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昌化江(2)
家在昌化江
——之家在南木
⊙鬼鬼(黎族)
1988年三月,海南,乐东,阳光明媚,清风徐徐。
洪玉琼带着刚满三周岁的女儿小乐乐回来了,老公帮她拿大包小包的。
从县城到娘家——南木九队,没车。三人在满是灰尘冷冷清清的街道边等了许久,终于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开过来。
玉琼想招手喊车,那开拖拉机的已经认出她了。
“玉琼!什么时候回来的”
“啊?是三叔呀!”玉琼很惊讶,竟然在这个时候遇见亲叔叔阿成。
“这位是女婿吗?你好你好!”三叔激动的招呼着。
“谢谢!谢谢!来抽烟。”玉琼的丈夫忙迭着给三叔递烟。
“这是外孙女吧?过来外公抱抱下哦。”阿成笑呵呵的合不拢嘴。
“三叔,你来县城干嘛呢?”
“哦!我拉点柴火过来卖。”
“我们回去吧,到家再好好说话”。
嘟嘟…嘟嘟…
手扶拖拉机扬起一路黄色的灰尘,颠颠簸簸。
终于回到阔别三年的老家了。玉琼的母亲眼怔怔的看着玉琼,她有点不相信,闺女回来了!
母女俩抱在一起大哭!!
三年前,玉琼跟随村里的姑娘们,到九所镇一带帮人家插秧种田,赚点钱供弟弟妹妹们上学。每天工钱才两块八毛。玉琼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之一。
当时随着电白采石工队伍来海南的李志远,28岁,长得眉清目秀,帅气逼人。偶然的机会让他与玉琼在一个工棚相遇,两人一见钟情。
李志远跟采石工兄弟们筹集三千块钱,给玉琼做一次性交付的“聘礼”,就把玉琼带回了茂名。
当时跟玉琼一起过海的,有五六个姐妹。只有一个叫彩芳的姐妹,把她们的“聘礼”带回家给她们的母亲。
玉琼的母亲,拿着三千块钱,哭了三天三夜。好好的闺女,说不见就不见了…
“饭菜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饭吧。”玉琼的弟弟阿勇端着热乎乎的白切鸡。
第一次回娘家,父亲,母亲,弟弟,妹妹,玉琼,女婿李志远,小宝宝乐乐,围着用竹子钉起来的简陋的“饭桌”。李志远把从县城买来的一箱“三蛇酒”,拿出一瓶打开盖子,给岳父岳母倒酒。
“阿勇,去叫三叔三婶过来喝酒,还有大伯,都一起叫来哦。”玉琼的母亲差点忘了叫邻居的。
“嗯嗯!”
阿勇刚要出去,三叔阿成已经来到门口。
“二哥二嫂,玉琼,乐乐他她爸!你们好好喝酒哦,我不能过来陪你们了。彩芳今天下午回娘家拿嫁妆,我先过去帮忙张罗下。”阿成说着就急忙出去了。
玉琼的大伯也来了。
“哎哟,多年不见玉琼回来,好想跟你们喝几碗酒。但彩芳家那边没人弄祈祷酒,我先去看看。你们先喝!”大伯说着也转身去了。
那年,玉琼带着五个姐妹远嫁茂名,彩芳不久也嫁到隔壁村——志朝村。今天,按照本地习俗,来娘家拿嫁妆(bat dzuek),跟随的有十多个妯娌,还有她的婆婆等。挑着比牛车轮还大的山兰糯米糍粑,大缸小缸的山兰酒,…娘家这边早已杀鸡宰猪等候了。
酒宴开始了,酒过三巡,大家互相敬酒,对唱民歌…邻居来了,亲戚来了,全村人都到齐了。
……
玉琼家里,他们还在喝。李志远不胜酒力,喝了一碗,就靠在竹床边呼呼睡觉了。
玉琼母亲,慢慢的抽泣,眼泪吧嗒吧嗒的掉到酒碗里。
“当初叫你不要远嫁,你偷偷的跑了。知道村里的妯娌怎么看待我吗,有喜酒都不招呼一声。我给你弟弟去隔壁云元村问婚约的,人家凳子都不给我坐。”母亲泣不成声。
母女俩,旁边的弟弟妹妹,哭成一团。父亲咕噜咕噜抽着水烟筒,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