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陈乔恩公开怼人,女性凭什么不能单身?
离2018年结束,只有20余天。
第一批90后,越来越靠近“三十而立”的大关。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
30岁没结婚的女孩,会被亲戚嫌弃 / 小妹的朋友圈笑出声的同时,也非常感慨。
20多岁的女孩,在许多人眼里,已经不是小姑娘了。
每到年关,经历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围攻,也不罕见。
有的女孩心里厌烦,却碍于种种原因不得不任由家人安排,参加一轮又一轮的相亲。
而最新一期《吐槽大会》,单身女演员陈乔恩在一场“逼婚大会”上,说出了许多单身女孩最想说出的话。
1
被疯狂催婚的陈乔恩
39岁的陈乔恩至今未婚。
上节目时,有嘉宾吐槽她:“演了几十部偶像剧,穿了200多次婚纱,全还回去了”。
她说:“一点都不憧憬穿婚纱,婚纱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穿的衣服”。
演过几十部偶像剧的陈乔恩,对穿婚纱已经不稀奇了 / 综艺《吐槽大会》还自嘲了一番,“因为我已经在偶像剧里结了几百次婚”。
在接受了几位嘉宾的催婚“炮轰”后,她直言:“我不仅要面对父母朋友的催婚,还要面对广大网友的催婚。”
有人跟她说:“乔恩,希望你快点找一个把你捧在手心里的人。”
她反问:“我为什么需要被别人捧在手心里?我自己有手,我捧红了自己。”
陈乔恩怼催婚,底气十足 / 综艺《吐槽大会》她不操心,却有人替她操碎了心。
陈乔恩每次给朋友当伴娘,几乎都会上热搜。
最近一次,陈乔恩面对媒体无奈回应:“这是最后一次当伴娘啦!”
观众担心陈乔恩当伴娘太多嫁不出去 / 综艺《吐槽大会》但网友再急,也急不过陈乔恩的爸妈。
陈乔恩的妈妈,在催婚上是出了名的。
多次毫不掩饰地替女儿物色对象,有时会让人觉得尴尬。
陈乔恩妈妈去剧组探班,遇到和女儿同龄的男生,就会上去跟人聊天,打听对方是否单身。
说到最后,还会直接问,陈乔恩这种类型的喜不喜欢。
陈乔恩在节目上吐槽妈妈让自己尴尬 / 综艺《非常静距离》陈乔恩爸爸,也对女儿的婚姻大事十分着急。
说“可以不在乎门当户对,只要女儿喜欢就好”。
陈乔恩一句话戳穿了爸爸的真实心意:“现在就巴不得把我嫁出去就对了。”
陈乔恩在节目中调侃爸爸 / 综艺《金星秀》陈乔恩这种有钱有事业的女性,要面对疯狂催婚。
普通女性面临的情况就更加严峻。
催婚现象普遍背后,却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单身。
学者Gavin Jones针对低婚姻率的地区,做过一项调查:
亚洲不同地区,在1970-2010年四十年间,30-34岁女性未婚率均呈增长状态。
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台湾地区,30-34岁女性未婚率已高达25%,甚至30%。
1970-2010年亚洲地区30-34岁女性未婚率统计图 / 一席《新京报》统计研究了中国近十年来青年女性的未婚率。
发现20-39岁各年龄区间,女性未婚率普遍上升。
增长率最高的,是25-29岁这个年龄段。
青年女性未婚率变化 / 新京报据国家民政局2015年统计数据,在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接近2亿人。
2
单身女性越来越多
可能是选择了相对更好的生活
“很多人没结婚,不是因为觉得婚姻不重要,而是婚姻很重要。”
德国社会学家Muller认为,人们选择婚姻有多重动机,最主要的三种是:经济、子女和感情。
在传统社会和观念里,婚姻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经济保障。
两人共同生活,可以分摊生活成本;两人的积蓄,也能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BBC纪录片《中国式婚姻》中,主持人Billie被邀请至中国参加千人相亲活动。
被问到最深的感受,她回答:“中国的婚姻注重物质。”
中国人的婚姻更注重物质条件 / BBC纪录片《中国式婚姻》尤其是在父母辈看来,迈入婚姻,意味着进入了一种稳定的生活状态。
于是,就有了,在无数家庭轮番上演的催婚大战。
为生存而结婚看似合理,但这种婚姻模式似乎不再适用。
如今,“稳定”不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单身。
单身率提高的原因之一,是女孩们主观上不急着脱单。
一位女白领,在采访中表示:自己26岁了,很享受单身,对没有结婚并不感到焦虑。
女白领回答“你为什么不结婚” /《大河报》人们向往婚姻,是渴望婚姻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拉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物质条件跃升、倡导个人自由的当代社会,大多数女性已用不着为了“温饱”把自己给嫁了。
在今天,婚姻带来的益处,已远不如从前多。
就陈乔恩来说,她清楚自己到了适婚年龄,不得不去考虑很多现实问题。
在她看来,结婚生小孩,意味着可能需要放弃很多东西。
而她很热爱目前生活中的一切,还不愿意放弃。
陈乔恩吐露心声,不愿为结婚放下工作 / 综艺《旋风孝子》随着受教育程度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本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生活的权利。
结婚,对不少女性来说,意味着退出职场,与家庭捆绑,承担家庭琐碎的大事小情。
这种“婚姻包袱”(marriage package)心理,是许多女性选择单身的重要原因。
从客观上看,找到一个可以结婚的人往往很难。
在婚恋市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码”,比如金钱、外貌、人品……
双方的供求关系达到平衡时,“爱情”会诞生。
反之,两个人自身的条件和需求不对等,就可能造成一方看不中另一方。
许多女性渴望找到一生中唯一的“灵魂伴侣”,这个概率就更低了。
经济学者薛兆丰做过一个比喻:
“把全世界70亿人口比作绿豆,其中有两颗红豆是对方的唯一,他们遇见的几率往往很低。
我们身边大多数人选择的,不过是,觉得时间到了,差不多的伴侣而已。”
薛兆丰认为普通人婚恋,最终选择的是“差不多的人” / 综艺《奇葩说》3
结婚和单身都非完美选项
给予不同选择以尊重
世俗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优于单身的选项,而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项——“你不结婚,就不正常”。
对大多数女性来说,如果选择不结婚,就意味着:
不能表现出孤独、失落的情绪;
不能暴露出自己的脆弱、无助。
必须隐藏独自生活中糟糕的一面;
必须要把自己伪装得过分强大。
如果你选择单身,却没有生活得更好,那可能就会被认为是没结婚的错,等待你的,将是亲戚的疯狂催婚。
综艺《野生厨房》中,38岁单身的柳岩,讲述了自己对于婚姻的迷茫。
她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到了30岁,没结婚,父亲被气到住院。第二年,女孩就匆匆把自己给嫁了。
让柳岩困惑的是,好像人人都需要结婚,可她找不到结婚的理由。
旁边的汪涵一针见血:婚姻并不是人人都必须进行的一步,有的人需要,有的人不需要。
汪涵一句话道破婚姻真相 / 综艺《野生厨房》结婚并不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尤其是经济独立的女性,当你问她们为什么不结婚时,她们可能会在心里反问: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要比两人的更舒适快乐,又有什么理由非要结婚不可呢?
Emma一番话说出物质基础对女性选择单身的非凡意义 / 英剧《爱玛》对于更多普通女性来说,即使单身时过得没那么好,并不意味着她们就必须匆忙走入婚姻。
毕竟,“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孤独终老,而是跟那个使自己感到孤独的人终老。”
结婚更加不是一劳永逸的选择。
美国作家Tracy Mcmillan,在TED演讲中分享了自身经历。
她从小对人生的认知就是恋爱、结婚、生子。
成年后,所遵循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
Tracy Mcmillan总结的人们经营生活的公式 / TED《你真正需要和谁结婚》只是,这婚她结了三次,也离了三次。
三次婚姻,让Tracy清晰认识到,自己并不是遇到了坏的人,只是这些人都不是那个她真正需要与之结婚的那个人。
Tracy Mcmillan / TED《你真正需要和谁结婚》人们对一件事怀有执念,很可能是因为高估了它的好处,婚姻就是其中一件。
结婚有好处,也会带来数不清的问题。
单身亦如此。
作家Glynnis MacNicol,是一位年过40未婚的女性。
她在自传里,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单身生活:
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都可以去旅游,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朋友,不会因为时光紧紧相逼而感到恐惧。
但是,单身同样让她不得不独自面对各种问题。
譬如,妈妈突然生病,需要自己独自照顾;
单身还意味着要学会自己换灯泡、自己修电器,自己暖被窝……
以及,别人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打量她,怜悯地说着“还有时间”寻找另一半;
选择结婚,就必须面对婚姻带来的责任;
选择单身,就意味着绝大多数问题都得自己一个人扛。
无论做何选择,它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因为走投无路。
“你可能还要活六七十年,所以不要为别人的面子而凑合,你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
同样地,别人的生活终究属于别人。
他们结婚也好,独身也罢,给予足够的尊重,才是本分。
俞飞鸿认为结婚只是一种形式 /《Instyle》参考文献:
[1]Jones, G. What is driving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in low fertility countries[C] Low Fertility Regimes and Demographic and Societal Change (pp. 149-166). 2018
[2]Bumpass, L. L., Rindfuss, R. R., Choe, M. K.,& Tsuya, N. O. [C]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low fertility: the caseof Japan.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5(3), 215-235.2009
[3]BBC. China's Secrets(2).Chinese Marriage.[CP/DK].2015
[4] 钱岳. 大家真的都结婚了吗 | 钱岳 一席第576位讲者.[OB/OL].2018
[5]. 温义飞. 如何用经济学知识解释单身狗的存在.[J/OL].2018.04.01.
[6]. 新京报. 有理数.青年女性未婚率十年变化.[OB/OL].2010
[7]. 深圳珍爱网信息技术研究所. 2017年单身人群数据报告.[OB/OL].2017
[8]. 大河报. 30岁你为什么不结婚.[J/OL].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