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
车轱辘话来回说,就是抓不住重点。
或者明明懂重点,却故意无视。
身边很多人说话都是这样,“口是心非”。
而无论故意与否,一个人内心真正在想什么,其实有时连自己都不清楚。
或许,只有在表达出来的瞬间,才能明白。
潜意识的东西,不去正视,就会被忽略。只要不特别注意,它们会一直安安静静蛰伏在最深处。
所以,某些情境下,语言文字并不能表达一切。
那种用心体会后的不言自明,反而强过眼耳口带来的直观感受。
为什么很多心思细腻的人总显得“矫情”?
——这里所谓的矫情,在神经大条的人看来,就是有话不说,非让人猜。恋爱中常见。
可真的是矫情吗?
追求一种心领神会,共感契合,心有灵犀,有错吗?
产生矛盾的根节,不过是期待落空的问题。
做不到非得强求,才显得“小题大做”或者“矫情”罢了。
本质就是这么简单,可惜外在表现形式一般都是:为一点小事无理取闹、蛮不讲理、不知道在气什么、阴晴不定等等。
所以,冲突双方总是抓不住重点地开始一场争吵。
但,真的抓不住重点吗?
很多人其实能,明知关键是啥,但就是忍不住转移重点。
为什么?
因为不想面对,只想放松。
人生嘛,马马虎虎,差不多能过得去就行了,较什么真呢,是吧。
指责对方不讲理多轻松啊,那样就不用深入思考太多了。
这时候,读书少的好处就来了,互相都表达不清,那就继续糊涂着过呗,反正真正底层人民啊,就算弄明白那么多问题也没意义,因为啥也解决不了。
也就衣食无忧的人,才有空想那么多。
行,不想就不想,逃避就逃避。逃避可耻但有用,生活还是能继续向前。谁说有疙瘩就不能过一辈子呢?
但,你别因此就指责别人啊。
人与人本就很多不同,性别不同的人之间更是有许多天堑般不可调和的思想差异。
孔子说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有那么难做到吗?非得乐滋滋当小人吗?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无法包容别人与自己不一样呢?
比如在他的观念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才是爽朗大方,否则就是小气做作,于是看人家小口吃饭就鄙视得不行。
多大脸?到底哪来的优越感?这世界以他为尊,以他为准,是吧?
还有,看到别人真心赞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美好一面,就说人家是“何不食肉糜”,不知人间疾苦,天真幼稚。
可真有他的。
搞得他自己天天忧国忧民,可怜这个哀叹那个,就显得多高尚多伟大似的。但他也不过只是在网络口嗨,啥行动都没有吧?
而且,真了解人家吗?只通过只言片语就给人判刑是吧,“口诛笔伐”运用得可真好啊。毕竟,随意动动嘴,动动手指,啥后果都没有。
只看表现,只看言论,不看实践,不看后续发展,如此狭隘,如此鼠目寸光,还能自我感觉良好,佩服佩服。
我以前可能也有过这样的阶段,但终归不是彼得潘,不会永远是个孩子。
许多错误,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慢慢修正。以前丢过的脸,长大后别再丢就好了。
所以啊,在说别人蠢坏之前,先看清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才更重要。
当你一个指头指向别人,其他四指可是指向的自己——别杠这句话,你懂什么意思。
好的,话题又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