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
最近幼儿园开设了人文课第二课的内容是
人文核心要素:识别好与坏 好品质一、价值引领
品质的内涵非常深刻、广泛,小朋友并不明白品质的涵义,但这并不影响在幼儿时段开启中华优秀品质的培育。在教学和生活中,直接培育具体内容,如,个人层面:善良、勤劳、诚实、正直、乐观、节俭、责任心等、家庭层面:关爱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家务等、集体层面: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等优良品质,形成品质培养与行为养成、心理机制与行为机制共建的人格培育系统。
通过感官辨别梨子的好与坏迁移到辨别人的好品质、坏品质,深化道德感,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强化遵守道德规则的意识。关心、尊敬、乐于助人、爱分享、遵守规则等这些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第一课好习惯让幼儿独立,第二课好品质让幼儿具备公德心,两课结合起来帮助幼儿在道德认识基础上形成做人的基础“独立的具有公德心”的人。家长应注重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并以身作则,通过树立榜样、讲故事等方法帮孩子养成关心、尊敬、乐于助人、爱分享、遵守规则等好品质,摒弃坏品质。
家园共育建议:
1.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典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鼓励孩子保留好品质,扔掉坏品质,同时,坚持正向引导,使幼儿了解坏品质带来的后果。
2.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时候,提醒幼儿帮助整理餐盘、主动分担家务。
3.在散步的时候,提示幼儿要爱护草坪、主动和熟悉的人打招呼问候等。
4.承担简单的家务是幼儿比较乐于参与的事情,但是由于幼儿自控力不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时一件任务没做完就去做别的事情了。同时,幼儿在面对社会规则时也缺乏主动遵守的能力,所以这个阶段在幼儿做错事时要反复问:“这样做是好的习惯(行为或品质)吗?”“不好的习惯(行为或品质)我们应该怎么做?”“扔掉!”
5.结合活动内容延伸生活中的好品质,如:关爱老人、尊敬老师、助人为乐、乐于分享、遵守公共秩序等。如果出现不分享、不尊重他人等坏行为的时候,家长要提示幼儿这样做是坏行为,要像扔坏梨一样,坚决地扔掉。
6.家长与孩子进行今日学习内容谈话,填写日观察记录表,明天早上交回。
这是第二课的指导方案,每天需要配合幼儿园打卡,填写日观察表,任务很重,但效果也很好,希望再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