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给予充分的尊重
孩子的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父母能够清楚地认知到这一点,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那么对其性格的塑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正向作用。
但这一点,在国内的很多家庭中,做得还不够好。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或者是考试的分数不理想的时候,父母常常会选择求全责备,而不是适时地给予谅解和鼓励。
小孩子也是需要被夸赞的,当孩子取得一个小成就的时候,如果没能在父母这里得到夸赞和认可,幼小的心灵也一定会感到失落,对于敏感性格的孩子来说,很有可能就此拒绝向孩子敞开心扉,这样即使等到孩子长大之后也很难再建立自信,自卑软弱的孩子也很难会有出息。
所以及时地鼓励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对待,必要时给予孩子认可和鼓励,引导孩子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尊严感,也是在帮助孩子探索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孩子带着来自于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同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就不会出现成年之后的低价值感和不配得感,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爱的需求则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需求,父母对孩子的爱几近来源于本能,但爱是相互的,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向你表达爱的时候,也不要拒绝或者忽视他们,而是应该做出相应的回应。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与人建立感情的关键时期,人在小时候接收到什么样的情感反馈,就会推己及人地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想象。
来自父母和家庭的爱,是一个人最不能缺失的需求,它给人以源源不断的力量去对抗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对爱的需求被父母所忽视,那么在成年之后,就难免会封闭自己,很难与人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从而形成了冷漠的性格。
如果人在小的时候对于爱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那么他会很容易认为自己是不配得到爱的。而这些所有的缺失,都会在成年之后拼尽全力去弥补,而一个活在弥补当中的人,也注定是自卑、软弱、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