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习的点滴心得

2016-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ttyydezheng

鉴于学校硬性要求,本来不打算实习的我在听了师姐的一句话"实习过和没实习过的区别还是有的",最后有幸在银行无薪实习,没去实习前,周围人都说去银行实习就是打杂,你知道后不可避免地带着这种谈得上先入为主的心态开始了实习。

1、脱口而出地打杂并没有脱口而出的简单

不知道初入职场的你是否也经历过这种尴尬,你的上司派一份工作给你,你闷声地做了,不过验收工作你的上司发现了一些错误,并把你叫到办公室,指出你的错误,你只能赔着笑脸,说我回去再改改。

第一份工作是一名经理给我一打资料打孔,他大概地和我说了下怎么对准打孔,我就开始了,因为那个打孔机只能过很薄的纸,打到最后的时候,因为剩下的那一打时,我索性一下子压了过去,想不到有几页脱孔了。于是很抱歉地去和那个经理交差。经理翻阅了一下,他就感觉不对劲,拿来原件比对了一下,才发现我把他的顺序弄乱了,此刻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走过去问是不是有顺序排列的,如果有,我再排一下。他后来给我排了下。

本来是一次能搞定的事情,到了我这儿耗费了大半个钟。如果我在认真观察他打孔之后怎么排放资料,如果我多一张嘴问打孔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我在听他说了之后,并对他说你看我弄一遍,确认下再走的话,这种大面积返工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

此刻,你抱怨经理没有说清楚给你听吗?你最初没有意识到的细节就是因为我想当然的心态一叶障目了,换句话说我这种想当然的心自动启动了屏蔽功能。我开始意识到这种心态的弊端,并决定要下次杜绝。之前看过些文章说职场上比较青睐那种一指出问题或者毛病就立刻改正的人。想想这些年在课堂上念念不忘的那些知识哪一个不是老师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耳提面命地讲着才记牢的,高中时候的一位资深数学说,很多题目都至少讲三遍以上,大部分的学生才懂。可是在学校是你交钱给学校来学东西的。职场却不是,它是花钱请你来为企业公司创造效益的,所以它不会给你太多的机会来和你多次重复地讲述这些要领,如果你的自主学习能力够强,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把这些要领记好,同时下次避免不出现同样的错误,说不定很多上司都会有事不过三的原则。

长个心,复印,打印,或者打孔时要问多些细节或者是你做这件事情的标准(打孔是否注意装订的顺序,其位置也会影响美观度,复印是否要双面等),这样能帮你少些大面积返工。

2、打杂的心态就只能打杂,学习的心态到处都能学习。

最初的我确实抱着打杂的心态去实习,慢慢地我发现这种心态让我有了一种类似应付作业的赶脚。经理们叫我去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反正我只是实习生,也就实习一两个月,如果很机械地打杂,真的就只能做着机械地应付任务。应付任务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你没有把别人叫你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即非主人翁的心态,那结果就可想而知。很多时候你认真是因为你觉得这件事情对你特别重要,所以你才会很认真。

近来一次,一经理给我一堆装订好的资料叫我去帮他复印,我那时也是刚刚学会给过机复印,谁知道因为我没有把装订好的资料搞松了,有的两页粘在一起,以至于两页的过机就只出一页,知道复印完才发现出现了这个问题,整个中午都在对原件和补漏页的。

越发觉得自己没用,复印这种事情都会做得漏洞百出。渐渐地,我意识到打杂也是门技术活,能把打杂这种小事做好也是需要清晰的头脑,细心的工作态度等。忽悠应付的心态只会忽视了一件小事中的重难点。

反思自己这些年学习上生活上犯过的错误,以前拿到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一有开头的思路提笔就洋洋洒洒地写,写到中途算不对的时候才发现一开始就忽视了一些小条件,于是乎就只能撕撕涂涂改改地折回去重新审题,重头开始,考试场上多吃亏。

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这个事情高屋建瓴的把握,一切都在把握之中的全局观才不会中途出乱子。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提到写作的时候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不只是写作,一道公式的推导,一场演讲的内在逻辑等等,哪一个不需要你先不用急着讲,急着推导,你先试试自己是否能 想~清楚了,然后再讲,听得人也不会乱,你也不会出现卡顿。格局就是在你站得位置上你能看得多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