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烟雨梦和卿欢迎才子才女,鼓励写作新手

张爱玲:爱得痛彻心扉,走得利索干脆

2018-03-06  本文已影响1041人  临溪为砚

文/临溪为砚

张爱玲

1.

提到张爱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高冷,孤傲,才华横溢。”

我常想,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张爱玲,就能写出如此老练毒辣的文章。就像是一只蛊虫,每一字每一句都能钻到读者的心坎上去。

为什么她可以冷静得近乎无情的解剖人性,好像是一位从来不会失手的外科大夫。

后来,我读到了萧红的作品才明白,她一生都没有摆脱穷苦,她写的就是自己。

张爱玲一生饱尝人世艰辛,写出来的人性和痛苦都是真情流露,毫不造作。

哪里需要什么华丽的辞藻,她不过是将自己的痛苦掰开来,揉碎了,涂抹在纸上而已。

正如她自己所言: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2.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她可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重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大女儿,外祖父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

如此显赫的家室,到了张爱玲父亲这一代,早已是昨日星辰,并且家中光景一日不如。

1915年,张志沂与黄逸梵结婚,在外人看来是郎才女貌,金童玉女的结合。

婚后生下张爱玲、张子静一女一儿,看起来也美满幸福。

可张爱玲的父亲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早年靠着祖上的名声混了个一官半职,但是他为人吃喝嫖赌,无一不沾。

婚后甚至染上了鸦片。

五四运动兴起之后,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呼声空前绝后,她的母亲不愿做忍气吞声的家庭妇女。在她四岁那年,选择了和姑姑张茂渊一起,远走欧洲。

然而,母亲的出走并未让父亲有所醒悟,他依旧纸醉金迷,风花雪月,对于张爱玲与弟弟,依旧不闻不问。

在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父亲不理会,母亲远在千里之外, 可想而知,会在她的心灵深处留下多深的伤口,她所谓过去的我,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吧。

张爱玲的母亲

3.

不过,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势必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1926年,6岁的张爱玲入了私塾,开始着手写下了第一本小说《快乐村》,天才初露锋芒。她那句有名的“出名要趁早”,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8岁的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阅读古典名著。由于父母长期的缺位,幼年的张爱玲总是喜欢将自己关在屋子,用读书来打发时间。

有时候,人生的不幸背后,又隐藏中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确幸,如果父慈母爱,张爱玲或许不会过早的接触文学,那么,也很难有日后的成就。

所以,不要深陷眼前的困境,舔着伤口,往前走,有一天你会知道,所有的伤痕都是荣耀。

四年后,张爱玲的母亲回国了,原来打了过度吗啡,就快死了的张父决心痛改前非,去医院治疗。

一家人搬到了花园洋房里,家里有爸爸,有妈妈,有狗,有童话书,张爱玲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我写信给天津的一个玩伴,描写我们的新屋,写了三张信纸,还画了图样。没得到回信——那样的粗俗的夸耀,任是谁也要讨厌罢?”

4.

可惜,好梦易醒,好景难长。

张爱玲的父亲是迂腐自封的前清遗少,母亲是思想前卫的新潮女性,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两人最终还是离婚了。母亲选择再次抛下两个孩子,远渡重洋。

14岁那年,父亲再娶了脾气火爆民国前总理孙宝琦七千金孙用蕃。

这位继母来头不小,她与赵一荻,陆小曼,唐瑛都是闺蜜,这四个人除了是名噪一时的名媛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都喜欢抽鸦片。

父亲再娶,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张爱玲,怒不可遏,她甚至说:

我父亲要结婚了……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百了。

初来乍到的孙用蕃,是一心想和两个孩子搞好关系。怎奈每每事与愿违。

对于后母,张爱玲有意无意采取的敌对态度。她在《对照记》里,曾经讽刺孙用蕃“趋炎附势”。

又在《童言无忌》里,写到:

“有一个时期在继母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黯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的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

孙用蕃深知后母难当,一个对任何后母都有成见的才女的后妈,更难当。

她出嫁之前好歹也是一个人物,对于张爱玲的一再横眉冷对,她不可能一忍再忍。

两人之间的战火一触即发,最轰动的当属那一记滚烫热辣的耳光。

5.

事情的起因是张爱玲提出要出国留学,这让父亲一下子失控了,他一直认为黄逸梵抛夫弃子就是受了洋文化的蛊惑,如今女儿又来这一招,岂不是存心让他不痛快。

孙用蕃则认为张爱玲的举动一定是黄逸梵指使的,目的就是为了夺走这个女儿,挖空家里的钱财,她忍不住当场责骂了张爱玲,甚至动手打了张爱玲,事后,她还恶人先告状,诬陷是张爱玲动手打了她。

被鸦片冲昏头脑的张父,不分青红皂白的将张爱玲暴打了一顿,甚至扬言要打死她。

浑身是伤的张爱玲被关进了柴房,父亲不许任何人靠近她,就连她得了疟疾,他都不替她请大夫,也不给她用药,差点送了她的命。

她在幽闭期间曾经写道:

希望有个炸弹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张爱玲最终趁人不备,逃了出来,带着一腔的憎恨离开了父亲,直到父亲离世,她也不曾再踏进家门一步。

张爱玲

6.

离开了父亲之后,张爱玲带着童年仅有的温暖回忆,以为到了母亲这里,一切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曾经有人说过,哪怕黄逸梵不出国留学,她对张爱玲的态度,一定也和她父亲一样冷漠。

这话没错,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有些人注重婚姻生活,有些人看中一己之乐,黄逸梵属于后者。

张爱玲刚到母亲处,她就给女儿做了一道选择题:“一是拿着一小笔钱去读书,二是嫁人。”张爱玲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读书。

选择了读书,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就得不断向母亲讨要生活费与学费。

当时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上海物价飞涨,黄逸梵没有收入,就靠祖上遗产过活,又喜欢打牌。张爱玲问她拿钱,常常要遭受不少白眼。

张爱玲曾经坦言:“问母亲要钱,起初是亲切有味的事,因为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母亲的。

可是后来,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

有时候父母给钱的爽快程度,是与父母对子女爱的程度,在一个频道的。孩子在乎的不是钱的多寡,而是父母甘愿付出的程度,一种安全感。

黄逸梵曾言:“她收留张爱玲是带着投资性质的,要不然不会在她身上砸那么多钱。”

可是,当张爱玲考上香港大学中文系,将第一笔奖学金800元交到母亲手里的时候,母亲当即在牌桌上挥霍一空,甚至还嫌她赚得太少。事后,她怀疑,这笔钱来路不明,是不是张爱玲与导师私通所得。

她甚至趁着张爱玲洗澡的时候,冲进去,检查女儿是不是处女。

张爱玲在《私语》里提到:“看得出母亲是为我牺牲了许多,而且一直在怀疑着我是否值得这些牺牲。”“母亲的家,不复是柔和的了。

“母亲的钱无论如何我是要还的。

母亲的不信任,让张爱玲彻底心寒,她不再对这段母女关系抱有任何幻想,她选择了离开母亲,独自生活。

就连母亲临终前,求她去英国见最后一面,张爱玲也拒绝了,她说:“从来没有过感情,生死关头就不必深情了。”

胡兰成

7.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随后与她好友炎樱返回上海,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却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

1943年,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她随后在天地杂志上发表了《封锁》,她一定不曾想过,文学让她在名流涌动的上海滩一举成名。

胡兰成,正是看了这篇文章,为她干练细腻的文笔所折服,他拍案叫绝,一口气读了张爱玲在天地杂志上的几篇文章,并放出豪言:“不管这个作者是男是女,我要把能和他(她)发生的关系都发生了。”

他三番五次的找苏青要张爱玲的地址,苏青都拒绝了,她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胡兰成,也知道他为人风流,她与张爱玲也算得上是朋友,她不想让二人结识。

不过,命运如果非要安排两人相遇,人力是很难阻挠的。

胡兰成还是从苏青处得到了张爱玲家的地址,第一次登门,就碰了壁。他不死心,还是将写有他电话和地址的卡片,塞进了张爱玲家的门缝里。

第二天,张爱玲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她要上门拜访,23岁的张爱玲遇见了38岁的胡兰成,他是符合张爱玲心中白马王子的形象的,胡兰成成熟稳健,口若悬河,风度翩翩,又不失雅致,对于胡兰成的高谈阔论,张爱玲只是在一旁听着,这一次见面,他们足足聊了五个小时。

次日,胡兰成又去回访了张爱玲,一进门他就被张爱玲家的富丽堂皇所震撼,草根出生的胡兰成见惯了不修边幅的乡野村妇,像张爱玲气质出众的名媛,他一时看花了眼。

那天回家之后,胡兰成写了一封信给张爱玲,已有家室的他,毫不顾忌的向她,倾诉衷肠。

很多人都曾纳闷,像张爱玲这样才华横溢,气质出众的女子,为什么会选择与她相差甚远的胡兰成。

一来胡兰成比她大了15岁,一轮有余。二来他家中早已娶妻,连名分都给不了,三来胡兰成作风招摇,德行不好,又是出了名的走狗汉奸。

别说外人了,就连胡兰成自己也不敢相信,他对张爱玲说:“也许我是不值得你爱的。”

张爱玲回他:“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或许在我们看来,胡兰成是可鄙的,他配不上张爱玲,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样一个小人,他读懂张爱玲。

少年成名的张爱玲早就厌倦了高处不胜寒的清冷,她渴望有人将她拉下来,过着寻常的日子,一个人始终太过寂寞,两人才能耳鬓厮磨。

胡兰成是出了名的会说话,对于张爱玲的文字也颇为欣赏,最重要的是胡兰成自己也颇具才情,写得一手好文章,在文学上也能与张爱玲谈到一块儿,尤其写得一手好字,川端康成对他的评价是:“全日本的书法家没有谁比胡兰成的字写的好。”

能写会写,能说会说,又英俊潇洒的中年男人,当她出现在张爱玲的身边时,涉世未深的她如何不被俘获呢?

张爱玲与胡兰成

8.

写过那么多风花雪月的张爱玲,将笔下的每一段感情都写得如鱼得水,她永远站在上帝的视角,俯瞰众生的悲剧,可一旦恋爱了,她也不免落俗,也会跌进了尘埃里。

她与胡兰成刚刚在一起的时候,胡兰成每次出差回来总要到张爱玲处过夜,两人并肩走在街上,或者在床上相互依偎,张爱玲都十分满足。

她性情内敛,不喜招摇,胡兰成却完全相反,他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得意的事情都昭告天下,尤其是他与才女张爱玲的爱情。

他拿着张爱玲珠光宝气的照片四处显摆,他还四处炫耀张爱玲显赫的家世,这些张爱玲都是不愿意做的,但她并不生气。

从小到大,她从未得到过宠爱,第一次有一个如父如兄的男人将她捧在手心里,张扬一点又何妨呢?

三毛曾说:如果你爱我的方式和爱其他人一样,我便是不要的。

只可惜,缺爱的张爱玲并没有三毛的勇气,胡兰成的爱于她而言,是沙漠中的一洼清泉,如饥似渴的她,宁愿降低标准,也不愿他从指缝间溜走。

她还主动他说:“我想过将来你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也是可以的。

一代才女张爱玲,不缺美貌,不缺金钱,在爱情面前明明占尽优势的她,却偏偏选择了最可悲的姿态,聪慧如她,不会不知道,尘埃里是开不出花。

终于,1944年胡兰成离婚了,8月他与张爱玲结婚,没有婚礼,没有宾客,他只给了张爱玲一纸婚书。

即便如此,张爱玲也十分满足,她不求他一心一意,他只要他会偶尔想起她,会偶尔惦念他就够了。

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婚后的日子,还是有过短暂甜蜜的。张爱玲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半生缘》《金锁记》等,都是在那段时间里创作的,如果说胡兰成在感情上辜负了她,至少在文学上他成就过她。

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言:“福兮祸之伏,祸兮福之所倚!”

9.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患得患失。

随着日本全面侵华,胡兰成不得不随汪伪政府一同撤离上海,哪怕就是在流亡中,他也不忘风流韵事,在武汉养病期间,他与护士周哲舜相爱了。

两人还在武汉,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没有给过张爱玲的婚礼,他给了别人。

回到上海后,他毫不避讳地将这段婚外情告诉了张爱玲,就连两人相爱的细节也交代得请清楚楚,言语中充满了得意的口吻,他仿佛吃定了张爱玲。

张虽然内心愤恨,却选择了隐忍,胡兰成一面夸赞张爱玲识大体,一边又惦记着小周的温存体贴,他在两人女人中间坐享齐人之福。

出轨就如同抽鸦片一样,是会上瘾的。

在摸清张爱玲的脾性以后,胡兰成滥情的毛病像恶性肿瘤,日益膨胀。在逃亡杭州时,他化名“张嘉仪”,以她之姓,做的却全是对不起她的事情。

他与有妇之夫范秀梅搞在一起了,他用张爱玲给他寄的稿费,与范秀梅过着风流快活的日子。

可怜张爱玲在上海,心里一直记挂着胡兰成的生死。

养尊处优的她独自一人前往温州去找他,在温州她与胡兰成和范秀梅呆了将近一个月,当时她并不知道两人的关系。

就连范秀梅亲自登门,当着张爱玲的面,替胡兰成系领结,她还熟知胡兰成私人物品的位置,张爱玲也只是起疑,她心里还是愿意相信胡兰成的。

每一个女人在遇到一个渣男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以为对方会为了自己洗心革面,伤到体无完肤才发现,我们都是凡胎肉体,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张爱玲便是如此,直到范秀梅住院,张爱玲与胡兰成一同前去探望,胡兰成突然说:“你不是会画画吗?给我们画一张吧!”

张爱玲拿起画笔,看着眼前的两个人,只觉得他们鼻子越来越像,眼睛越来越像,就连轮廓也几乎重叠,她放下笔,一时间她明白的关系,忍不住哭了起来。

胡兰成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张爱玲小肚鸡肠,在他的心里,男人三妻四妾是理所应当。

作为妻子张爱玲不主动替他纳妾就算了,连一段暧昧关系都包容不了,他一直以为张爱玲与寻找女子是不同,没想到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令他失望。

这一顿痛骂,骂哭了张爱玲,也骂醒了张爱玲。

临行前,她对胡兰成说:“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

1947年6月10日,张爱玲给他寄了最后一封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随信还附上了30万元的稿费。

到最后,张爱玲还是不忍心让胡兰成受苦,分手后的很多个夜里,午夜梦回,她叫得最多的还是:“兰成。”

我宁愿相信胡兰成是爱过她的,至少在战火中他都冒死来上海看过张爱玲,可是他的爱不止给了张爱玲,也给了《今生今世》里其余的七个女人。

我最喜欢张爱玲的,就是她对爱情的态度,爱得时候用尽全力,走得时候利索干脆,此后的半生岁月里,她再也没有见过胡兰成,也从不打探他的消息。

世间有多少女子能做到如此果断,能说不爱就不爱了,女孩们,一定要记住所谓的藕断丝连并不会让旧情复燃,只会给对方一个再伤害你的机会。

张爱玲与赖雅

10.

结束了与胡兰成的恋情后,张爱玲辗转来到香港,她的作品在香港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张爱玲决定去美国寻求发展。

因为张爱玲对美国的历史与社会风气并不了解,她很难写出为美国社会所能接受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爱玲的经济都十分拮据。

就在这个时候,她结识了赖雅,这对不同国籍的老少作家恋爱了。这一年张爱玲36岁,赖雅65岁。

不久张爱玲怀孕了,赖雅同意和她结婚,条件是张爱玲必须打掉肚子的孩子,张爱玲同意了,她还是这样,爱得那么卑微,爱得那么懂事。

她的恋人都是比她大很多的成熟男人,童年缺爱的她,总渴望在爱情里得到弥补。

这一段感情里,张爱玲也吃尽了苦头,赖雅年事已高,又有诸多疾病在身,他前后中风过两次,又患有严重的背痛,张爱玲不得不常常给他按摩,放松肌肉,缓解痛苦。

两人在美国,都属于怀才不遇型,这对靠笔杆子吃饭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1960年赖雅又患上了脚疾,张爱玲只身来到香港寻找创作任务。

可是,她途径台北时,又听闻赖雅中风的消息,为了能及早返回美国,能有钱给丈夫治病,张爱玲不顾旧疾,夜以继日的工作。

可惜,他们还是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晚年的张爱玲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变得异常敏感,她曾说总觉得屋子里有虱子在到处乱爬,每到一处地方她就会将房间里所有物品搬空,只留下一张桌子写作,一张床睡觉。

有一位香港记者曾经在华盛顿碰到过张爱玲,她在阳台上对她说:“张爱玲女士,明天我们能采访你吗?你的书迷们都很想了解你的近况。”

她只是抽着烟,没有理她,第二天当这位记者走进旅馆时,已经,人去楼空。

张爱玲说:“我相信人,却不相信人性。

写过那么多人情世故的她,到最后,最怕的竟是她最熟悉的东西。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去世了,她死在一间破旧的小旅馆里,尸体在几天后,才被人发现。身边除了一张床什么都没有,一颗文坛的巨星,回归到了浩瀚的宇宙中。

张爱玲一生是辉煌的,她的《金锁记》被夏志清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没有之一。

她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散文,剧本,她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凄凉”的一笔,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像张爱玲一样将人性看得那么通透,解析得那么彻底。

不论,她现在身在何方,在万千张粉的心里,张爱玲从未离开,她的文字里住着她的灵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