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我爱编程

“人体感应灯”教学设计(18组)

2017-11-21  本文已影响37人  K_K_W

第18组:李文捷 王培丽 赵新瑜
指导教师:刘新阳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90分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光敏电阻和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输入输出管脚的设定与连接;
  3. 理解电路的基本结构;
  4. 学会使用Mixly进行代码的编写。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代码的编写与电路的搭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培养协作能力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合作的意识,产生代码编写与操作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光敏电阻与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 Mixly中相关代码的编写。
难点:

光敏电阻、热释电传感器与灯泡在短路中的关系

三、教学环境和资源:

实验室(多媒体与装有Mixly软件的电脑)
Arduino Uno套件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起点水平:

     本课程内容面向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通过先前的学习已经对Mixly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他们已经学习了物理有关电路的知识,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电路的连接。

学生的一般特征:

     九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处于不断提高的阶段,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锻炼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贴合生活的项目实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提高创新创造能力。

五、教学策略:

教法:

讲授法、实验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张华的爷爷视力不好,半夜起床的时候经常找不到灯的开关。为此,张华想找到一种方便的开灯的方法。你能运用Mixly的相关知识,提出一个解决方法吗?”

2. 讲授新课:
3. 合作探究:
4. 总结交流:
5. 布置作业:

     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可以包括编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截图及其解决方法)

七、教学评价:

     利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的评价表格,利用打分的形式,分别在“表达与交流”“合作协作意识”“实验组织情况”三方面进行评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