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日记》之三: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日子了~

2023-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博然一笑2020

季羡林在进入清华大学后,过上了恬静但却单调的生活。

早晨,先读点法文德文,一边读,一边听窗外风在书里面走路的声音。

中午,倦了就先睡上一觉,等醒来之后,就开始翻译近代的小品文。

晚上,华灯初上之时,坐在窗边品读德国诗,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惬意。

有人曾让季羡林形容在清华园里的日子,他笑笑说,真想不到还有什么样的生活比这更好。

想象中,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日记,一定是严谨而又晦涩的。

但实际上,这其中充满了太多的童趣。

如果不事先知道这是季羡林写的,一定会把这写日记的人,看成不知哪里来的老顽童。

比如,1933年8月28日,季羡林开篇提到,今天是孔子的诞日,似乎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但接下来,他笔锋一转,记录了自己进城去玩的事情。

从吃一顿西来顺,到看一场《黛玉葬花》,再到天桥上面看人流,季羡林将这一天的经历,娓娓道来,仿佛在和老朋友聊天,没有一点大师的架子。

在季羡林的日记中,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某某日补记。

他生性洒脱,并不会在每天的某个时刻,正儿八经地坐在桌前写日记,而是在兴致来临时,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最后在标注上“某某日补记”。

有人笑言,这不是日记,而是补记,他也不辩解,仍然我行我素。

这样的日记,让很多人心中眼中的国学大师形象,瞬间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原来,他也和我们差不多呀。

洒脱又健忘,是《清华园日记》展现给我们的季羡林的样子。

除此之外,这位大师还有哪些“小毛病”呢?

请等待明天的共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