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学习职场菜鸟成长记

有多少邮件可以重发

2018-03-09  本文已影响18人  凌菲智享汇

原编:Lily| 图:网络

正文共:6492 字

预计阅读时间: 17 分钟

电子邮件是每个职场中人密不可分的办公工具之一,司空见惯,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就像使用QQ或者微信一样随意回复,

殊不知,随意发出的一封邮件,有可能断送一份前程。

故事:“史上最强女秘书”

那是一段尘封往事,曾经火遍各种论坛、社区,尽管现在鲜有人提,但在网上还是能搜索到那个当年“上了头条”的故事。

“史上最强女秘书”事件 

  2006年4月7日晚,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数小时后,陆纯初还是难抑怒火,于是在凌晨1时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陆在发送这封邮件的时候,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结果瑞贝卡以一封咄咄逼人的邮件进行回复,并让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这件事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形成几千人转发的局面。一些网友称瑞贝卡为“史上最强女秘书”。 

邮件原文:

在这场轩然大波尘埃落定之后,故事的结局是:瑞贝卡得到了舆论的声援,却很快被EMC辞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司聘用,同年6月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离职,据说是因为市场业绩不佳,但大家都明白与那封邮件不无关系。

我们不谈“陆纯初”的管理存在哪些弊端,也不论“瑞贝卡”的回应是否稳妥,我们只关注此刻的主题,单看电子邮件的使用上有哪些不妥:

先看“陆纯初”的邮件(上图下方英文邮件)


再看“瑞贝卡”的回复邮件


邮件的保密问题

你能回答出上述问题么?如果答出来也不要声张,继续往下看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发出一封得体的邮件?

邮件撰写之前

当你准备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时,

你是打开新建邮件马上输入,还是需要先经过思考才去做?

根据很多高效人士的建议:先在头脑中构思好,从沟通的策略-以收件方的角度考虑整个邮件的撰写,似乎效果更佳。

电子邮件撰写前的思考流程:

问题看似分散,实则相互关联,即便是正确的信息如果选错沟通方式,极有可能得不到你预期的答复。

小贴士:如何使用电子邮件恰当的沟通


常见沟通方式的特点


电子邮件胜任的沟通场景


        面向多人传递信息:会议邀请或通知、申请批准、出指令、索要信息、

        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分享,表彰通告、激励士气等,可发送邮件。

        A/ 保存结果、档案、证据、附件,或是发送会议纪要给相关参会人员时,

           可发送邮件。

        B/ 约定双方达成意见的正式确定,

           如分工、观点、确认行动计划时,可发送邮件。

        C/ 需要给对方更多思考或行动的时间,可发送邮件。

不适宜使用电子邮件的情形


邮件与其他通讯方式的配合及使用

通常而言,电子邮件相对微信、QQ等及时通讯工具而言,较为封闭,相比之下效率并不高。但邮件的“呼朋唤伴,紧密配合”的能力很强,很多时候会取得“1+1>2”的增值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要视沟通情境以及信息接收者的需求、习惯,灵活选择匹配多种沟通方式来实现沟通目的。

如何撰写一封得体的邮件?


既然电子邮件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发出一封专业得体的电子邮件呢?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电子邮件的每个组成部分的关注要点,以便于大家尽快掌握邮件的正确使用方法。



收件人:是受理这封邮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并对邮件予以回复响应。


决定事情成败的因素并非是事情本身,而取决于处理事情的人,因此,收件人为第一要素。

例如:会议纪要,收件人可以确认内容(是否有需要了解的模糊内容)、作出响应(对应的任务)、保存归档(方便回溯查看)。

要点:

抄送人:需要同步知道即可(比如收件人的领导和发件人的领导)


抄送的人没有义务对邮件予以响应,如果抄送的人有建议,是可以回复邮件的。 

密送:被密送的人看不到其他密送的人的信息


例如:邀请函,可以保护隐私(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公布自己的邮件地址),单独回复(避免收信人“回复全部”,占用大家时间)


主题:主题是内容的眼睛

邮件中的主题栏是一种过滤机制,是接收者了解邮件的第一信息,因此要提纲挈领使用有意义的主题,让收件人可以更好地区分出每封邮件主旨内容,迅速了解邮件内容并判断其重要性。 

        例如:标题为“开会”,想象我们每天要收到多少封电子邮件。

        现在,再想象一下有多少封邮件中会带有“开会”的关键词。


称谓:对对方要有比较正式的称呼,如“尊敬的ХХХ先生(女士)”

邮件的开头要恰当地称呼收件人。这既显得礼貌,也明确提醒某收件人,此邮件是要求其给出必要的回应的。


常见的邮件开场白



邮件正文

       A/发件人不够专业或者没有认真对待此次谈

       B/发件人太忙了,都没有时间来说清楚自己的要求;

       C/不知道发件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例如“昨天见到你很高兴!!期待下次再见!保重!”

        滥用惊叹号来表达积极情感有时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邮件附件:养成先添加附件再写正文的习惯,避免忘记添加附件。


结束语

Boomerang对超过35万封电子邮件的研究发现,即使是不同方式表达感谢的结束语,也会产生的不同的回复率。


TOP 8 高频结束语的回复率

提前感谢(Thanks in advance) 65.7%

感谢(Thanks) 63.0%

感谢您(Thank you) 57.9%

谢谢(Cheers) 54.4%

诚挚的问候(Kind Regards) 53.9%

问候(Regards) 53.5%

最好的问候(Best Regards) 52.9%

祝好(Best) 51.2%

结尾签名


设定签名档,方便他人通过电话等其他方式联系;

每封邮件在结尾都应签名,这样对方可以清楚的知道发件人信息。

签名信息只需一些必要信息,可包括姓名、职务、公司、电话、地址等信息,但信息不宜行数过多,一般不超过 4 行。

邮件发送之前 一切还来得及

“嘿,我刚刚被解雇。”

“太巧了!”我也是,一起去喝啤酒。“

这段对话昨天频繁发生在英国保险公司Aviva的办公楼中,

人事老总在开人的时候不幸将一份发给被解雇员工的电子邮件群发给单位里所有的1300名员工,导致整个公司出现大地震,许多人在看到邮件后都目瞪口呆。

Aviva之后迅速对这一严重事件表示抱歉,但这份邮件的影响还不仅仅在公司本部,全球各地的工作人员都收到了这份错误邮件,公司还需要向这些人员们一个一个解释原因。

科技带来了便利,它淘汰了办事员时代,但科技犯起错误来的效率实在是高出人们想象。

为了避免这种“一键触发”的尴尬,在邮件发出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邮件发送之后


应电话或者微信等及方式及时通知对方查收。


发送时间的建议


工作邮件尽量在工作日发出,以收件人角度为思考中心,考虑带给别人的影响及压力。

例如:

您作为一个尽职的下属,在周末给您的领导发了一封邮件,您或许是想第一时间汇报给领导,领导也许会解读为这件事对你的困扰很严重,不得不在周末思考怎样处理?

(如果确实是非常紧急重要的事项,确实是要第一时间汇报给领导的,在那些特殊情境中更为高效的沟通渠道是电话)

您作为管理者在周六早上发了封邮件,视作周一的提醒,您的下属或许会解读为必须马上处理。您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占用他的周末,这似乎不能为下周开个好头。


邮件回复技巧


        如果只需要单独一个人知道的事,单独回复给他即可;

        如果你对发件人提出的要求作出结论响应,应该让大家都知道;

        不要让对方(发件人)帮你完成这件事情。 

        如果你对发件人的提出的问题不清楚,或有不同的意见,

        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你一言,他一语,多封邮件不停互动, 

        应该与发件人单独沟通,等有定论再同步大家。

掌握了邮件的规则,工作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无论是采用何种沟通方式,

最核心是:以对方为中心,按照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和安排,以双赢的结果为目标,唯有如此,沟通才会越来越顺畅!

最后,希望我们的邮件能够为我们的职场助力,专业加分!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