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体面,都是钱给的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是啊,正如有人说的那样: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但是生活中,我们却很少坦然谈钱。
和对象谈钱吧,生怕他觉得自己肤浅拜金;
和老板谈钱吧,唯恐对方认为自己功利现实;
和熟人谈钱吧,又担心伤了彼此多年的交情;
……
电影《寄生虫》里有句话说得好:“钱就是熨斗,能把一切熨平了。”
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不是连绵十里的人脉,也不是百依百顺的儿女,而是银行账户里有一个能让你饿了有饭吃、倦了有房住、病了有药医的数字。
有人问: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的差距有多大?
一个高赞的回答是:不大,就隔一场重病。
确实如此,高额的医药费,足够拖垮一个家庭。
正所谓“一人重病,全家沦陷”。
在某些时候,钱的多少,决定了生命的长度。
工作的累、日子的苦算什么,缺钱才是人生中最大的难。
缺一次钱,你才会知道什么叫“穷在闹市无人问”,有些友谊的小船,真的会说翻就翻;
缺一次钱,你才会明白什么叫“贫贱夫妻百事哀”,有情,并不能饮水饱;
缺一次钱,你才会知晓什么叫“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攀贵疏贫,是悲哀,却是世间常态。
所以,成年人的体面,都是钱给的。
所谓体面,不过是金钱织就的遮羞布:遮住了你的抱头痛哭,遮住了我的空无一物。
在这块遮羞布的背后,藏着的,是一地鸡毛的生活,和早已千疮百孔的人生。
张爱玲曾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长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欢乐颂》中,樊胜美父亲因病住院,急需十万块钱手术费。她拿不出,只能蹲在楼道里痛哭——缺钱,击碎的不仅是她的自尊,还有她苦苦维持的体面。
生活中,我们辛苦赚钱,不是因为多爱钱。而是这辈子,不想因为钱和谁低三下四,也不想因为钱而为难谁。只是希望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我有能力分担;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不会囊中羞涩。
赚钱或许很辛苦,但是没钱赚更苦。
一场疫情,让很多人兵荒马乱。缺钱,我们终于明白过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努力赚钱能给你带来的是选择的权利——选择做什么,而不是只能做什么。
不要觉得谈钱很庸俗,缺钱带来的无力、无奈、无措,没有谁能抵挡得了。
所以,趁着岁月尚早,趁着时光未老,趁着时间和精力还在,努力赚钱,认真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