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八佰》争议,我们还能想起苏州河流过的痛吗?
图中这栋楼是新晋网红打卡地,入馆参观需要数天前预约,83年前的人肯定想不到。
这幢带着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六层建筑,矗立在上海市静安区西藏路桥北岸,一旁苏州河仍然安静的流着,如果没有斑驳的弹孔,这栋毫不起眼的老楼几乎淹没在魔都楼丛中。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中学历史书的知识点,不否认《八佰》存在艺术加工,但真实的淞沪会战,因双方投入了看家底的部队和重火器,导致战况之惨烈,又非《八佰》所能及。
日本老兵曾根一夫在回忆录提到,1937年,他跟随名古屋第3师团68联队在吴淞口登陆时,第一眼看到先头部队已躺满岸边,那些尸体眼珠子因为腐烂膨胀,凸出来好几厘米,爬满蛆虫臭气扑鼻,那种场景不能用人间形容。
很多和他一样的日本兵,来到上海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打仗,而是呕吐。
有观众看了管虎的《八佰》后,认为影片对情绪的渲染有些夸张,针对这种看法,我想说,两个时代不一样,我先从1937年的上海说起,以便深入剖析《八佰》究竟在表达什么。
说四行仓库带着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有根据的,当88师524团一营用仓库里的麻袋堵墙时,淞沪战线已处于崩盘前夕。
北面,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准备强渡苏州河,急于了结战事;南面,日本参谋总部临时组建的第十军,海路绕道杭州湾,国军竟毫无察觉。
蒋介石拼了老本,把大部分岸防部队调到闸北死顶松井石根,以至背后命门大开;众多黄埔高材生在罗店和大场打到上头,没法冷静思考,也忘了不设防的杭州湾,结果开了个历史玩笑。
两个半月,70万国军顶13万日军,死伤近半仍没守住闸北,只能退入苏州河南岸第二道防线,《八佰》讲述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几天。
神剧看多的人可能奇怪,70万对13万就打成这样?不客气说,即将登陆杭州湾的第十军,还是日军参谋总部对蒋介石精锐的重视。
一个是积贫积弱、内耗严重的农业国,士兵90%是文盲,饭都吃不饱;一个是已经拥有航母的发达列强,士兵普及了高中教育,个子虽然不高,但一身腱子肉,拼刺刀都能以一敌三。
双方在火力、装备、战术、细节、单兵素养、指挥协调、后勤保障上存在全方位代差,导致国军普通师的火力还不如日军一个联队,一旦投入重武器,战损比可达1:10。
理论上,这种战损比,在热兵器时代是不能正面怼的。
就连精气神都不一样,鬼子被军国主义洗脑后够凶悍,国军虽多义士,但也有不少逃兵,因为很多穷人参军只为混口饭;下层百姓连年经历军阀混战,渐失家国信念,除了麻木,就是研究跑路。
《八佰》给苏州河南岸拍的众生相,还原了开战初期不少国人的真实心态,不管是十里洋场的时髦美女、打着麻将的姨太太,还是开赌场的社会姐,起初只想看热闹,对岸火光仿佛与自己无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们今天审视一场早已定论的战争,属于后知后觉,可在山河凌乱、战火纷飞的1937年,有几个普通中国人相信最后的胜利呢?
可历史就是由一连串意外构成的,说不清是偶然还是必然。
比如日本军部很意外中国居然动用举国之力抗争一隅,中国军人竟敢迎头硬怼,打乱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而国军也没指望四行仓库几百人打出什么战果。
这时意外又发生了。
蒋介石本可趁着第十军登陆前,把部队撤到苏南一带组织防线,但决策上犹犹豫豫、朝令夕改,这个毛病几乎贯穿他的一生,比如1937年,就犯了优柔寡断之忌,导致淞沪和南京打的虎头蛇尾。
题外话,《八佰》并不是很多自媒体声称的淞沪最后一战,更为惨烈的松江阻击战才是。
柳川平助的第十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后,国军差点被包饺子,蒋介石仍在幻想国联布鲁塞尔会议能够阻止日本,所以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
陈诚急令67军跑到松江堵窟窿,67军番号拼没了,才给蒋介石换来三天撤退时间。
蒋介石如梦方醒,匆忙下达撤退令,各部队缺乏组织,涌向南京。路上跑散的,被敌人飞机撵着炸的,又损失了十几万人,
松江之战鲜有人知,因为67军是东北军,蒋介石没忘一年前东北军从华清池架走自己,后来东北军大部分倒在抗日战场上,都没得到宣传,以至今天几乎被遗忘。而88师是中央军,所以,对四行仓库的宣传远大于松江阻击战。
其实进入四行仓库的400多人也不是嫡系,多数来自湖北通城保安团,88师德械精锐在开战初期就拼光了,只能靠地方杂牌来补充战损。
《八佰》用多种方言渲染524团一营的悲壮,可以理解为导演管虎借四行仓库,表达对淞沪会战所有中国人的敬意,所以不分嫡系和杂牌,也不分战士和百姓。
回头再说说《八佰》是怎么诞生的。
上海打了两个半月,精锐耗尽,北岸已无守住可能,蒋介石打算以河为界,在南岸筑起防线,结果听说国联要在布鲁塞尔开会调停中日矛盾,就临时打算在北岸留支部队,拖到国联开会,拖一天是一天,以向国际表明中国抗战的态度,争取支持。
那时蒋介石还对英美抱有幻想,自己国家没有能力独自承受灾难时,幻想也是救命稻草。
《八佰》讲的没错,四行仓库是一场政治秀,而在绥靖流行的年代,西方不可能替一个贫弱国家得罪同为列强的日本,所以九国公约也成了表演秀。
老蒋想留部队在北岸打巷战,灵感还是来自红军,因为红军游击让他吃了不少苦,他也想让日本人吃吃苦头,于是告诉顾祝同,让他挑支精锐留在闸北,给国军长长脸。
顾祝同让88师留下,毕竟老蒋嫡系,名正言顺,留嫡系打巷战,最能体现委员长的抗战决心。
88师师长孙元良是个争议人物,有功有过,饱受非议,但他的一生堪称锦鲤护体了:
黄埔一期生,20年代北伐,30年代抗战,40年代淮海逃跑,退到台湾写回忆录,70年代跑到日本开面馆,又回台开纺织公司,自任董事长,80年代和日本右翼斗嘴,90年代上电视录节目,离世已是2007年,那年北斗卫星上天,史蒂夫乔布斯发行了一部叫 iphone的智能手机。补充一句,孙元良有个儿子叫孙祥钟,艺名秦汉,搭档叫林青霞;秦汉的儿子孙国豪也是台湾明星。
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带着体温的历史书啊。
插播孙元良这段,权当八卦,毕竟一提88师就绕不过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更迷的是,不管孙元良怎么藏私心,有争议,甚至因为逃跑得过飞将军称号,他手下兵倒是挺给他长脸的,不然没有《八佰》这个故事。
若能解开这个谜,也就明白贫弱中国为什么战胜了强悍日本,当然,答案不在横店,后文再议。
孙元良怎么能让自己家底打光呢?就对顾祝同说,留一个师和留一个团都是败,何必多搭命?顾祝同觉得有道理,同意只留一个团。
而孙元良最后只派了一个营,营里的兵经过几次补充,早不是开战前那些弟兄了,而是外省的新兵蛋子,连选中的谢晋元都是非嫡系出身,让这群人留守,不指望出彩,能交差就行。
为了迷惑日军,谢晋元对外号称800人,实际只有400多人。
至于阻击地点选的非常巧,四行仓库东南就是英美租界,便于对外宣传,也让日军攻打时不敢使用重炮和航空炸弹,以免误炸,毕竟1937年太平洋战争还没开始,日本人也不敢节外生枝。
四行仓库比一般建筑结实,轻型火炮打不透。抵消火力优势后,双方都使用降维武器,国军不比日军差,还有可能把日军拖住。
至于四行仓库阻击战的魔幻现实主义,在于这是一场人类史上少有的可以被世界主流媒体拍摄,还能让普通老百姓围观的战场。
真实的1937年,苏州河南岸围观战事的人,最多时达到了数万,这种奇事在战争史上很难重现。
以苏州河为界,南北是两个世界,南面租界灯火通明,车如流水马如龙,而北岸断壁残垣,火光冲天,已成人间地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战场了。
而且双方的战力真不在一个层面上,弱小一方招致同情,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但正如《八佰》交待那样,南岸诸多围观,最初只是围观而已。
铺垫这么多,是想说明当年中国人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①连年军阀混战,打到江山残破,家底所剩无几;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各怀私心。
②很多百姓麻木不仁,乱世只求活命,参军只为有口饭吃,家国观念在当时并不深入人心。
③那时甚至没有几人相信胜利,就连老蒋拼命和日本打,也不是为了取胜,而是为了以战主和,仍把最大希望寄托于其他列强介入调停。
④那时从上到下虽在殊死反抗,但普遍存在畏战情绪,双方实力差距太大,都心知肚明。
所以,抗战初期,中国人几乎是在绝望中拼命抗争的。
回到上面的提问,为什么中国能够战胜日本?我将从新角度解读管虎的想法。
《八佰》在细节上,与史实的确有出入,可它毕竟属于影视作品,允许艺术创作的空间。如果《八佰》能够用饱满的情绪让大家感受过往,让今人理解故人苦痛,唤醒民族记忆,有何不可?
《八佰》是亚洲首部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的影片,能够给予沉浸感,所以看过《八佰》的观众,多少都能体验一把回到1937年的感觉。正因为战争场面过于残忍,压抑感随时溢屏,才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抗战不易。
我们先辈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
二战日军,是现代文明史最残暴的军队,也是人类史上最残暴的军队之一。他们违反交战规则,肆意屠杀俘虏和平民,嗜血成性。
比如影片开头,日军把一刀刀活剐后的国军俘虏绑上对面楼顶,妄图恐吓守军,这种行为根本不是正常军人做出来的事,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虐杀战俘和平民是当时日军的普遍行为。
而且在楼下,拿俘虏做活体靶子练习刺杀的情节,也取材于历史。当年就有防守蒙古路旱桥一带国军,因未能及时撤出被俘,之后被日军押到苏州河畔,全部一刀刀刺死。
在武士道精神洗脑下,对所有生命都缺乏基本认同感,所以日军也反常的不怕死,而且他们比国军训练更有素,武器更精良,面对这样的军队,除了以命抵命,没有其他办法。
日军用残杀俘虏恐吓仓库守军,反倒激发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这些被害俘虏多是守军同乡。
人不畏死,耐克以死惧之?
四天战斗中,那些新兵或逃兵,比如来自湖北的新兵蛋子端午,来自东北安东的瓜怂,来自西北从没碰过女人所以不想死的羊拐,甚至来自浙江保安团从没摸过枪的老算盘,操着天南海北口音,都经历了想法逃命,再到向死而生的过程。
那一刻他们作为中国军人,代表着所有中国人,身后就是故乡和家人,已经无路可退。
除了军人,这种心路历程的转变,还体现在隔岸观火的租界众生身上。
一条苏州河隔开两个世界,烈火熊熊的断壁残垣,对比着霓虹闪烁的夜夜笙歌,不管是阻止国人过桥的青帮马仔刀子,还是开赌场的蓉姐,还有打着麻将的上海太太,都只关注自己生活,北岸战事仿佛与他们无关。
他们生活在上海繁华租界中,常年被英美列强庇护,或许早就忘了自己的国籍,而对面仓库里的中国守军,都是来自外省小县城的穷苦乡下人,有人来上海只为了看一眼大城市有多繁华,这种身份反差十分强烈。
然而就是这群来自小地方的人,用血肉之躯守护大上海,比如陈树生,为了阻止日军爆破队炸墙,绑满手榴弹,从缺口跳下,充当人体炸弹自爆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南岸的麻木看客们。
历史上的陈树生,湖北利川人,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1营2连2排4班班副,牺牲于1937年10月28日,牺牲方式与影片中的陈树生如出一辙。
排队自爆这一段,是《八佰》中最冲击人性的一幕。
陈树生自爆后,日军爆破队顶着能够弹开手榴弹的钢板,继续向仓库墙下聚拢,一旦仓库墙壁被爆破,日军蜂拥而入,所有努力都将化为乌有,既然手榴弹不管用,只能靠人体自身重量砸开日军的钢板阵,一个陈树生还不够。
所以,更加震撼南岸人群的一幕出现了:
仓库内,机枪连列队,每个人身上都捆满手榴弹,排着队从缺口跳下。他们在跳下之前,都大喊一声自己的故乡和姓名,因为中国人不管做什么都讲究师出有名,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湖北通城,李满仓”,纵身跳下,一声巨响,炸碎!
“下一个!”
“湖北通城,孙守财”,纵身跳下,一声巨响,炸碎!
“湖南浏阳,王金斗”,纵身跳下,一声巨响,炸碎!
“下一个,快,钢板要合上了!”
“娘,孩儿不孝了!”,没留名字,纵身跳下,一声巨响,炸碎!
一声又一声巨响震颤着苏州河,南岸人群,顷刻间鸦雀无声,或目瞪口呆,或不忍直视,或掩面而泣,那一刻他们终于明白,这些粉身碎骨的外乡人,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中国人,也都是娘生的。
哪怕是在荧幕之外,这一声声巨响,也让影院变得鸦雀无声,除了角落里的抽泣。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中国军人身绑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仅限于四行仓库。贫瘠到只剩一腔鲜血的弱国军人,才会做出这种无奈选择。压抑、屈辱、心痛、震撼,各种情绪一下子唤醒了南岸的中国人,他们不再坐壁上观。
众人醒来那天起,妓女与太太们顶着入冬寒风排起捐赠队伍;赌场老板蓉姐砸开墙壁,拿出私藏药品,奔跑迎接即将过桥的守军;青帮马仔签订生死状,顶着日军狙击过桥,只为送电话线给对岸,最后全部爆头而死;就连平日懦弱的教授,也痛骂鬼子太欺负人,打开窗子拿起猎枪射向北岸。
南岸众人态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年麻木、害怕、自私的普通国人的一朝醒来,他们从苟且偷生,再到忍无可忍,与国家同命运,这种思想认识的转变,离不开以死抗争的中国军人给他们的再教育。
围观人群里的何香凝,含泪说了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话任何时候都受用。
历史上,守军奉命撤进租界,英军背信弃义缴了他们的枪,还把他们关进孤军营;四年后,谢晋元被汪精卫派人杀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俘虏孤军当劳工,英雄客死他乡。
而蒋介石也没因为四行仓库阻击战的悲壮,盼来九国公约对日本的约束,中国仍要面临独自抗战的局面,历史远比电影残酷。
不管影片还是历史,据守四行仓库的官兵都知道这是一场秀,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为什么呢?
《八佰》中,有位潜入仓库的记者,采访一位守军:“注定要失败,这样抵抗下去有什么意义?”
守军只答一句:“这里是我们的家”,语气非常平静。
当有强盗踹开你家门,践踏你家人时,你也会反抗,这就是唯一意义,也是前面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时的中国人,面对所有不利因素时,还能赢得战争?只因生而为人的尊严。
百科已经对抗战意义盖棺定论,其中有一点尤为醒目:抗日战争,将当时一盘散沙的中国人,重新凝聚到了一起,久违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都因正义的抗争而苏醒。
所以,不管《八佰》在细节上是否与历史有出入,只要它象征一种仗可以输、人不能输的精神,只要能唤醒一些或忘记历史、或不了解历史的现在人,激发他们的身份认同感,电影就是成功的。
尤其疫情后今天,我们面对各种围堵,面对没有硝烟却处处陷阱的外部环境,更需要抱团。
因为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国家强大的年代,先祖们都心怀两个字:家国!
我想,这就是《八佰》想要表明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