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影评、剧评、书评、诗评连连看雕刻时光——影评专栏

茉上花开——观《茉莉花开》后感

2018-08-24  本文已影响5人  如果我是郭洁婷

一部讲述了三个时代三个女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造就的不同人格和人生。

很多人说,为什么非要三个人都找同一个人演。我想,如果不是一个人,或许这部片子将大打折扣。她们看似三个人,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三段式经历。

1.美艳却缺少灵魂的茉

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有着大上海贵妇般精致的母亲,为何会将她教育得如此空洞毫无灵魂可言?这个疑问一直到她怀着孩子回到家,我才明白过来。她母亲固然精致优雅,是一个高贵的好女人,却不是一个好母亲。因为她把自己过得像矜贵的瓷器,却没有身为母亲的觉悟。她跟女儿的感情疏离且端着,两人仿佛只是相依为命的…室友。

而茉呢?我本以为是一个不愁吃穿便追求理想的进步女青年,可惜,她就是一个喜欢混迹名利场的花瓶。

片中有处细节刻画得很好,即使孩子在身后哭泣,她依旧忘不掉先买碗红豆粥喂饱自己。大上海女人的宠辱不惊或说刻在骨子里的,无时无刻保持风范的灵魂。

2. 骄傲却神经质的莉

时光流转,茉一巴掌拍上那个理发师的瞬间,让她开始懂得如何开始自己的生活了。

18岁的莉一脸花季少女陷入爱情的甜满。擦身而过未能被注意,却勇敢地叫住对方并成功引起邹杰的注意。她的勇敢和直白,归功于母亲茉把她当大小姐般地养着,养出了一身的骄傲。

跟一起观影的小伙伴说,就是这种人才能撩到男神,我们早在与男神擦肩而不被注意的时候,就永远只有“擦肩之交”了。

哈哈哈。回到正题。

当那句“恭喜莉莉走出资产阶级家庭,与工人家庭结合”时,我噗嗤一笑。莉的神经质和严重的焦虑感和不信任感,本不应该存在于生活毫无磨难的她身上。于是,把视线拉高到社会中看,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扭曲且夸大的价值观,深入地影响着每个人,改变着他们原有的生活路径。隐晦的政治影射和讽刺,点到为止。大炼钢的场景拍摄地十分接地气,一下子把人拉到了时代洪流中。敏感的神经终于爆发,于是邹杰卧轨,莉莉也随之消失在火车的尽头。这时候的莉莉,不再像茉那样只有挂在男人身上的依附感,她会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跑回娘家,焦急忐忑地等着对方低头。她开始懂得在命运中,掌握主动权。

3.温婉却坚韧独立的花

本就孤儿出身的花,在外婆的呵护下长成了一个委婉的文青。她不像茉,对爱情更多的是欲望;不像莉,对爱情是偏执;她的爱,更多的是奉献。她一直在为着双方的未来而默默打拼着,直到听说自己被甩。

她一边听着胎教音乐一边做产前预演的时候,独立坚强的模样让人心疼却又无奈。直到最后她独自一人在雨中产下孩子并抚养长大。她最后那一抹微笑,是磨难过后,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的成熟。

从空洞到急于追求自我再到拥抱自我,仿佛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青春期-拼搏期,再到最后真正地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讲得是三个女人的一生,但映射的却是一个人从空洞到独立的成长历程。

茉上花开了,她温柔以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