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ka閵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59人  毋成囝
ka閵

說說閩南方言中的八哥,可能有見過記為“鵁鴒”的;但較早我海澄白水營的師友林先生就有提出後字是“閵”。 

閩南中多有[ka-*]之稱,我處讀[ka-keng7],漳北等讀[ka-ling7],同安和交界的晉江東石讀[ka-nai7],泉州三邑中也有叫[ka-nui7]/[oo-ka-nui7]。後字漳系讀[leng7/ling7](令),同安等讀[nai7](耐),泉系讀[nui7](類似漳系  卵 白讀)。這後字的對應是閩南白讀的常規對應。 

***泉腔中也聽到稱“烏hiak8/hik8”的。

這種韻母[eng/ing/ainn/uinn]的差別,就是閩南方言內部的方音差。如之前寫“”,“……”
ka閵

“閵”【說文】……似鴝鵒而黃;雊鵒就是八哥;郎甸切音練,白讀音讀也就對應著閩南各地的[leng7/ling7/nai7/nui7]。

所以師友林先生主張“閵”是正確的。


前字[ka]應就是个詞頭,動物名稱“ka-tsuah8”(蟑螂)、“ka-tsau2”(跳蚤)、“ka-tsui”(一鳥名,什麼鳥本人不知)……其他名詞、形容詞、動詞也有以“ka”為詞前綴的。所以前字“ka”記什麼字都不重要,合方言讀音就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