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之桃花虫|乡野拾遗
桃花虫,又名桃花虾,是一种水生小虫子。在湘西苗疆的溪流中,随处可见。
某人才到湘西时,去的第一个寨子是德夯苗寨。在往雷公洞的路上,一条小溪从山顶流下,溪水清澈见石,鱼虾成群,螃蟹乱爬。
路边上,苗家阿婆卖些吃食,多是苗疆特色风味。油炸山螃蟹、金黄干鱼仔、去壳肉蜈蚣、碳焦小泥鳅……
当然,最可爱的,当属桃花虫。话说,吃了桃花虫,必走桃花运,诱惑极大。
手捉桃花虫(网图)想到挑花朵朵的美妙故事,又梦幻着会偶遇个娇滴滴的苗家阿妹,男孩们自然不会错过,争相买来挑花虫,一串一口,囫囵吞下。当然,也有彪悍的妹子,难免亦想寻个苗家阿哥,弄串桃花虫也是有的。
桃花虫,如何做来吃?某人曾在《苗族之重口美食·乡野拾遗》中略微提到过。
每年三月左右,桃花最美时,小溪水势微涨,桃花虫长得最为肥嫩。
湘西苗家人,便在这落英缤纷的桃花季节,三两成群去捕捞此虫,故有此名。
桃花中的捕捞人(网)桃花虫,生长在溪河中石头下面或水草丛中,外形象一节炭笔,有双夹,如水蜈蚣似的乱爬乱钻。因其常与当地特产米虾伴生,苗家人又叫它“虾公”。
不得不佩服山民的想象力,与虾为伴,也就顾不得种族了,在桃花的牵引之中,桃花虫与虾米成了“夫妻”。虾公之名,颇为有趣。若是此等取法,那虾米也可以叫做“桃花妻”或是“桃花妹”。不过,山民们依旧是聪明的,浅藏辄止,未落得俗套。
某人在湘西时,常在长着桃树的溪边,见春风拂动,桃花朵朵飘落,一群群腰挎鱼篓,手提细网的苗家姑娘,高挽着裤腿,带着笑语在水中捞桃花虫。自古以来,桃花季去捞桃花虫,成为了湘西苗家人的一种特有风俗。难能可贵的是,此俗并未变化,亦未受到什么影响,一直传承至今。到当下,仍是处处可见,人人欢喜。
捕捞到了桃花虫,清理得当,晒干或者烘干,层层包裹,用竹篓子装起来,藏在灶房的阁楼上。待到吃时,取下来油炸,或者与瘦肉或辣椒爆炒,外焦里嫩,味道鲜美。
油炸桃花虫(网图)若是进了苗寨,苗家人以桃花虫作为珍品待客,加上一壶温过的米酒,那是把客人当做贵宾来看待了。自然,客人也是以吃到桃花虫,为最荣幸和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