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正确批评,让孩子更自律‖给孩子独处的空间

2023-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拼搏奋斗_87ec

有个女孩每次被妈妈严厉批评后都会去卫生间里待一会儿。有妈妈有些担心,跟到卫生间门口,却听到里面传出了女孩的声。女孩平时很少在妈妈面前哭,所以妈妈听到女孩的哭声,不得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话说重了。过了一会儿,女孩从卫生间里出来,情绪已经恢复如初。

父母在批评孩子后,总会担心孩子的情绪。有时因为批评得过于严厉,亲子之间还会生出嫌隙,因此,批评孩子之后,父母多加关注孩子也无可厚非,但要注意把握合适的时机。如若不然,批评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批评孩子后,父母不要马上就去安抚孩子的情绪,而要给孩子留一些时间去反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批评效果。

一般来说,孩子受到父母的批评后,都会想要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回到自己的房间或是躲到卫生间里。但这她对不是孩子不愿意看到父母,或者不想靠近父母,而是因为孩子需要处的空间平复心情和理清思绪。

被父母批评后,孩子会不自觉地思考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即使这时父母很担心孩子,也不要跟在孩子后面问东问西,或随意地进人孩子独处的空间。这样做,只会影响孩子平复心情,还会打断孩子自我反省的思路。

思考原本就是一件需要独自面对的事情,孩子只有身处不被任何人打扰的独处的空间里,才能更好地审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做到深刻反省。

日本女演员中村芽衣子曾说过:“我希望我的房间是自己可以自由哭泣的地方。当然这里除了可以哭泣,还是我身处压力或窘境时可以暂时逃避的地方。”

对孩子而言,“可以自由哭泣的地方”应当就是孩子可以尽情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毫无疑问,拥有独处的空间,会极大地促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批评孩子后,父母应该给孩子留一些不被打扰的独处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