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书友写作专题读书

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79人  闲余之论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想讲一讲关于读书的一些事情。

产生这个想法时,下意识用“读书”这个关键词做了一下搜索。

看到搜索众多的搜索结果——“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养才气”、“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读书是一种别样的优雅”等等,内心隐隐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好像“读书”被包装成了万能药丸,一口吃下去什么都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是你的问题。

如果将这种逻辑的主语换成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会被大家所批判的内容,放在读书上,却让所有人都坦然接受了。

因此,我忍不住想要讲一讲关于读书的事情。而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读书?

一、什么是读书?

提到“读书”,脑海中下意识就响起那一句家长经常跟孩子说的话,“你不好好读书,你以后就……”

周杰伦也在他的歌《听妈妈的话》里面提到这样的内容,“但我建议最好写妈妈我会用功读书/用功读书怎么会从我嘴巴说出/不想你输所以要叫你用功读书”。

作为孩子,都或多或少听过大人在自己耳旁念叨用功读书,而作为家长,也或多或少在孩子耳旁念叨要用功读书。

在这里,“读书”所代表的是上学、学习,所以,即便你读遍中外名著,读通二十四史,如果没有在学校里面拿个好成绩的话,你也不是在用功读书,而是不务正业。

而这种“读书”概念的形成,得益于传统对我们的影响,也是读书的本意,毕竟,在古代“读书人”,是专指通过读经书科考进入仕途的那一类人。“读书”指的是“读经书”或者“通过读经书做大官”。

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以及随后兴起的白话文运动,让读书的含义变成泛指一种行为。

但“读书”依旧没有摆脱大众赋予它的期待,我至今仍然记得一段关于中国人均阅读量的统计:

中国人年均读书 0.7 本,与韩国的人均 7 本,日本的 40 本,俄罗斯 的 55 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我想,在这种统计中,不会将你看杂志、看漫画、读武侠小说、网络爽文等行为计算在内,在他们的眼中,拿一本“正经”的纸质书坐在那里读,才算是读书。

我理解这种思维的产生,毕竟,经过几千年的思维训练,读书代表着是一种为自己带来正向效益的行为,一切无益于正向结果的相同行为,都会被“开革”出读书这一行列。

为读书这个简单的行为附着了太多的意义,让我们更多的在意它所代表的东西,而非读书本身。

既然读书是一种行为,一种简单的行为,那么我们便会忍不住去思考,为什么要读书?

二、为什么读书?

如果在古代,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有最直接的激励——“读书做大官”,这样的激励,让很多目不识丁的人,也明白尽管读书是一个极其耗费时间、耗费金钱的事情,也会供养家中子弟读书。

社会环境迅速变化,升职、加薪、致富、出人头地等等都不再是通过读书一定能够实现的内容时,当我们提倡读书时,就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了。

而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文章在讲,很多人在大谈特谈,我现在依旧记得一则流传很广的关于犹太人读书的小故事:

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些举动用意是不言而喻的:书甜如蜜。

故事的核心逻辑,讲清楚了所有提倡读书的文章本质,不管你看到的是引用名言,还是讲一个名人故事,都不过是用一个好的结果来引诱你,让你觉得如果自己读书的话,也能获得这样的结果。

如果同样的逻辑放在工作中,就是被所有人都吐槽的“画大饼”。宋真宗赵恒《励学篇》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用的简单粗暴而直接。

用一个正向结果激励我们,这种行为就像是告诉你向下挖一定能挖到钻石,但没有告诉你为什么挖,如果挖不到你想要的钻石怎么办。

刘慈欣在《中国太阳》之中,借由水娃之口,认为是“经济准则”在不断的占据人类社会,“人类只知道投入、产出、并享受这些产出了”。如果不符合“经济准则”,投入没有产出,或者很难享受到产出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再“投入”。

上世纪冷战结束后,经济准则一天天地统治世界,人类在这个准则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消灭了战争和贫困、恢复了生态,地球正在变成一个乐园。这就使我们更加坚信经济准则的正确性,它已变得至高无上,渗透到我们的每个细胞中,人类社会已变成了百分之百的经济社会,投入大于产出的事是再也不会做了。

人本身的功利性是跟随生物本性存在的,某一件事没有什么益处,便很难产生极强的动力,即使是某一件事情的收益,不是立即见效,那么很多人也很难长时间的专注去做这一件事情。

巴甫洛夫效应,并不只是存在生理上,也会出现在心理上。

当剔除了功利性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民国时期胡适也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毕竟,当时的环境让“读书”很难产生什么正向效益。

“我们如果推论为什么要读书起来,那可有三点:第一,因为书本是学问、智识、经验之记录,人类之遗产,读书就是要接受这部遗产,来做基础,再去发挥而光大之。第二,因为要读书而读书。……第三,因为要解决我们的困难,所以要读书。”(胡适《为什么读书》)

没有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激励,“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被人用一个个例子强调,当读书完全不如当明星做网红有吸引力时,让我们一次次的需要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

然而,当我们被动上学读书时,没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当我们主动拿起一本书读时,也没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在倡导读书时却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如同向别人宣传一个产品,提倡一种行为。

而在回答时,衍生出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怎样读书,更准确的说是“我怎样读书能够实现想要的结果”。

三、怎样读书?

当科举存在的时候,有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没有人会询问“我如何通过读书获取‘黄金屋’、‘颜如玉’”。

但是回答“怎样通过读书遇到更好的自己”、“怎样通过读书更有才气”、“怎样通过读书变得高贵”等等之类的问题时,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转化成了“怎么能更好吸收书中的知识”、“怎么读书更有效率”等等。

利用了人的功利性来劝诫别人读书,就不能指责别人读书时的功利性。

每个时代,上至大师学者,下至普通读者,都在尝试给出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我们在这里,不妨看一看他们的答案。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将胡适、蔡元培等人关于读书的文章放置在一起,出了一本书《怎样读书好》(还有一个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怎样读书》,但是内容都一样)。

站在今天来看,这些文章都是出自知名作家,甚至是“大师”之手。

如胡适的《怎样读书》、蔡元培的《我的读书经验》、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马寅初的《余对于读书之经验》、潘仰尧的《读书方法》等等共三十余篇文章。

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谈关于读书的事情,都在尝试回答“为什么读书”和“怎样读书”这两个问题。

不过里面也有不合时宜的地方,让人会心一笑,如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里面写到“你们读书时,须开放心胸,仰视浮云,无酒且过,有烟更佳。现在课堂上读书连烟都不许你抽,这还能算为读书的正轨吗?

回到“怎样读书”时,另一个经常被人提到的书则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为读书提供了许多方法,设定了关于阅读和阅读层次的分类,如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甚至在书中提到了应该按照什么的规则和什么样的方法去读,才能实现阅读的最大化。

读这本书时,感受到一种简单粗暴,让你觉得是在阅读《从零开始学XX》。

然而,读书本无定法,只要各得其所。

我们不能在承认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的时候,又想有一个通用的“万灵药”。

教育学家叶圣陶在《七十二堂写作课》中提到关于学生读书的态度是“犹之口味,他们目前虽只配吃甜,将来难免要碰到酸的、苦的、辣的东西。预先把甜、酸、苦、辣都叫他们尝尝,也是合乎教育的意义的事”。

在教育方面,传授给学生的不是某项固定的方法和技能,而是锻炼学生本身的能力。

以此引申到读书,不能粗暴的禁止学生去读什么书,而是需要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识别力,那么在以后他们在碰到相应书籍时,就能自主的做出选择。

叶圣陶作为教育家,所践行的理念也是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落笔针对的也是中小学生,很多内容讲的深入浅出,让人读后有恍然大悟之感。

从他的书(如《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文心》)中你能够发现,尽管他也在回答“为什么读书”和“怎样读书”,关注的更是人本身,读书不过达到目的的手段。

梁文道的节目《开卷八分钟》,每一集介绍一本书,而第一集便选择了金克木老先生的《书读完了》。

金克木,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加几个前缀的话,大家就对他的地位有所,他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

这本书题目很大,也会让人觉得很疑惑,觉得书那么多,怎么会读完呢?

而这源自于一则关于陈寅恪的小故事,会30多种语言的陈寅恪年轻时问学夏曾佑,问题也是“应该怎样读书”,这位进士出身的历史学者,最后跟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陈寅恪当时觉得很惊讶,以为对方老糊涂了,觉得书那么多,即便是中文书也不可能读的完,等到他晚年,才觉得对方说的话有点道理,也跟别人感叹,书果然是读的完。

金克木老先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给出了将书读完的方法——文化不是杂乱而是有条理的,书与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首先应该读的是作为基础的书。

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红学”著作,不管讲的多么头头是道,但是它的根却是在《红楼梦》。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读书的最后会是什么?

有一本书的名字是《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从书名来看是讲为什么读书而非是怎样读书,但是这本书的内容是将毛姆的读书感想与读书笔记抽取出来组成一本书。

在这本书中,为了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毛姆提出的问题是“怎样读书才有乐趣”,而非“怎样读书才更有效率”,而回答“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时,毛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毒舌属性,点评世界名著和写出他们的作家。

最后,“怎样的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则是从读书延伸出来的哲学思考,也是经常看到的问题——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四、读书的意义

一谈起读书的意义,就让我们不再关注上学读书,而是考虑阅读本身,同时这也让人想起那些“读过的书,都化为你的骨头与肉”,“你读过的书,隐藏在你的气质之中”等等。

很多情况下,将读书的意义与为什么读书混淆,为读书的意义添加功利性的结果。

我也曾经问过自己,浪费那么多的时间,读一本本书,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益处,反而会对书的内容模糊、遗忘。

所谓的“化为气质与骨血”,也不会令自己满意。

然而,略有闲暇时,又忍不住拿起书来读。

当我发现,在读书时,尽管有些书中有许多地方不甚明白,甚至实际理解的还达不到我以为自己理解的程度,但仍兴趣盎然。

读书有什么意义,会带来什么益处,我已经不再在意,当你发现读书已经作为自己的生活需求和愉悦而存在,再为它附着意义反而成了一件无意义的事情。

谢尔顿在霍华德与伯纳黛特的婚礼上致辞:

人穷尽一生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无法理解。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我庆幸自己能够在读书本身获取到足够的快乐,让我不再追问读书是否还能带来其他收获,而我也希望每一个选择读书的人,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