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年,我从老板那里学到了什么

2020-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乾木木

职场三年,自己没有修炼成职场白骨精,但遇到的人和事着实不少。人们从来都是向着榜样学习,而作为小城市出身,没什么背景的我来说,环视周围的人群,有一类人其实很值得学习,他们有一个特定的身份——你的老板。

印象中的老板A是一名中年文艺青年,极其擅长推导。平常情况下,各部门各司其职,与老板的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多。但有一次老板的项目在调动跨部门资源时,我也见证了一个构思到落地执行从0到1的过程。

当时的背景是一个进行一个招商项目,假设我们已有的资源是一块地,目标是将这块地规划整合租出去。老板手书一整面墙的思维导图,从目标到时间进行拆分规划。有点像马云在创业初给“十八罗汉”描绘创业思路一样的场景。

公司参与项目的人划分为两组,一谈资源合作,二谈落地执行。资源合作一方不必说,每天会议和电话不断,但让人惊叹的是落地执行的一方。如果目标规划的是50家店,那从周一到周天每个人有任务方向,每天积累10-20个有意向的合作方,每天下午5点进行汇总报告。线下部分将个人分散至街区到各个店里询问是否有开分店的意图或者投资意向,线上部分从各个资源整合平台去电话联系咨询。通过员工的初步咨询,一旦有合作意向的伙伴将汇总至负责人进行面谈或实地参观。就这样全公司连轴转一个多星期,项目便落地了!

进行一个项目的过程颠覆了许多我以前的观念。不需要瞻前顾后,不需要庞大的背景资源,不需要纠结于团队中个人的对错,甚至不需要那么多人参与。原来想做成一件事情,将目标细分并执行就是最有效地实现方式。

举一个老板B作为例子。我遇见的职场女性在工作中更偏向包容的一面,而老板B是个理工科出身的典型案例。如果是分享一个知识,把难以理解的概念“翻译”成白话讲解给大家听是一种很棒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她正好有。

在一次技能培训课上,请来的老师来给我们普及一些关于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原理和使用技巧,一堆非专业出身的人听的云里雾里。然后老板B走过来,主动加入她本来不需要参加的培训课程,并积极的“翻译”给我们听。一场看似无疾而终的课在一个人出色的能力下圆满完成。

从细微处看见真理。我从她的身上发现,沟通分享的时候需要更直白、简洁的语言去表达。更重要的是,帮助你的同事、下属去精进业务是一种无形的责任,像老话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能承担起责任的人才是优秀的职场人。

说说另一个老板C,区别于前两位老板,从形象和做事风格来看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职场中年人。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非常喜欢开会, 为了一个项目可以有两天一小会、三天一大会的频次进行,而我则“不幸的”被指定做记录会议纪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明白,为什么5分钟可以把事情说清楚,但却开了两个小时的会议。一度在会议上,听的云里雾里的自己强迫自己不能睡着,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当我觉得自己需要和老板谈谈开会效率的时候发生了一个转机。

那是另一个公司整体运营的主题会议,大家轮流讲述项目进度,而负责我做会议纪要项目的那位负责人有事未到场,我被临时叫过去汇报项目进度。这个时候,我只能通过自己参与过的会议的记忆结合那些会议纪要来进行汇报。整个过程,我突然领悟到,作为参与会议的人能够看到的不仅是每个人的语言汇报,还了解的项目的进度、重点,甚至被会议发言人的话述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不得不承认,会议时间很长,但是有它一定的作用。自那以后,参与各种会议的自己比以前专心多了。

虽然,我仍然不喜欢长篇大论的会议,但要认同的是,会议的存在有用,它能够帮助人们信息交换、处理遇到的问题。同时,平行对比自己的经验,也了解到不同的人群开会的模式是不一样的。

正如我听朋友说到的一件事情,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大家都在家里办公,不可避免要进行一些线上会议。当分享人说话都在重点,全程分享干货时,大家反响热烈;而当分享人不可避免说到一些“废话”时,隐藏的尴尬从突然减少的在听人数就可以看出来,参会人的反馈用另一种“用脚投票”的在线或掉线的方式呈现了。

所以,当你需要通过一场会议去分享经验,或者去说服一个人或多个人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经验和以往的环境。考虑的事情总在努力之前,而考虑的越多,事情进展的也更顺利些。

以前,我与的朋友交流时谈到一些职场现象,比如一些人的状态总是不积极,明明看似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把工作当事业,有人却只是看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我总会想到那些从周边人身上学到的道理。

初入职场时,大家都希望有一个行业里的“师傅”领进门,认为这样在职场中就能更顺利些,轻松些,愿望是好的,但也要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这份幸运。特别是,如果你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在一件事情上琢磨久了,总会琢磨出了一些道理。

比如说,赚钱这个事需要努力,赚大钱则需要一些运气;传统意义上师傅教徒弟是为了奉养,现在则是合作共享、人尽其才;人和人之前确实有悟性的差别,更大的差距其实是勤奋。这个社会有压力,职场是需要长期学习的。而只要你想,你能继续学习的人和品格其实很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