司都在争夺南环线临河的土地;一把手汪局与分管统征办的周局为了各自的关系,竟公然撕破了脸,闹得不可开交。

这一日,钱主任悄悄来到了门卫室找阿Q,且堆出了满脸的笑:“赵师傅,最近还好吧?”阿Q受宠若惊,竟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钱主任不以为意,先是夸阿Q踏实能干、为人忠厚;进而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上解决,如果有就只管开口。阿Q想不出有什么困难,暗道只要保住饭碗就阿弥陀佛了。谁知钱主任忽然说:“现在到处都是下岗工人,找碗饭吃不容易呵。你就没有想过争取转正么?如果想转正,我倒是可以帮忙的。”阿Q不禁喜出望外,忙不迭地便要叩下头去。“你看看,你这是干什么?”钱主任扶起阿Q,“不就是转个正么,只要你听我的话,照我说的去办,一切都好说。”------事情很简单,钱主任要阿Q随时注意去汪局长家的人,比如长什么模样,是否带了东西,几时进去、几时出来的等等,并嘱他绝对保密。然而如何便晓得来人是去找汪局长而不是找其他人呢?钱主任告诉阿Q,局级干部除了汪、周二位,其余的都住在外面,而外面来的人,通常是找领导的;汪局长恰好与周局不在一个单元,只要看准谁进了一单元就完事。至于为什么要注意找汪局长的人,钱主任没有说,阿Q也不敢问。然而他到底就要转正了,不用操心饭碗的问题了。倘若真的转了正,就是说再也不回未庄了。再也用不着盖房,再也不会打光棍了。对了,婚姻大事须得从长计议,那是万万不能马虎的。最好是找个城里的女人,说不定还能找个黄花闺女。到那时,自然要回未庄,戏文里不是说“衣锦还乡”么。阿Q想得如痴如醉,且深悔不该暗骂钱主任。

从此阿Q便加意观察进进出出的闲杂人等。常去汪局长家的人,有面熟的,有面生的,阿Q一一记下他们的相貌特征,又一一地报告给钱主任。钱主任便赞他细致,赞过之后便自言自语道:“原来这家伙也来凑热闹了”,说着便去了二单元周局长家。然而几天后去过汪家的人又去了周家,阿Q照例报告给钱主任,非但没有得表扬,反而怪他多事。于是阿Q 便专心留意汪家,且报告得更勤了。

又过了两天,赵主任来找阿Q了。“赵阿Q,这几天你帮我注意一下进进出出的人。”阿Q说“好”。不等赵主任说出下文便道:“又是注意去汪局长家的人么?我已经注意了几天了。”“什么?!”赵主任神色大变,“谁让你干的?”“是钱主任。钱主任说------”“混蛋,真他妈的混蛋!------我不是骂你,是骂姓钱的狗杂种。阿Q你听着,从今天起,不管谁去了周家,你都要向我报告。这件事要保密,不能让姓钱的晓得我来找过你。另外,你照样要向他报告。听明白没有?”阿Q当然不会明白,然而还来不及问,赵主任便直奔汪家去了。妈妈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这种事都与我的转正有关?实在搞不明白,便想起应该请教阿太。噫――,这阿太,大约有十几天不见人了?

就在赵主任找了阿Q的第二天夜里,国土局院内出事了。

后半夜,约莫凌晨三点钟,阿Q听见铁门有响动。自从收开门费以来,他就对铁门特别敏感。今晚的响声很怪,不是用力摇出的“哐哐”声,而是“哗哗”声。阿Q一个鲤鱼打挺,光了上身便冲出去。只见一条黑影正在翻门,好象上衣被门上的尖刺挂住了;铁门下面,还有一人正要往外翻。阿Q大叫:“有贼!抓贼呀――!”边叫边扑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门上那贼已挣破衣襟掉了下去,门内这贼也已攀到中间,并朝阿Q一脚蹬来。阿Q面部吃那贼一脚,眼冒金星,幸而不曾跌倒;猛往上一跃,便死死抓住了脚踝,再往下一坠,竟将贼人拖下门来。忽然白光一闪,阿Q只觉得大腿上发凉,接着便是钻心透骨的痛。贼人趁势在阿Q小腿上再补一刀,庚即跃上大门。阿Q忍痛扑去,再次抓住那贼的脚踝。这当儿后院有人闻讯赶来,眼见得贼人便要就擒,阿Q忽然觉得两手一空,紧接着“咚”的一声昏倒在血泊之中。------

待阿Q彻底苏醒过来,已是半个月之后,且已经是在回未庄的路上了。

阿Q依稀记得,为了逃农业税,自己只好进城打工,是去了县城,好象是在一家叫国土局的单位当门卫的。他在那里干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现在,却梦一般走在回未庄的路上,这不是很好笑吗?在梦里,他抓住了一个贼----。抓贼?对了,想起来了!那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床前围了好多人,七嘴八舌地赞他勇敢,夸他是条汉子。说是他倒下后还紧紧抓住一只皮鞋。贼的皮鞋。然后说他受了伤,且摔成了脑震荡。阿Q当时就想,大约要转正了。后来,他又隐约听人说,贼是趁汪局长夫妇外出度假时撬门进去的;那晚汪局长家被贼翻得乱七八糟,幸而什么也没丢。再后来便听说案子破了,其中有一个贼叫阿太。阿Q认得一个电工,那人也叫阿太,而且是他的好朋友。阿太本来也是要转正的,却不知为什么跑了。再后来,医生说阿Q只能治到这个程度,可以出院了。于是赵主任,还有钱主任都来了,给了他三百块钱,然后说:“赵阿Q,你可以回家了。回哪里?当然是回未庄。”阿Q便有些气恼,小心地问:“不是说,要转正的么?”“转正?”两位主任一齐大笑,“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回未庄的路上,阿Q大抵已经心平气和了。孙子才喜欢当门卫哩,他想。孙子才肯半夜三更爬起来给人开门,他又想,且回忆起在土谷祠一觉睡到自然醒的美好时光。想到土谷祠,便依稀记得已经被王胡和小D上了大锁。想到王胡和小D,便想到欠下的农业税。慌忙捏了捏口袋,又想到口袋里的钱有二百五就要乖乖地交给妈妈的王胡和小D,阿Q急了,掉头便往县城方向走。走了几步,似乎想起自己不再是门卫,而且赵二也不晓得去了哪里,于是又掉头往回走。走了一会儿,想起王胡的警棍,便掉头。掉头之后,原地张望了一会儿,忽然在自己脸上啪啪打了两下,嘴里不知道念叨着什么,再掉头......

远远望去,土谷祠就要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